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逄春阶
1月2日,纪念大众日报70周年报史展暨名家书画作品展进入最后一天。上午 10时许,一位女士正在拍摄展柜里的“大众日报同志录”,记者前去搭讪,她说她是李戴的儿媳妇,从报纸上看到大众日报在搞报史展,就想把资料拍下来给 88 岁的婆婆王家格看看。一会儿,李戴的儿子李一工也过来了。记者看到,大众日报同志录第一页第一行,就有李戴的名字。李戴原是沂水进步群众自发创办的青年报的骨干,后来,他和刘力子与中共山东分局取得联系,把青年报正式改为大众日报,成为中共山东分局的机关报。李一工说:“我爸爸经常谈起大众日报,谈起他的同事刘导生、匡亚明、刘力子、安然等,1985年他曾跟陈沂同志到沂水去寻根。匡老去世后,我爸爸还写了一篇悼念文章呢。”李戴离休前是省科协副主席,2002年去世,享年92岁。
这时,记者看到另一位女士也在仔细端详“大众日报同志录”,她叫綦馠,今年60岁。她指着“同志录”里的名字——祁若君说:“这是我哥哥,大众日报编辑,在大青山突围中牺牲了,当时他 19岁。我看到他的名字了,我还看到你们展板上也登了他的名字。大众日报没忘记他,我很感动。我家里还有一张他的照片呢。他参加革命后,就改綦为祁姓了。”綦馠说的时候,眼睛湿润了。她的女儿赵培培曾在大众日报实习过。赵培培说,大众日报真了不起,一开始办报的都是跟我们一般大的年轻人,他们为一张报纸而甘洒热血,让人景仰。
“祁若君?”见大家在谈论,一位女士凑上来问,“老家利津的?”綦馠说是利津的。这位女士说:“李竹如是我的姥爷,我是他大女儿的孩子,叫石青。我姥爷跟祁若君是一起牺牲的。”1940年至 1942年,李竹如任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兼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1942年 11月2日在反扫荡中英勇牺牲,年仅37岁。石青的爱人韩大白主动拿出本子来互相留下联系方式,话题一个接一个。素不相识的三家人,因为大众日报而相聚在一起。
正在安排展览有关事宜的大众报业集团社长、党委副书记许衍刚走过来,分别向李一工、綦馠、石青致意,他说:“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你们的前辈,也是我们的前辈。大众日报正是因为前辈的流血牺牲才有了我们的今天。我们会永远铭记的。”
11点半,记者看到一个 30多岁的人拉着孩子急急赶进展厅,他叫高首先,就是他向报社捐赠了1944年4月 19日至29 日的原版报纸和战争年代印刷报纸的石印板。他是专门从临沂赶来看展览的:“我老家是沂南县马牧池乡小洼村,大众日报当年在我家印刷了好几年。”说着他拿出了有关报道让记者看。他指着“大众日报同志录”中的名字说,这些名字我爷爷经常念叨。
“鉴往可以知今,追先为了怀远。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所在。”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在报史展开幕式上如是说。
1月2日下午4 点半,持续了5天的报史展暨名家书画作品展圆满落幕,共接待参观者近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