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夺科技奖 山海间崛起“创新烟台” 兴企借智慧 软实力构筑“人才高地” |
在全省6项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烟台独占4项,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表示,新时期的烟台精神就是“创新、拼搏、协作、包容”,并将其打造为市民心中的一面旗帜 |
日期:20081105 作者: 来源:本报讯 | |
|
|
美丽的烟台海滨。(资料片) |
|
|
这是一座活力四射的科技新城。
秋日的烟台,海碧天蓝,风光旖旎。沿着黄渤海黄金海岸线一路走来,会让人对这个沿海开放城市充满了向往。就是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还披着另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全省6项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烟台市独占4项,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来自烟台市科技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95亿元(居全省第二位),比2004年增长28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7%(居全省第三位),连续六年实现年增2个百分点的目标。今年1-8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203.8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50.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2%(居全省第二位)。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近年来 ,烟台市不断完善自主创新的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引导,增加财政倾斜,围绕调整经济结构,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突破口,全市自主创新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据介绍,正是科技创新打出的四张牌,使山海间逐渐崛起“创新烟台”。
孙永春解读“科学发展观”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在任期间干些什么,离任以后留下什么,是每一个从政者都必须深思熟虑的重大问题。
关注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广大干部要多一些学习、少一些应酬,多一份本领、少一点恐慌,以学养德、以学增智、以学资政。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粗放习气和浮躁情绪,少说多做、埋头苦干,沉下心来干事业,沉下身子抓落实,沉心静气解难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有的干部明明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非要让人家请客送礼才给办;明明是一件很容易办的事情,非要让人家跑上几次、拖上几天甚至几个月才能办;更有甚者,至今还在那里乱收费、乱罚款,恶意执法。其结果是冷了人心,拖没了机遇,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相关链接
烟台四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年度由山东全杰皮革研究所完成的“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项目。
2003年度由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项目。
2004年度由丛林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100MN 油压双动铝挤压技术与装备研制”项目。
2007年度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第一张牌:启动科技自主创新工程
几名留美学者搞出世界级抗癌新药
"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科技突破,就绝对不会有超常规的发展和超额利润的获得。"
--烟台市科技局副局长杨海义
“十一五”期间,烟台市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设立“科技自主创新工程专项资金”,用于国家、省自主创新重点项目资金配套和贴息。市级科技专项资金在“十五”末基础上,五年内增加3亿元以上,其中,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五年增加7000万元以上,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建设,五年投入1.8亿元。
对于这一平台,位于烟台开发区的山东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可谓深有体会。国家一类抗癌新药“恩度”是先声麦得津公司研发的新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然而研制初期,企业有技术无资金。对此,烟台开发区管委提供1400余万元的帮助,还从省市争取了2100万元资金专用于产品研发。
记者从烟台开发区获悉,作为世界上首例血管内皮抑制素抗癌新药的“恩度”,上市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 1.8亿元,“恩度”产业化工程也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一总投资2.1亿元的高科技项目明年上半年即将达产,年产值超过40亿元。这个在烟台诞生的世界级抗癌新药,显示出科技创新的巨大效益。
其实,在这成功的背后,凝聚着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恩度”的主要研发人员是几名留美学者。六年前,当他们回国创业时,就把主攻目标确定为世界空白的血管内皮抑制剂类抗癌新药。当时,这类新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方兴未艾,众多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但由于解决不了蛋白质包含体复性这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绝大多数人在半年之内宣告退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先声麦得津公司的研发一举获得成功。而在新药研发初期,企业有技术无资金,烟台开发区管委提供了1400余万元的支持,并从省市争取了2100万元资金,使得企业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
烟台市科技局副局长杨海义介绍,近两年来,烟台扶持了17个重大项目。“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科技突破,就绝对不会有超常规的发展和超额利润的获得。”杨海义如是说。
第二张牌:巧借外部智力,创“产学研奇迹”
“神七”飞天,承载了“烟台骄傲”
新时期的烟台精神就是“创新、拼搏、协作、包容” ,并将其打造为市民心中的一面旗帜。——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
在烟台,知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不算多,能够在全国叫响的科研项目和课题,更是寥若晨星。然而,就是通过巧借外部智力,烟台成就了三个90%的“产学研奇迹”。
在烟台喜旺工业园科研中心门前,记者看到了这样几块牌子: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技术中心、江南大学教学科研基地、中国肉类研究中心等。喜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事业部经理李兆金说,喜旺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这几块牌子。
在烟台氨纶集团,公司在首期引进日本东洋纺年产300吨氨纶丝生产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自行开发研制生产设备,先后8次扩建,将氨纶丝产能提高到18000吨,填补国内空白的“芳纶1313”特种纤维年产量更是跃居全球第三。
“神七”飞天,驻烟科研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513研究所,为飞船和宇航服提供了40多台套设备,让飞船承载了“烟台骄傲”。
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表示,新时期的烟台精神就是“创新、拼搏、协作、包容”,并将其打造为市民心中的一面旗帜。在政府的帮助和协调下,烟台企业纷纷联手全国各大院所,借智兴企,借梯登高,创造出了3个 90%的“产学研奇迹”。即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各类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90%以上的专利技术来自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攻关;90%以上的科技成果来自产学研。
第三张牌:企业创新三模式
靠原始创新李登海捧走科技大奖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烟台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三种模式。每种创新模式中,都有创新技术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是烟台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李世坤说,万华人把科技创新作为制胜法宝,公司自主开发的异氰酸酯(MDI)制造技术,如今成了一块响亮的民族品牌。
万华的过去令人心酸:它只是一个给合成革厂做配套的小车间,车间里只有一套从日本引进的生产装置。由于没有技术,生产经常陷入停顿。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困顿中崛起的万华人决意自主创新,联手高校院所,不断科技创新。2002年,万华终于成功开发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MDI制造技术,使中国成为继德美日之后第四个掌握MDI制造技术的国家,闯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2005年11月23日,万华聚氨酯股份公司完成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所谓原始创新是企业依据自身技术自主创新,其代表人物是有着“中国杂交玉米之父”之称的烟台莱州人——李登海。在2004年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当家人李登海主持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捧走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集成创新是依靠产学研相结合来实现的一种自主创新。烟台丛林集团与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江南造船厂、西北工业大学等合作,于2002年生产出世界首台万吨挤压机,开创了中国特大型工业铝型材生产的先河。2003年,万吨挤压机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1项国家专利,2004年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烟台在科技创新中,三种创新模式并举,带出了一批三大创新企业群。如原始创新模式,带动了绿叶制药、东方海洋等一批致力于高新技术研究、转化、推广的企业群体;集成创新带动了三环集团、玲珑橡胶等一批致力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群体;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则带动了正海集团、鲁宝钢管等一批敢于面对国际寡头技术封锁垄断、致力于引进消化吸收核心技术再创新的企业……
第四张牌:“大开放”理念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对外开放”
“人力资源是最可宝贵的发展资源,对于高层次人才,要做好‘引才’、‘育才’和‘用才’,真正使烟台成为各类人才向往聚集的高地。”
——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
“作为一个外地来烟台投资的商人,我真切感受到了烟台的温暖。”近日,大连来烟的投资者周军向媒体表示了对烟台的谢意:他来烟投资一家俱乐部,人生地不熟,遇到一系列麻烦,但街道办和市有关部门全程帮他协调解决问题,俱乐部得以顺利开张。
作为外地投资者,周先生所享受到的各种服务体现的正是烟台着力打造的投资人文环境。“烟台以外都是外、内资外资一齐抓”,“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对外开放”……这就是烟台市秉承的“大开放”理念。
自2005年以来,烟台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召开了三次科技盛会,市委书记出席并讲话,让全社会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认同感,更使这些高科技人才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今年年初,市委书记孙永春会见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四位企业代表。
孙永春表示,人力资源是最可宝贵的发展资源,对于高层次人才,要做好“引才”、“育才”和“用才”,形成有利于激励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的良性机制和浓厚氛围,真正使烟台成为各类人才向往聚集的高地。
■企业请客竟然由政府买单
烟台开发区这条不成文的规定,让众多企业得到了实惠
“只要是开发区企业的重要客户,所有的接待费用都由我们管委会负责!”10月12日上午,烟台市委常委、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王秀臣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对于开发区的企业,开发区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优惠措施——企业请客,政府买单。
10月12日,在参观烟台开发区的富士康工业园、浪潮LG和东岳汽车等企业时,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太好了,政府也真正为企业着想”。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尽管今年几乎没有一个关于外贸出口的利好消息,烟台的外贸进出口还是逆市飘红,创历史最高增幅。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253.7亿美元,同比增长59.9%,占全省总量的两成多,其中出口144.3亿美元,增长58.6%。而在最新公布的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价中,烟台开发区在54个国家级园区中位居第六。
“既然来到我们开发区,跟我们的企业谈业务,我们就会做好服务,做好接待工作。”烟台开发区管委主任王秀臣说。对于开发区的企业,只要是有大客户上门,一律都是政府主动出面买单,而企业只负责作陪就行了,而不再是过去的企业买单、政府作陪。这一不成文的规定,使开发区内众多企业得到了实惠:一些客户来了,住宿、吃饭不用操心,依靠政府出面,既让对方感到重视,又不会为自己的企业增加额外负担。
目前,作为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现在的烟台开发区在烟台市 1/60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1/6的GDP、1/5的税收、1/4的工业增加值、1/3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1/2的进出口总额,外商投资企业1183家,世界500强企业就有43家。
据介绍,开发区已建成全国重要的挖掘机生产基地、氨纶丝生产基地及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第三代移动通信和台式电脑、消费电子生产基地。去年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跨入国家级开发区“千亿方阵”。
■相关新闻
靠风力发电烟台每年节煤10万吨
连续两年,烟台市的万元 GDP能耗分别下降4.62%和4.5%,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两年完成省政府下达节能目标的市,并被省政府授予“节能突出贡献奖”。提及此事,烟台市经贸委副主任姜明透露说,节能工作,他们有三件“法宝”。
在烟台,随着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开发,海阳核电工程的顺利开展,全市风能总装机容量达11.09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7%,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仅此一项,我们就能节约标准煤10万吨!”烟台市经贸委副主任姜明告诉记者,烟台的风力发电总量占全省的一半左右,加上已经开始动工的海阳核电工程,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全市的节能减排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技术的创新,是烟台节能的第二大法宝。烟台的建筑业,在全省率先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强制性标准,积极培育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实现年节能13万吨标准煤。
项目准入机制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是烟台市推进节能减排的又一“撒手锏”。2007年以来,全市共有60多个高耗能项目被否决,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关停小火电机组23台26.28万千瓦、立窑水泥生产线30条。
烟台市2007年新增加的5户主营收入过百亿的企业,全部来自低耗能行业。
■让投资环境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有人形象地把一个城市的投资环境比喻成气候,把企业比成候鸟。候鸟跟着气候走,企业跟着投资环境走。哪里的环境好, 企业就往哪里去投资, 去发展。 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处处有环境,环境就是第一竞争力。
爱在烟台,难以离开,这是外地游客来到烟台后的切身感受。而对于许多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他们最眷恋的无疑就是良好的投资环境了。
海滨城市烟台,城市越来越美丽,城市环境的硬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在软环境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让烟台成为创业者的乐土,这是烟台市委市政府追求的又一目标。软硬环境加起来,就构成了城市的投资环境。
可喜的是,在日前举办的第四届世界杰出华商大会上,“2008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排行榜正式揭晓,烟台位居第8位,这一位置仅次于深圳,比大连高一位。
而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奥运会上,烟台姑娘刘春红打破世界纪录,一举成名, 为烟台人民争光;“神七”飞天,驻烟科研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 513研究所让飞船承载了“烟台骄傲”;开发区内,“企业请客、政府买单 ”这一不成文的规定,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
“近者悦 ,远者归”,就在开发区的土地上,外商投资企业高达1183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更是有43家落户这里。
“灵活运用政策,在困境中千方百计为企业减少损失”,对于企业遇到的困难,烟台有关部门完全把它当成个人的困难去帮助解决,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效能,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谋划对外的合作优势。
“让投资环境成为城市的新名片!”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检验一个城市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成色”的重要标尺!
本报记者 王富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