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看到成绩,更要正视存在的问题。”10月14日,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滨州既不是经济强市,也不是文化强市,滨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南北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他表示,滨州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针对这些问题出台具体措施,实现科学发展。
调整结构应对挑战
滨州市地方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14亿元增长到了去年54.9亿元,干部职工工资收入翻了一番还多,特别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有5家,过10亿的有22家,利税过亿元的有13家。但邓向阳认为,滨州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产业结构的问题。
“今年是滨州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邓向阳说。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滨州的两大优势产业--纺织业、石油化工业所受的冲击很大,一到九月份,工业增幅降到了最低点。邓向阳认为,这充分暴露出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工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偏高,资源性、基础性的工业企业过重。
滨州应对的思路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同时加快繁荣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依靠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增长转变。
“现在滨州市三产比例已经从2002年的18.5:50.6:30.9调整为10:62:28,这个比例还要调整”,邓向阳说。
滨州市经贸委主任耿同庆也告诉记者,作为炼铝大市的滨州今年将不会向市外卖出一吨铝锭,而是把铝水全部消化在滨州,“直接用铝水加工铝产品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还可以拉长产业链进一步招商引资,变高耗能产业为高附加值产业。”
打响“渡河战役”
一条黄河把滨州分为了南北两部分,而南北发展的不平衡也是滨州的一大心病。“南部的邹平、博兴发展要好一些,北边四个县加起来还赶不上一个邹平”,邓向阳说,南强北弱的现实,阻碍了滨州的统筹协调发展,对此,邓向阳的思路是继续实施人才渡河,突破阳信,突破惠民。
所谓人才渡河,就是抽调黄河以南的优秀乡镇干部到黄河北任职,带动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求黄河以南的县乡和企业要在率先发展的同时,北渡黄河,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投资办厂,发展连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已有南部邹平、博兴等地的数百个项目北渡黄河,落户阳信、惠民、沾化等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继续推进渡河战役的同时,滨州还打响了另一战役--北带开发,充分利用北部各区县自身的优势,快速发展。“北部现在正在着力推进港口建设、防潮堤建设”,邓向阳告诉记者,新近建设的190公里防潮大堤,对保护耕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北部也有很多自身的优势”,邓向阳算了这样一笔账:沾化的冬枣,一年能产6亿斤,按3块钱一斤算,就是18亿元,30万农村人口,人均就是6000元,“只要将这些优势跟南部的资金和技术接合起来,就一定带来北部的大发展”,邓向阳说。
建设万吨大港
“滨州曾经是全省唯一没有铁路的地级市,没有港口,公路交通也差”,邓向阳认为,这样的基础设施不足以对经济发展形成有效地支撑,“交通不畅,谁也不可能开着直升飞机来建工厂”。他表示,滨州将借助市场化等各种手段,大力推进港口、铁路、疏港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邓向阳告诉记者,滨州以BOT形式建设的滨港铁路一期已经通车,虽然只是地方铁路,但它改变了滨州没有铁路的历史。他还透露,滨州市的万吨大港将在年内完成整个导堤建设,同时积极整合套尔河、大口河各类码头,疏浚套尔河航道,盘活各种内河建港资源。疏港公路一期工程争取尽快竣工通车,二期工程力争明年实现全线贯通。滨港铁路二期工程争取尽快开工建设,确保与大港码头同时竣工运营。
“省委、省政府实施‘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布局和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的战略为滨州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的机遇”,邓向阳说,“滨州将努力抓住这些机遇,加快发展,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新滨州。”(大众网记者 赵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