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将军衔,现任总装备部副部长,党委常委。194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曹县。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核物理系。国防科工委作试部部长,1997年任总装备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2001年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2004年起任总装备部副部长。1998年晋升少将军衔。先后参与组织指挥了“亚洲一号”、“风云一号”、“澳星”发射、“神舟”飞船发射等试验,以及罗布泊核试验、战略武器试验、常规兵器试验、风洞改造等上百次任务,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航天城里的山东人
2003-10-28
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
寒门出骄子
出生于曹县的张建启是家里的独子。
由于生活贫困,儿时的他长得像棵“豆芽菜”。衣服破了自己补;头发长了,就和同学互相理。上中学时,离家有三四十公里,每次放学回家,他得走到很晚。带上点干粮和咸菜,第二天再去上学。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张建启的考试成绩几乎总是排在第一名,显示出过人的天资。一次上物理课,老师讲到内燃机的效率只有10%,张建启不服气地说:“我将来偏要把它的效率提高到20%到30%。”
1964年,张建启高中毕业。校长对他说:“你报军校吧,第一志愿不许自己填。”张建启想,自己是靠奖学金才上完中学的,能参军还有啥说的,让祖国挑选吧。
经过严格的政审和体检,学校当年只有两人录取到军校。那天,他提着个小网兜,穿了件破背心,与另一位同学按通知要求去济南报到。就在这一天,他才知道自己被录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在哈军工的日子里,张建启如饥似渴地拼命苦学,五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阴差阳错,学核物理的他意外地被分配到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走进了几乎完全陌生的领域。
转战发射场
在戈壁滩刚工作了半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急需高科技人才。于是,张建启从荒漠走进了山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独立自主设计的第一个航天发射场,它曾以首次发射中国试验通信卫星、实验通信卫星、国际商务卫星而蜚声世界。
当年,张建启随数千名创业者开进大凉山腹地那条神秘的峡谷时,这个未来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场还是满目荒凉,杂草丛生。为了建造试验指挥大楼,张建启曾在外地考察调研了半年,精心画图,反复研究,结果试验指挥大楼设计图与设计所的平面图几乎不分彼此。
当时,活动地板国内还没有,他在中国人民银行看到从法国进口的活动地板后,心想,要选就选这样的,二十年不落后。回去一汇报,一片反对声,但中心主任张敏却十分赞成:“这是个大胆的方案,就这么干!”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建启笑着说,即使今天来看,西昌当时的“装修”标准也不低。
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时,曾对调度、指挥人选争论不休。几经斟酌,大家一致认为非张建启莫属。
1995年,我国着手选拔航天员。张建启被任命为航天员选拔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两年后,就在航天员选拔完毕的当天下午,一纸调令让张建启再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任副主任,主管载人航天发射试验。
建功飞天路
既豪爽大度,又足智多谋;既大胆果敢,又严谨细致——在送“神舟”上天的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兼具指挥家和科学家素质的张建启屡建功勋。
1998年,发射场首次大合练,张建启天天泡在阵地上。船箭转运时,火箭有60多米高,飞船已加注,而火箭未加注,中间是空的,上重下轻,做风中试验是有一定风险的。为了积累数据,必须做到极限。转运风速从每秒4米、8米,升到每秒10米,参加测试的人员不敢再提高风速了。但张建启仍坚持做到最大极限,一次升到每秒14米,转运取得成功,同时测出了火箭受力的极限值。
张建启说,每次发射都面临严峻考验,但最难的要数“神舟”一号。因为“神舟”一号是一艘由电性船改装成的试验飞船,功能不完善。
合练时,飞船控制系统出现问题。有专家提出要打开飞船大底排除故障,有的则坚决不同意。因为飞船里的仪器上千台,涉及元器件大约7万多个,信号线更是成千上万。当时,测试已进行到了最后阶段,飞船上所有的火工品都装上了,密封胶也上了,开大底非常危险。
飞船决不能带着问题上天。当晚,张建启找到飞船总装厂厂长张俞谦询问情况,意外得到一份飞船开大底“50条风险分析”。他如获至宝地回到家中,彻夜未眠,在灯光下对50条风险一一分析推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尽管开大底风险很大,如果组织严密,风险可以避免;若不开大底,飞船就有可能带着故障上天。
张建启拿定主意:开大底!
打开飞船大底后,不仅排除了故障,同时还发现先前装大底的时候压断了一根信号线。正是由于这次开大底,在以后的飞船设计中,技术人员吸取教训,改进了信号线走向,消除了隐患。
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张建启每次都有新故事。而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从未改变——每次发射前,他总会独自来到聂荣臻元帅的墓碑前,深深地鞠一躬,再静静地待上一会,让大战前的心情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