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旅游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2008专题汇总>全球应对金融危机>华尔街风暴
站内搜索:
“金融9-11”改变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2008-11-01 15:44: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如果说发生在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改变了美国人对美国自身和世界的看法,那么被人称作“金融9·11”的金融危机已经并还在改变着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华尔街大举裁员 全美国失业陡增

    华尔街作为这场来势凶猛的金融海啸的始作俑者,其所受的打击也最为沉重。

    自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公司和美林证券等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相继垮台之后,美国金融业迎来了空前惨烈的裁员风潮。据《华尔街日报》透露,高盛公司准备在3.25万名员工中裁员10%。美林证券被美州银行完成收购之后,也将裁减数千员工。

    据业内人士初步估计,此次金融风暴至少使华尔街丧失3.5万到4万个工作机会,同时拖累相关产业减少13万个就业机会。大批昔日收入丰厚的华尔街白领们瞬间面临失业的困境,而那些暂时保住饭碗的幸运儿也不得不为充满变数的前景忧心忡忡。这中间,有相当数量的华人正在考虑转到普通商业银行或回祖国发展。还有一些失业者则考虑回到学校继续充电,等待经济好转重返江湖。

    裁员风暴也很快就从金融业扩展到其他经济领域。美国雅虎、施乐、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和可口可乐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均已宣布裁员。

    巴克莱银行经济学家扎克·潘德尔说,随着整体经济的疲软,即使是那些不在风暴中心的企业也会蒙受损失。该公司经济学家预计,至明年年中,美国的就业人数每月将减少约20万人,今年以来美国就业人数已减少了76万人。这很可能会将失业率从目前的6.1%推高至7%或8%,超过上次经济低迷时期6.3%的最高水平——当时是在2003年6月,在衰退结束18个月之后。

    美国劳工部近日公布,9月份大规模裁员次数已高达2269次,是2001年9月以来最多的。大规模裁员是指企业一次裁减50个以上的岗位。

    裁员风的蔓延可能导致作为美国经济增长最大推动力的消费进一步走软,并拖延经济复苏的到来。巴克莱的潘德尔说,劳动力市场疲软将使消费者和企业信用下降,并导致金融机构更加不愿放贷。

  零售商疯狂打折 消费者捂紧荷包

    今天走在美国街头,大到顶级商场,小到零售店铺,各式各样的打折促销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有些商品的降价幅度甚至超乎人们的想象。

    以汽车为例,曾备受美国人青睐的美国本土品牌福特、通用旗下的多款运动型多功能车和轻型卡车降价幅度都超过了50%。连续多年占据北美市场销量榜首的丰田品牌也在靠降价和零利息贷款计划来吸引消费者。目前,在中国国内售价20多万元的09款丰田凯美瑞,在美国专卖店的标价仅为1.5万美元,按现行汇率折算,大概相当于10万元人民币出头。

    为什么零售商要如此慷慨地“大奉送”?因为低迷的市场实在令人太绝望。美国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零售商品销售下降了1.2%,创下3年来所有同期比较中的最大跌幅。

    全国零售商联盟则预测,即便是在即将到来的年末假日购物高峰期,消费者在购物方面的开支顶多增加1.9%,远低于往年的平均水平。

    尽管商家纷纷推出不同寻常的优惠活动,但似乎并不能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除了基本生活必需品外,消费者正明显缩减在运动产品、高档化妆品和奢侈品以及旅游方面的开支。

    美国著名租车公司安飞士(AVIS)刚刚裁员700人,以应对较低的市场需求。美国人耳熟能详的运动品牌安德玛和化妆品雅诗兰黛等企业也均调低了第四季度的销售预期。纽约阿瓦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卡迪洛表示,这是经济不景气时期里消费者的自然反应。

    美国大型企业联合会10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较9月份的61.4%暴跌了23个百分点,只有可怜的38%,创下自1967年开始这项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

    大型企业联合会消费者调查中心主任林恩·弗朗哥表示:这么低的指数水平,只有在经济陷入衰退才会出现,前两次类似情况发生在1973年和197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由于个人消费开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70%,因此消费信心大幅下滑预示着美国经济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