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走进展会 | 山东概况 | 展会日程 | 相约文博
参观指南 | 参展指南 | 服务指南 | 交通指南 | 参展企业 | 展馆介绍 | 联系方式
  大众网主站 > 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产业信息

社科院发布2006文化蓝皮书 把脉文化产业走势

2006-01-13 14:56:33SRC-433

 
 
2006年我国出版单位改制将取得实质性进展

    经过两年的试点,2006年文化体制改革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体制改革的效应将全面释放,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将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2005年,中国出版集团改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也先后完成出版社的企业化改制工作。文化蓝皮书指出,2006年出版单位改制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在全行业内推广。

    蓝皮书认为,在2004~2005年,中国出版业整体形势发展比较良好。在经济发展势头出现较热状态下,出版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活跃增长的势头。年初的首都图书订货会、年中举行的全国书市和秋季举行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均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此外,企业化改革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民营书业企业获得较快发展。文化改革成为国家新一轮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政企分开全面推进,出版单位企业化改制获得实质性进展,发行集团股份制改造全面推进,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试点工作将全面推开。

    文化蓝皮书还认为,2004~2005年民营书业进入出版物总发行和二级批发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到2004年底,我国已有14家民营书业跻身总发企业之列。一批民营企业经过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资金,具有了一定规模。

    同时,文化蓝皮书还对数字出版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指出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喜人,2004年底数字出版的销售收入达35亿,年均增幅达50%,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产值约250亿。截至2005年4月,我国电子书销售总册数达到805万册,出版总量达到14.8万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同时,我们也要认清目前出版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出版改革进程远比预想困难:比如,出版单位分类标准不清,假书、伪书现象严重,图书出版业的滞涨倾向,引发的出版种数大幅增长,但印数下降、通货增加、库存暴涨、效益下降,出版业面临滞涨局面,以及出版发行企业融资中的控股权问题突显,改革成本巨大,改革动力不足等等。展望前景,改革中存在问题与困难是正常和必然的,通过试点,各方面将对改革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困难,形成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预计十七大前后,在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安排中,出版体制改革将得到真正突破。

    蓝皮书建议将出版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进一步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激发出版企业活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大力投资出版产业,加快利用数字出版新技术,加快对出版业的产业升级,加大打击盗版和非法出版力度,大力发展公共出版事业,为出版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日前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闫昕霞 蔡宣)

编辑: wfj
 相关新闻
 

最新报道

·

·

·

·

 

相关下载

· 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
· 省博物馆新馆招标公告
· 登录文博会手机报方式
· 文博会会徽下载
· 文博会总体实施方案下载
· 文博会官方网站招商方案

专业展区

·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协办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取稿箱
鲁ICP备06006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