当前位置:首页 > 2008专题汇总 > 30年博聚 > 博说湖南

改革开放30年专家博客主题笔会-长沙市基本情况介绍

2008-12-23 15:58:56 作者: 来源:红网 【浏览字号:

    一、概况 
  长沙,湖南的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通信、金融中心。现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区和长沙、望城、宁乡三县及浏阳市,总面积11825平方公里,人口631万,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230万。 
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首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两次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城市管理十佳标兵、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长沙是驰誉中外的“历史古城”。“长沙”之名始于西周,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漫步长沙,古城遗址、古代墓葬、古刹名寺、古阁亭院等名胜古迹历历在目,随处可见。长沙出土的大量历史文物,其中马王堆汉墓和三国孙吴纪年简牍震惊国内外。 
  长沙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是名贤云集、人文荟萃之地,被誉为“屈贾之乡”,“潇湘洙泗”。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并由此形成了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湖湘学派”,时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长沙是英雄辈出的“革命圣城”。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上,长沙曾勇立潮头,独领风骚,英才辈出,成为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涌现了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朱基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卓越领导人。 
  长沙是得天独厚的“山水洲城”。城内,岳麓山巍峨西峙,浏阳河逶迤东来,湘江穿城而过,橘子洲静卧江心,融山、水、洲、城于一体。城外有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灰汤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胜地,是休闲、旅游、观光的绝好去处。 
  长沙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城”。改革开放使古城长沙焕发蓬勃生机。五一大道、湘江路、潇湘路、长沙大道、芙蓉路、金星路、五一广场、猴子石大桥、贺龙体育中心、黄兴路商业步行街等标志性工程相继竣工。全市基本形成了“三环六桥”的交通格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长沙具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湘江穿城而过,经岳阳上至重庆、中抵武汉、下达上海;京广、洛湛铁路贯穿南北,浙赣、湘黔、石长铁路连接东西;319、107、106三条国道在市郊相交,形成辐射全省、全国的公路网。黄花机场为湖南最大空港,已开通3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国内理想的投资热土。 
  长沙是魅力十足的“旅游星城”。长沙属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长沙平均气温为17.2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4.7摄氏度,7月最热,平均气温29.4摄氏度。全年无霜期平均275天,积雪期为6天。随处可见的青山绿水、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举世闻名的革命胜地、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吸引了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 
  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17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30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3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61.33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6000元和6316元,三次产业比为6.4:45.0:48.6,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9%,工业总产值达2100亿元,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280亿元。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6年长沙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第14位。在城市综合实力的激烈竞争中位置逐年靠前,近5年来前进了五位。 
  三、近5年来长沙发生的深刻变化 
  1、城市建设凸显新风貌。完成“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城市建设任务,启动实施“再掀新高潮、凸显新风貌”建设工程。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实现主城区控规全覆盖。五年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650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十纵十横”、“六桥三环”市域路网全部贯通。建设了湘江风光带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基本完成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城市防洪圈和排水截污网基本建成,2007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城市空气优良率达82.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6%。探索形成了人性化拆迁、人车分离、集约用地的城建新模式。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市场化改革,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 
  2、新农村建设呈现新局面。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补政策。花卉苗木、优质茶叶、优质水产、优质水稻四大优势农业产业带初具规模,动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新的提高。五年投入小城镇建设275.5亿元、投入农村水利44.5亿元。“百村示范”和“千村整治”工程全面实施。新增农村公路5956公里,实现乡乡通油(水泥)路。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了义务教育“一费制”全免、建立了农村低保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完成一村一卫生室建设。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 
  3、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建设创新型城市,五年申请专利17733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修缮和保护了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和13条历史文化街巷,完成简牍博物馆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5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市,两度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原创动漫总量居全国第一。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 
  4、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2.4万人,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72.5万人次,实现城镇无零就业家庭。社会保险费征缴率超过95%,解决4.9万户家庭住房困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形成。荣获全国再就业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和全国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5、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改革,设立政府偿债风险准备金,公共财政体系基本建立。推进行政许可集中办理、联合审批和收费公示制,被评为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政府制度建设不断加强,行政决策和运行机制更加规范。

编辑:陈宏发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山东门户网站

站内搜索: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