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红军
10月28日、29日,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现代京剧《红沙河》将在青岛人民会堂上演。10月26日深夜,记者在济南采访了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红沙河》艺术总监刘斌,他表示以京剧来反映当代军事题材,这既是尝试也是挑战。
舞台版的红蓝军对抗
高亢嘹亮的京韵唱腔,斗智斗勇的“红军”“蓝军”……在新时期新使命状态下,我军官兵鲜活的艺术形象出现在了京剧舞台上。
“和平时期,群众都是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中了解我们的军队,他们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人。但是,军人真正的职责是保卫祖国,面对未来可能的战争,我们的军队能不能打赢,怎么样打赢?目前来说,这是老百姓并不熟悉的。”刘斌表示,这台戏正是反映军队现实题材的戏剧。
据刘斌介绍,这台戏以信息化战争为主题,通过“红蓝军”的对抗演习,塑造了陈少华、刘伟两位旅团级军事指挥员形象,折射出了当代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
不过,“国粹”京剧能不能反映快节奏的军队生活?刘斌自信地表示,这对战友文工团京剧团来说是个挑战,但无疑也是个尝试。“我们有信心相信这台戏会成为本届艺术节的亮点。”
充满兵味的京剧
2007年初,战友文工团京剧团开始《红沙河》的创作。这时,有人提议改编个现成的剧本,再请几个京剧“名角”加盟,质量也不会差。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
刘斌表示,剧团组织了编创小组,多次深入北京军区某综合训练基地体验生活,依托近些年部队对抗训练中暴露出来的矛盾,确立了“红军”旅与数字化“蓝军”团对抗的故事框架。
为了这台戏,京剧团还专门招聘了30名京剧演员,并通过训练来塑造战士的形象。刘斌说,“我们要把军队常态性的军姿反映在舞台上,来加强我们京剧的精气神,并把京剧的精气神和军人的精气神结合在一起,在舞台上反映军人生活。”
以时尚的艺术打造京剧
据悉,此前的战友京剧团不足20人,但在参加本届艺术节时,他们的演出职员却来了218人。“我们利用了战友文工团的优势,以歌舞团、交响乐团、合唱团、话剧团以及舞美中心这个整体来打造这台戏。”
刘斌说,“这218人中有92%的人是搞音乐的、舞蹈的、美术的,他们都不是京剧团的。”“我们还邀请了许多优秀的京剧演员,形成了行当齐全的‘四梁八柱’,并以此为支点‘围点打援’。”军人出身的刘斌充满了军事思维,“我们把合唱队、交响乐队、舞蹈队、舞美设计布景等作为一个个圆点,来共同包装、支撑京剧‘四梁八柱’的支点,就叫‘围点打援’。”
据介绍,剧中牧民慰问战士的场面,由来自全国顶尖的战友歌舞团的舞蹈表演;50人的合唱队,由《长征组歌》的班底人员组成。
刘斌说,“我们就是用音乐、舞蹈等最时尚的艺术、最精锐的东西来打造这台戏。”
本是高派传人
一首《咱当兵的人》,让人们记住了刘斌,称赞他是“中国男高音唱军歌的第一人”。不过,刘斌却是唱京剧出身的。
“我是京剧高派传人。”当年,刘斌要找京城西郊的战友京剧团,那里正在招考京剧新学员。有趣的是,跟京剧团毗邻的战友歌舞团也在招收新学员。最后,刘斌糊里糊涂地走进了歌舞团的考场。“就是因为走错门了,我才进到战友歌舞团去了。”时至今日,刘斌依然酷爱着京剧。作为艺术总监,刘斌这次却“意外”失去了上台的机会,“不过,在京剧节期间,只要有老百姓说:刘斌,你上来给我们唱两口,一定给大家唱段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