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国胜 张子扬
文化是生产力,文化是竞争力。经济总量已跃居全国第二的山东猛然发现,文化发展相对不足的短板正制约着全局的又好又快发展。文化可强省,文化可富民。坐拥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如何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加快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这切切实实地摆在了山东面前。
坚持“产业为重”、“创意为先”、“发展为民”,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整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亮点……在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中,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我省各地蓬勃兴起。
锻造金字招牌
在今年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上,世界儒学大会和孔子教育奖颁奖、祭孔大典三项大型儒学活动一道被誉为“新三孔”。首次举行的世界儒学大会,儒学研究和相关领域的风云人物汇聚一堂,向世人阐释“新论语”,从而引起全球瞩目。
从“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到大大方方地登台领舞,至今已连续举办了 25届的孔子文化节已成为弘扬孔子文化的重要品牌。围绕这一品牌,曲阜孔子文化产业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形成了文化旅游、孔府菜品牌餐饮、孔子文化演艺、出版印刷、文化会展、文化节庆、动漫产业和孔子书画等八大产业组成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去年,曲阜共接待中外游客600万人次,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总收入30亿元,对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30%。
搭建整合文化资源的平台,把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成产业优势,曲阜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发展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路子。
在潍坊,一只风筝就“串”起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构建以风筝生产销售、旅游、会展、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集合,规划建设了风筝产业园,集中打造风筝文化产业集群。目前,潍坊市较大规模的风筝厂有300多家,从业人员万余人,年销售风筝2亿只,销售收入20多亿元。
追寻文化的价值,挖掘文化的内涵,在德州,企业建博物馆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先后涌现出皇明太阳能博物馆、 德州扒鸡文博馆、武城酒文化博物馆等一批影响大、 档次高的民间博物馆。 德州扒鸡文博馆以翔实的历史资料、生动的实景再现、 珍贵的文物收藏等表现形式,不但彰显了“ 百年老店” 的文化内涵,还集中展示了古城德州、美食德州、文化德州的人文风情。
抢占文化产业新高地
原青岛刺绣厂废弃的旧厂房,坐落在青岛市南京路100号。可当来自国内外的几十家创意公司进驻,以独特的理念将其改造成一个无噪音、 无污染的生产车间——“创意100”产业园时,一个新兴文化产业悄然而生:去年一年就创出产值近5000万元,今年直接产值将突破3亿元,衍生产值30亿元。
有生命力的文化产品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智力产品,现在,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新兴文化产业。正是看中了其高端特性,我省各地纷纷把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瞄向了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的“大头”是动漫产业。视“泉城动漫”为城市名片,济南把动漫产业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在东部的高新区、中部的槐荫区和西部的长清区,设立了三个动漫游戏产业发展集群。注重挖掘文化资源的优秀元素,济南高新区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制作了《 山东好汉武二郎》、《 孙子兵法》 、《鲁班故事》等原创作品,过去一年,这个基地就有6部动画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省市台播出,3款原创游戏上线运营,有3部作品分别获得国际及全国性大奖。
利用与文化产业发达的日本、韩国隔海相邻的区位优势,烟台主动跨海招商,先后吸引日、韩多家动漫公司前来发展,浓厚的气氛带动了一大批国内动漫企业的兴起。烟台阳光文华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三维电视动画片《晶莹小子》第一部26集,荣获国家广电总局2008年度首批国产优秀动画片奖,并已在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填补了我省三维电视动画片的空白。
动漫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回报率同样可观。去年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一举突破200亿元,达到了 241亿元,同比增长21.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36%。文化创意已然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文化成为发展助推器
文化有了旅游就有了市场,旅游有了文化就有了灵魂。
临沂市全面推进关联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借助旅游休闲业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形成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
从一片栗树园招商来的临沂国际影视城,自去年一期工程南国古城拍摄基地开园以来,已经累计接待游客 200多万人次,一天最多时曾达到12万人次。不仅带来了可观的门票收入,更带动了当地“ 吃、 住、 行、 购、 娱” 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以影视为龙头的产业链,开辟出更为广阔的财源。 临沂国际影视城董事长张锡良直言不讳:“ 影视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手段,旅游成了目的,二者统一,文化产业才能落到实处。”
项目是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载体,一个重大项目的实施,可以牵动一大批企业投身其中,有可能带动一个产业群的发展。《印象丽江》项目,由 500多位农民演员共同参演,许多家庭走上富裕之路,同时也实现了丽江旅游演艺业的质的飞跃。这一范例,颇让泰安羡慕。“退而结网” ,泰安与大型山水实景剧《 印象刘三姐》的导演们正在洽谈,由他们在泰安创意并投资,打造集旅游和演艺于一体的大型山水项目泰山民俗园,力争以此为启动点,改变游客在泰安“白天逛庙,晚上睡觉”的旅游格局,打造传统景区的新印象,一举盘活泰山资源。
破除障碍发展惠民
破除体制和机制障碍,我省各地正探索把机制创新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以此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莱芜市以“奖”代“养”,创新政府投入方式,从2007年开始把拨付给莱芜梆子剧团的经费,从中列支出 100万元作为专项考核奖励资金,使剧团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激发了剧团的发展活力。
滨州三家文艺团体大胆进行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改革,尝试发展新路。京剧团、吕剧团打破旧的人事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实行了人事档案代理、按编按需聘用、一年一考核、一年一选聘、落聘待岗或带保自谋职业的新型用人机制。京剧团、吕剧团分别成立了市场办公室,分析市场需求,主动对外联系演出。在分配制度方面,京剧团、吕剧团、歌舞团实行了“技能+贡献”的分配机制,全面推行岗位考核、按绩计酬方法,收入与业务能力、业务贡献直接挂钩。吕剧团还实行了演出经纪人制度,积极开拓济南、淄博、东营等周边地区的演出市场,每年通过经纪人联系的演出达100余场。
“养事不养人”的改革思路,使一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活力大增。像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采用新型项目运作模式,主创人员面向全国聘请,演职员实行一戏一聘,其创作的儿童剧《宝贝儿》实现连续演出2002场,演出收入500余万元。青岛市3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其中青岛人民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我省第一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文化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