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国鹏
在11月2 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京剧艺术继承创新研讨会”上,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原所长刘连群研究员谈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为一些名家大师的演出进行“音配像”时,后人只听到某处有掌声,却不知道掌声因何而起。他感慨,京剧艺术中一些传统手段流失严重。
刘连群举了个例子。在为《失·空·斩》配像时,名净侯喜瑞饰演的马谡,中间赢得一次热烈掌声,但掌声因何而来,至今无从知晓。侯喜瑞先生“唱念做打”中有哪一个细微动作,或者是“手眼身法步”何处匠心独具瞬间出彩,能引发观众如此热烈的掌声呢?他说:“至今也不知为何。像这样的情况,甚至连后人及亲传弟子也不知道原因的,并不鲜见。”
刘连群说,京剧博大精深,梨园界前辈们悉心钻研,有许多独到的创造,可惜很多都已失传,或者虽有,但现在的演员们因为学得不够,还没有学到。所以对于“ 继承创新”,他提出了四句话:立足时代,尊重传统,面对现实,有的放矢。“现在,我们不是继承太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所以有时候创新起来才会感觉缺乏基础。”他说。
他认为,“继承”中就包括继承老一辈艺术家“创新的传统”,正因为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才成就了京剧的辉煌,“现在创新还要照顾到时代等多方因素,考虑京剧艺术的吸纳度。若是一味拿过来,都往京剧艺术里装,就可能造成消化不良。”
在这方面,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也有相似看法。她说,她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排过一台叫《爱甩辫子的姑娘》的戏,出演其中的一个女主角,其中有一场雨夜的戏,想用舞蹈来表现,通过身段来表现环境、表达感情。可这段舞蹈该怎么设计,颇费一番琢磨。她说:“当时要是学过《潇湘夜雨》,里面有现成的程式动作,不就可以借鉴过来了吗?可就是没看过,没学过。”
刘长瑜认为,在京剧程式中,很多成熟的东西,其实是完全可以借鉴过来,用到今天的舞台上。“创新改革不能离开京剧的根本。新的元素不是不可以用,但要学会‘化’,化为己有,化成京剧的味。法度之内,新意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