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票方式:
综合票数=短信票数×50%+电话票数×30%+网站票数×20%
于世美 编号:1401
于世美,中共党员,54岁,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王闸村华美吕剧团团长。通过收看远程教育文化广场栏目,她带领团员创作了许多倡导新风尚的优秀作品,举办演出400余场,观众达40多万人次。2005年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于信 编号:1402
于信,57岁,海阳市碧城工业区岱格庄村村民。他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创编出独有的秧歌表演动作,并依托远程教育站点组织表演教学活动100多场次,指导学员近2万人次。今年8月,他带领的秧歌队成为全省唯一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前暖场表演的队伍,向世界展示了海阳大秧歌的风采。
马墨喜 编号:1403
马墨喜,中共党员,61岁,临邑县邢侗街道马天佑村村民。参加远程教育学习以来,他购买书籍、歌本、乐器、彩绸等,在家中办起了文化大院,编写了《四代伟人颂》等节目,义务演出200多场,观众达8万多人次。
牛月贞 编号:1404
牛月贞,57岁,定陶县孟海镇文化指导站站长。退休后,他依托远程教育站点,成立了农民演唱团,把适合当地的课件节目改编成群众容易接受的民间小戏,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热情。
王贻善 编号:1405
王贻善,中共党员,66岁,青岛市四方区海伦路街道海伦社区第七党支部书记、社区老年学校常务副校长。他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文艺创作知识,将宣讲十七大精神的九篇诗词谱上曲子,在社区党员群众中广泛传唱,被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社区“文化使者”。
王维萍 编号:1406
王维萍,中共党员,50岁,淄博市张店区潘庄社区工会主任。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开展以来,她利用市电视台专用频道,把文化资源和远程教育节目直接传送到每家每户,使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分享先进文化成果。
王景元 编号:1407
王景元,中共党员,57岁,垦利县垦利镇渔洼村党支部书记。他依托远程教育站点成立了村农民艺术团,编写了《四大嫂夸渔洼》、《计生政策暖人心》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几年来,他与艺术团成员自编各类节目100多个,在当地演出300多场次。
王德林 编号:1408
王德林,中共党员,54岁,夏津县香赵庄镇文化站长。他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文艺类课件,把法律法规改编成数来宝、快板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组织全镇十几个村建起了文艺队,农闲时间自发组织演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田象霞 编号:1409
田象霞,中共党员,46岁,济南市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西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她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在网上开通了博客,居民们通过博客了解社区工作,建言献计,成为居委会和居民的“交心平台”。她还依托远程教育站点成立了社区艺术团,先后参加各类文艺演出300多场次,多次荣获济南市社区文艺奖。
申兆勇 编号:1410
申兆勇,中共党员,41岁,沾化县下河乡党委书记。他整合现有资源,构建了乡远程教育信息传输平台,建立了“服务式”和“需求式”文化共享机制。全乡90%的农户能够通过网络来共享优秀文化资源,下河乡也成为全市第一个实施了以远程教育和有线电视户户通为主要内容的“双通”工程综合创新试点单位。
刘月英 编号:1411
刘月英,中共党员,63岁,潍坊市坊子区坊城街道五马路社区夕阳红文艺宣传队队长。她经常带领队员学习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将党的政策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广泛宣传。她自编自演的《十七大精神放光芒》等节目深受群众欢迎,多次获得市、区文艺节目创作奖,并在各级电视台播出。
刘致学 编号:1412
刘致学,中共党员,46岁,邹平县青阳镇刘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远程教育站点建成以来,他筹资建起了综合性文化大院,成立了文艺表演等7个协会,带领党员群众组织开展“文明村民”评选等多种文体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
牟晋强 编号:1413
牟晋强,中共党员,34岁,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小莲村远程教育管理员。他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每晚播放科技、普法等节目,并对电子书屋书籍进行分类登记编册,方便了村民学习。
张吉嵩 编号:1414
张吉嵩,中共党员,76岁,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街道欣园社区离休干部。他通过远程教育收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时事政治、国家要闻动态等教育资料,举办义务巡展600场,参观人数超过60多万人次,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张庆岭 编号:1415
张庆岭,中共党员,47岁,阳谷县博济桥街道金谷社区东街居民小区党支部文书。远程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他借助网络对艺术爱好者进行指导,探索创新书画艺术,提高创作技艺,多部作品收录到《国际书画家精品集》等画册。
张茂路 编号:1416
张茂路,中共党员,57岁,汶上县农村信用社退休干部。他将收藏的毛泽东早期著作、雷锋等9万件藏品,通过远程教育开展网络红色教育展映活动,教育党员群众和学生近百万人次。他的红色收藏馆先后被命名为“党员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凤珍 编号:1417
李凤珍,中共党员,50岁,德州市德城区北园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社区远程教育管理员。她探索建立了远程教育“分级、分类、编组”学用模式,建设了文化娱乐室、文化广场等多处活动场所,举办社区邻居节、文化艺术节,带头组建秧歌队,发展队员460多名。
李东超 编号:1418
李东超,中共党员,36岁,陵县糜镇李家寺村党支部书记。他依托远程教育接收点,建立了文化资源共享活动室,成立了农家剧团,建成1500平方米的文艺活动中心,吸引临近40多个村庄的“票友”前来参加演出。
李玉森 编号:1419
李玉森,中共党员,47岁,青州市邵庄镇文化中心主任。他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和文化共享平台,在全市率先建起1000平方米的镇级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共享基层站点,被评为青州市文化工作先进个人。
李光俊 编号:1420
李光俊,中共党员,56岁,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王大下村村委会副主任。他经常到村远程教育站点学习曲艺节目编排艺术,先后排练了《搬迁》、《兑帐单》等莱芜梆子小戏,受到了老百姓欢迎。
肖圣进 编号:1421
肖圣进,中共党员,45岁,蒙阴县桃墟镇安口村党支部书记。他建立了村级文化共享中心和文化大院,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全村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被授予“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邱忠堂 编号:1422
邱忠堂,中共党员,73岁,梁山县黑虎庙闫集村村民。他以远程教育站点为舞台巡回演出,每年演唱200余次,组织民间乐队演出近100场,创作演唱了莲花落子《追小桥》,在省远程教育频道播出,受到了好评。
邵泽溪 编号:1423
邵泽溪,中共党员,64岁,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白塔街村老年协会会长。他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创作了豫剧清唱《四字歌》等作品,并把自己的作品和组织的文艺活动,上传到远程教育平台,丰富了远程教育文化栏目。
陈珠 编号:1424
陈珠,中共党员,67岁,烟台市牟平区海德艺术团团长。他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地方戏曲,并编排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农村演出200余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其中吕剧小品《参赛之前》,获省首届农村文化调演优秀节目一等奖,艺术团获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称号。
周广伟 编号:1425
周广伟,中共党员,44岁,济宁市市中区金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她通过到远程教育站点观摩学习文艺节目,创作了舞蹈《蒲扇舞》、《好日子》等作品,并建立了流动图书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多次被评为市、区文化工作先进个人。
周飞 编号:1426
周飞,中共党员,46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文化站站长。他依托远程教育平台组建民俗表演队,在14个村演出20余场次,放映爱国主义影片380多场次,教育群众5万多人次。他创作的国画《老鹰》在全国四海名人书画展中获银奖。齐村镇先后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乡镇”、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周桂香 编号:1427
周桂香,中共党员,46岁,茌平县冯屯镇小杨屯村党总支副书记、远程教育管理员。她组织开通本村远程教育专用电视频道,将村里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编排成文艺节目制作成课件播出,村艺术团多次在县乡组织的文艺演出中获奖。该村远程教育站点被命名为“省级规范站点”。
岳维忠 编号:1428
岳维忠,中共党员,58岁,桓台县唐山镇唐二村远程教育管理员。他依托远程教育站点组织文艺活动,编写了快板书《歌颂科学发展观》等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重大决策。
苗华娜 编号:1429
苗华娜,中共党员,46岁,威海市环翠区鲸园街道办事处菊花顶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她以远程教育站点为舞台,改建了社区活动中心,成立了 “老来乐”文体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
侯小兰 编号:1430
侯小兰,中共党员,61岁,兖州市中老年民间艺术团团员。她带领学员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舞蹈和演唱知识,对“打花棍”等民间舞蹈进行创新。在她的带动下,中老年文艺队伍不断扩大,艺术团多次参加省市级文艺表演并获奖。
宫文革 编号:1431
宫文革,中共党员,43岁,肥城市边院镇东向北村村委委员远程教育管理员。他依托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平台,组建了高跷和民间故事队,主演的三层高跷牌坊和26米长的金龙被列为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所在村被泰安市委组织部评为“远程教育明星村”。
赵甲峰 编号:1432
赵甲峰,中共党员,36岁,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满北村村委会副主任、远程教育管理员。他建立了远程教育文化服务中心,成立了文化艺术团等群众文化组织,编排节目15部,参加各类演出60余场。该村远程教育站点被评为“省级规范站点”。他创造出的“分类施教的满北模式”,在全国推广。
赵学忠 编号:1433
赵学忠,54岁,单县园艺办事处武圣庙行政村村民。他通过远程教育收看文艺节目,组织秧歌队每年义务演出20多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郝洪燃 编号:1434
郝洪燃,44岁,聊城市东昌府区工艺葫芦制品厂厂长。他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制作工艺,并将产品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带动全镇发展葫芦产业,其市场份额占全国的60%。
曹秀芬 编号:1435
曹秀芬,中共党员,35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镇科教文卫办公室副主任、文化站站长。她利用远程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磁村花鼓教学教唱活动,经过挖掘整理,使《磁村花鼓》、《笛梆子戏》成功申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曹际年 编号:1436
曹际年,中共党员,55岁,莒南县图书馆馆长。他建设了远程教育文化共享网络,服务农民群众。该县被命名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个人被评为“全省文化共享工作先进个人”。
傅元先 编号:1437
傅元先,中共党员,69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傅家埠社区艺术团乐队队长。他坚持参加远程教育学习,自编、自导、自演了《家乡美》、《夸媳妇》等节目,带领艺术团发展成为区文化宣传的先锋队。
傅永喜 编号:1438
傅永喜,中共党员,39岁,临朐县冶源镇傅家李召村远程教育管理员。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阵地,组织文艺骨干收看优秀戏曲、文艺节目,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在村里形成了浓厚文化氛围。
智树春 编号:1439
智树春,中共党员,69岁,青岛市歌剧院编导主任。他积极投身社区文化建设和远程教育宣传工作,以远程教育平台为依托,组织成立了艺术团,演唱录制了大量作品。为街道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做出了贡献。
慕丰章 编号:1440
慕丰章,中共党员,60岁,栖霞市观里镇慕家泊村远程教育管理员。他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创作了《喜看我村新变化》等10多个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组建起全镇第一支农民业余演出队,为当地群众演出上百场次,带动了近5000名农民投入到文化娱乐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