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8专题汇总>大众日报创刊70周年>领导关怀
站内搜索:
李振:祝愿报纸越办越好!
2008-11-24 09:28:00 作者: 大众网--大众日报

799×600
9月24日,李振在阅读当天的大众日报。李振说:"我天天看大众日报。报纸办得越来越好了。"□曹天河 报道
798×600

■“干报社就得抓报纸啊!当时就是突出政治,运动的事是抓革命,报纸是个业务事,是促生产。”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办报人员的基本功,是防止和克服以感想代替政策、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以主观臆断代替科学分析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我们的报纸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

  本报记者 逢春阶

    9月24日上午 9点半,记者来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大众日报社老领导李振同志家中。李振正在看当天出版的大众日报。他微笑着对记者说:“ 我天天看大众日报。 报纸办得越来越好了。”

    已经 85岁高龄的李振,精神矍铄,谈笑风生。 回忆起在大众日报社工作的经历,李振同志娓娓道来:“我在大众日报社工作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大。报社的同志素质高,水平高,讲原则,讲大局。办报可不是小事,更不是容易的事。”

    没想到来报社工作

    “我最初接触大众日报是 1942年,在当时的滨海地委。我是大众日报的特约通讯员,记得那时在党校学习的时候,对大众日报印象特别深,后来我一直是特约通讯员。我记得报纸是4开4版。大众日报社开通讯员会议,我参加过多次,在莒南县的十字路镇召开的次数最多,十字路是滨海地委的中心,老根据地。”李振回忆说:“没想到后来真到了报社工作。”

    1971年7 月,李振由德州地委调省革委安排工作。先到山东师范学院(当时驻聊城)蹲点,任省革委驻山东师范学院工作组组长。这年11月,蹲点结束,准备撤走,军代表就告诉他,师范学院想留下他当书记。可是省委来电话,要调李振回济南。

    “当时的省委组织部长秦和珍跟我谈话,说大众日报社很重要,需要人。谈完,省委书记谭启龙又跟我谈话,强调到大众日报社去的重要性。我没干过报社,可干过省委副秘书长,跟报社打交道不少,省委研究室发稿子比较多,大概是省委了解我,写点东西还可以,就这样安排了我。大众日报社的朱民同志我熟悉,报社的一些老同志也希望我去干。当时大众日报社是军代表在那里主持工作,秦和珍跟我谈话时,说我先去干副职,等军代表撤出后,再干正职。我到大众日报社一开始是党的核心组第一副组长、革委会副主任。”李振说。

    “生产稿”上了头条

    李振在大众日报社的时期是个特殊时期,“ 文革” 还在进行中。 当时驻在大众日报社的军代表找李振谈,问他抓哪块工作更合适。李振表态说,请军代表看着办。军代表就说:“‘抓革命’这块,我抓;‘促生产’这块,你抓。你抓抓报纸吧。”

    “干报社就得抓报纸啊!当时就是突出政治,运动的事是抓革命,报纸是个业务事,是促生产。怎么抓法呢?我不断从编辑记者那里了解情况,他们一致要求加强经济报道,当时经济报道太差,空洞口号太多。我还了解其他报社的情况,大同小异,他们也很苦恼。我就琢磨这些事,怎么来报道一下经济内容,毕竟经济工作是个大事。我就选择了滕县(今滕州市)龙阳公社的史村大队,这是个老典型。”李振说。

    根据李振同志的回忆,记者找到了 1971年 11月 28日那期报纸。头版、二版全是国内、国际重要新闻,而三版其实就成了省内新闻的头版,而这个版的头条就是《实践出智慧,斗争长才能》,有半个版篇幅,作者署名是“ 滕县龙阳公社史村党支部”,写的是史村大队夺取小麦大丰收的经验调查。文章开头是这样的:“存在决定意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知识、智慧、才能等等,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从后天的生活实践中获得的。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英明指出的:‘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李振说,那时促生产的稿子要发表,必须先来个“穿靴戴帽”。

    “生产的稿子上了头条,这在当时是没有过的,没有革命的内容,不能上头条的。 报纸发出来,震动很大。当时我也考虑这个事,尽管写的是丰收,但要拽上革命,促生产,大丰收是抓革命的结果。让有些人说不出别的来。” 李振说,“ 事前,我也没跟军代表谈这篇稿子的安排,第二天,军代表拿着报纸气哄哄地找我,直接说,老李你这是怎么搞的?!这样的稿子怎么能上头条?把生产放在这么突出的位置!我辩解说,标题上不是有‘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的字样吗?是革命大批判促得滕县龙阳公社史村小麦大丰收了。但他说不行,还是得把革命大批判放头条。而我则认为抓革命促生产,并不是空喊革命,我继续干我的,接着又发了济宁等地的经济发展稿,从此我们的报纸开始对经济报道重视了。当然,说重视,也是有限度的。”

    记者翻阅大众日报旧报发现,在1971年的12月5日,见报的是《菏泽地区大面积试种水稻获丰收》,通栏标题,稿子在头版头条占了半个版篇幅,这在当时的处理,也是罕见的。李振说,这样的处理必须稳妥,必须加上“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的肩题,以免生是非。

    “解放”业务骨干

    李振到报社后,一边抓报纸业务,一边慢慢熟悉报社的业务骨干。可是,编辑部的主任、副主任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学习、写检查。 李振就找到当时的大众日报副总编林中。让林中和他一起去看看那些业务骨干。到那里一看,那些主任、 副主任们都坐的板板正正,老老实实地在学习,情绪很低落。李振问他们为什么不工作?新闻业务怎么办?他们说没有工作,工作就是学习,新闻业务由下面人管,反正是搞运动的稿子,都是些套话,编起来不难。他们谈话时,有很多顾虑,不敢跟李振交心。“我看出他们害怕的心理了,我说我原来是省委的黑干将,刚刚解放出来,我在德州干地委书记时,也是靠边站,黑干将来了你们害什么怕?这样一说,他们才七嘴八舌地说开了,都说想干业务,写好稿子,编好稿子。老关着门学习,把脑子学木了。”

    这次探望,让李振对报社的问题思考了许多。报社发展必须有骨干来支撑,必须想办法把这些骨干“解放” 出来。 但李振说了不算,权力在军代表那里。“ 我就做军代表的工作,能不能挑出一半骨干来抓工作,另一半学习,军代表还不错,同意了我的建议,把表现好的先放出来。隔一段时间,我再提建议,这样逐渐就都放出来了。”

    放出来的业务骨干都干得很好,但对极“左”的东西很反感。有一次,李振到省里参加一个现场会,正开着会呢,报社爆发了“ 革命” ,大字报贴出来,直接朝着军代表开了火,主要是批评军代表只抓革命不促生产,肯定李振抓版面抓稿子抓得好。结果呢,军代表不高兴了,怀疑是不是李振同志在幕后操纵的,在电话里,对着李振就发了火。李振当时也摸不着头脑,因为他压根就不清楚报社发生的这些事儿。他对军代表说:“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他们自发搞的,人家大字报说你抓生产抓的不够,这也是事实,他们也不是恶意,就这么个事儿,生什么气呢?”还没开完会,李振就赶紧回来,找到那些业务骨干,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后来事情才慢慢平息了。

    1973年5月,军代表撤走后,省委正式任命李振为大众日报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他把老干部、“走资派”等都“解放”了,报社的士气开始上升,抓新闻业务,抓报纸了,这是个转变。

    两个月后,李振接受任命,回到省委继续担任副秘书长、 政研室主任。

    办报经历很珍贵

    李振同志回忆,当时他的办公室在济南市历山路和平路口的拐角楼上(今大众日报招待所)的二楼,天天就是跟报纸打交道,从早到晚,天天不敢松懈。

    “那时工作很紧张。晚上都是看完大样 12点多回家,早晨5点多,我要看第一张报纸,有时看出问题来,需要重印,重印非常麻烦。一个小地方有问题,就得重来。我记得有好几次是重印的。有些敏感的稿子,总是反复掂量,不办报纸的人,是体会不到其中的甘苦的。 有时睡下了,再爬起来,老觉得哪里不妥。但有这么一段办报经历,我觉得很珍贵。”李振说,“现在办报条件好了,办报环境宽松了,年轻报人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这都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啊。”

    李振的夫人、81岁的赵晓光说:“我们家也搬到报社第一宿舍的5号楼的三层。邻居对我们一家人很好。我一直记得,当时他晚上都是很晚才回来,就弄个馒头在炉子上烤烤吃,那就算夜餐。报社的人其实都很辛苦。”

    办报人员的基本功

    1978年12月30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李振同志在大众日报创刊 40周年大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办报人员的基本功,是防止和克服以感想代替政策、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以主观臆断代替科学分析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我们的报纸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

    大众日报高级记者王忠烈同志回忆起1980年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这件事反映了李振同志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那是1980年8月,王忠烈接到阳信县西扬大队8位社员写来的检举信,反映钦八公社强占生产队耕地、苗圃,以及政法机关执法不公,将抵制公社错误做法的西扬大队党支部书记逮捕入狱的事儿。王忠烈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发现群众反映情况属实。大众日报等几家报纸将调查报告刊发后,当时的阳信检察院以记者干扰办案为由把事情捅到省里。引起了省委的重视。后被称为“钦八事件”。

    王忠烈向我提供了1980年10月6日大众日报等新闻单位给国家农委、中央纪委等部门写的《关于“钦八公社强占生产队耕地苗圃事件”情况汇报》的原件,原件有这样的话:“钦八事件见报后,九月十三日,由在家主持省委工作的李振书记听取了惠民地委副书记李聚馨的汇报……会上决定‘放人,不管什么理由,不要使矛盾再激化’ 。” 1980年 10月4日,王忠烈和《中国农民报》记者一起又写出《对‘钦八公社强占耕地苗圃事件’的再调查》, 1980年 10月5日上午,在省委常委会议室,李振同志再次主持会议,听取汇报。

    “我参加了第一次汇报会,当时李振同志很认真地听,有时插话问,很平易近人,让人把话说完,这给我的印象很深。让我感动的是,为了一篇稿子,李振同志作为省委领导,先后两次开会听汇报,由此看出李振同志非常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对人民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王忠烈说。

    李振对记者说,大众日报真是个大熔炉,走出了好多人才。这一切,都源于大众日报有个好的传统,那就是扎根群众,不脱离群众,这一条,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采访结束时,李振欣然题词:“值此大众日报创刊70年,作为老报人,向报社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祝贺!祝愿我们的报纸越办越好!”

    李振简历

    李振,男,汉族, 1924 年7月生,山东省安丘市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1945年任中共高密县委委员、宣传部长,1948年任高密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1950年任即东县委书记兼人武部政委。1951年起任胶州地委常委、秘书长,胶州地委副书记。1955年起任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农村工作室主任、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副主任。1964年任中共德州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71年11月任大众日报社党的核心组第一副组长、社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5月任大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革委会主任,1973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1977年起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山东省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其间,1979年3月至 12月在中央党校高级班学习)。1985年6月至1996年2月任山东省第六、七、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共十二大、十四大代表,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