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8专题汇总>第5届京剧艺术节>最新报道
站内搜索:
叶少兰:《韩玉娘》救活《生死恨》
2008-10-30 07:12:00 作者: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卞文超

    11月2日,京剧《韩玉娘》将亮相本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济南铁路文化宫上演。这部根据传统戏《生死恨》改编的京剧,由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演出,京剧小生名家叶少兰担任导演,著名张派青衣演员赵秀君担任主演。日前,

    爱国名剧《生死恨》

    韩玉娘是梅派名剧《生死恨》的主人公,在多姿多彩的梅派代表剧目中,《生死恨》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叶少兰介绍,《生死恨》创作于上世纪30 年代中期,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生死恨》在当时“为时而著”,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的京剧。

    《生死恨》讲述了南宋时,金兵入侵,许多宋朝难民被掳去为奴,民女韩玉娘与书生程鹏举在患难中结为夫妇,玉娘鼓励丈夫投军救国,自己却饱受坎坷艰辛,多年后夫妻聚首,玉娘却心力交瘁,溘然长逝。

    “梅兰芳先生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这部戏上演时顶着巨大的压力,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已成为梅兰芳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剧。”叶少兰说。

    舞台上濒于灭绝

    和不少传统剧目的情况类似,京剧《生死恨》近年来已少见于舞台。“虽然还能听到一些唱段,比如‘ 纺纱’一段,但是基本上已经见不到这部戏完整的演出了,可以说是一部濒于灭绝的老戏了。”叶少兰说,很多老戏迷表示,很想能在舞台上再次看到韩玉娘的形象。

    叶少兰介绍,虽然《生死恨》是一部经典剧目,但迫于当时局势,戏中想要表达的东西不能直截了当,唱词上遮遮掩掩,剧情上有不少张冠李戴之处,令今天的观众看来不合乎逻辑。

    “梅兰芳先生生前对《生死恨》的本子并不满意,曾多次进行修改,始终不够理想。”叶少兰说,“后来,张君秋先生也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对这部戏提出过修改意见。”

    凝练紧凑展新貌

    即将在本届京剧节亮相的《韩玉娘》,把《生死恨》重新搬上了舞台,演出两年来,受到了广泛赞誉。

    “《韩玉娘》在《生死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整理。改编本保留了《生死恨》中演员的身段、唱腔、服饰,以及时空变化的设计,可以说留住了原版的全部精华。”叶少兰说,“对于原来剧中和主人公关联不大的人物、过场,以及游离于剧情主干的情节,进行了删减。”

    据介绍,在《生死恨》原剧中,程鹏举曾三次向金兵告密,揭发韩玉娘鼓励其投军报国的行为,这个剧情设计在今天看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程鹏举一再出卖韩玉娘,韩玉娘却对其不离不弃,难以显出两人生死患难的真情。”叶少兰表示,梅兰芳先生也曾对此情节作出删改,这次索性不见于舞台,由韩玉娘以回顾往事的方式一笔代过,删减了原剧的前四场。

    除此之外,为了让整台戏主题鲜明,《韩玉娘》还丰富了重点场次的内容。在表现韩玉娘和程鹏举二人生死相守的恋情上进行了润色,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原剧由最初的14场浓缩为6 场,演出为时两小时20 分钟,剧情更凝练紧凑,令老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编辑: 王晓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