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节在自己身边举办,得地利之便,就我个人而言,有欣慰也有遗憾。欣慰的是,见到了著名编剧、学者、记者翁思再;遗憾的是,见的名角太少,尤其是没有见到仰慕已久的表演艺术家裴艳玲。
11月 1日晚,《 大唐贵妃》在山东剧院上演。我因值班不能到场观看。这晚 11点,我的同事孙晓娜采访归来,我问,编剧翁思再来了没有?她答:来了,还给了名片。我马上给翁思再先生发了个短信,表达了拜见的想法。发完,又后悔,这么晚了,发短信是不是太冒昧?正这么想着,电话打过来:“我是翁思再。你说个地方,我到你那里去,我们聊聊。”真是大喜过望。深夜11点 50分,翁先生摇着光头赶到报社附近的小酒吧,我们一直谈到凌晨1点半多,翁先生滴酒不沾,却谈兴很浓。
我感兴趣的,不仅是翁思再先生担任编剧的两部戏(《大唐贵妃》、《道观琴缘》)入选本届艺术节,而且还有他的身份,他是我们的同行,《新民晚报》的高级记者。我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上听过他讲梅兰芳,看过他在《四郎探母》中饰演的四郎杨延辉选段。当时,就有个想法,很想当面讨教,这次终于抓住了机会。翁先生谈到自己既当记者,又业余研究京剧的传奇经历,让同样是文化记者的我感到自愧不如。京剧好,好在哪?光说好不行,要说出个道道来,翁思再先生就能深入浅出地说出来,他能跟艺术家们对上话,碰出火花,行之于文,见之于报,这样的文化记者就是不可替代的。翁先生反复说,他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好玩,写京剧剧本是因为好玩,唱京剧也是因为好玩,觉得好玩,就不是完成任务,就不会愁眉苦脸,就心情舒畅。他的经验是,把兴趣变成学问。我发现,翁思再名片上写的是“ 新民晚报高级记者”字样,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上介绍自己时,打的字幕也是“新民晚报高级记者”,翁思再成了我们文化记者的标杆。他的一句“咱们是同行”,让我感到亲切的同时,又感到汗颜。我们对翁思再的夜访将择日刊发,在此不赘。
裴艳玲在我眼里是很耀眼的明星,看过她的《林冲夜奔》录像。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在多年前看过裴艳玲的表演,他是这样描述的:“只见台前站着一位女青年,长发覆额,一件带花的毛衣,面对麦克风,她是要唱民歌,还是流行歌曲?‘俺林冲’三个字一出口,并无动作,只微微变一下面部表情,稍远了还看不清楚,空气忽然变了。灯火辉煌,成了黑夜。站立不动,成了奔跑。忘了是男是女,只是林冲,有一股气概。”这就是当年浑身是戏、飒爽英姿的裴艳玲。
与裴艳玲老师缘悭一面,很是遗憾,但我的同事于国鹏采访了她,我仔细看了关于她的专访。我感兴趣的有两处,一处是,她告诫《响九霄》(裴艳玲担任主演)的编剧,往大里想,往大里写:“像水落地上,洇到哪算哪儿,不要有束缚。”这句话,抵得过厚厚的一大本创作谈,我琢磨再三,这朴实的话语简直就是写作的秘诀啊!另一处是,她喜欢即兴表演,每次唱都不一样,情绪走到哪儿就唱到哪儿。100 次唱就要100个样儿,她很自信地说:“每次都重复,像机器那样,就没意思了。作为行内人,这叫亮玩意儿,没本领不敢玩。我这样说,可能狂妄了,但我想这么玩,艺人就该有浑身本事。”这才是腕儿呢,往台上一站,就如常胜将军,能呼风唤雨,怎么演都不为错,都不为过,都出彩,都收放自如、恰倒好处,真正入了自由之境,成精了。
翁思再、裴艳玲都已年过花甲,但依然激情满怀,为了自己喜爱的艺术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让人敬佩。艺术王国里,就该多些这样成熟而深刻的热心人。京剧节即将落幕,但为京剧艺术繁荣而排演的“大戏”却刚刚拉开。让人欣慰的是,京剧艺术的种子已经开始植入好多年轻人的心中,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播,没有年轻人的参与是失败的、悲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京剧节真正成了传统艺术普及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