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走进展会 | 山东概况 | 展会日程 | 相约文博
参观指南 | 参展指南 | 服务指南 | 交通指南 | 参展企业 | 展馆介绍 | 联系方式
  大众网主站 > 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民间艺术

威海:民间妇女的娱乐项目表达着喜悦和美好的意义

2005-12-12 09:48:27SRC-78

□刘娟 常诚 
 

    在山东威海民间,妇女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很特别的“娱乐”项目,像“蒸灯”就是别处不多见的习俗。“灯”的原料大多用苞米面、大豆面掺煮熟的地瓜,和成面团后捏成不同形状的“灯舌”,“灯舌”放在锅里蒸熟后,就可以在上面插上支小蜡烛或蘸了油的棉花草棍,以资燃点。这种“蒸灯”在元宵节时制作使用,可以分为12月灯(即从1月排到12月)、12生肖灯(家中几个人的生肖是什么,就捏几个相应的动物)、吉祥灯(蛤蟆灯、驮钱驴灯、看门狗灯等),花样越多越好。过节时,这些灯一齐点燃,十分好看,而灯节过后,这些“灯舌”都可以吃,没有一点浪费。


    清明节的时候,威海的妇女们喜欢“蒸燕”,就是用面粉掺上一点红绿黄等食用颜料,捏成各种形态的燕子,有大燕背小燕,有大燕领着一群小燕等。同样,燕子捏成后也放在锅内蒸熟,然后串成串,挂在窗口上,表达着对春天到来的喜悦,既好看又有意义。


    到了七巧节,威海的少女们喜欢“磕小果”,就是把面团放在刻有各种花纹图案的木模内,磕印出各式各样的面果,然后锅内烙熟。由于制成的是“干果”,可以用彩绳串起来,挂着欣赏,许久不会变质。如今,那些花木虫鱼图案的精致木模也都成了民间艺术品。


    威海妇女心灵手巧,如果说“蒸灯”、“蒸燕”与“磕小果”都还是“雕虫小技”的话,那么,养蚕缫丝则是实实在在的手艺本领。1932年,时任威海卫行政公署专员的徐祖善鉴于威海妇女的灵秀与威海气候适宜植桑养蚕,特商妥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开设速成班,由威海公署资送女生30名赴该校学习,毕业后返威,由威海公署量才使用,统配威海各地,指导植桑养蚕。而到了1934年,这种培训办法已经不能满足对此类人才的急需,于是,威海公署投资25400元,开办了一所职业学校——“威海卫公立阮家寺蚕丝园艺科职业学校”,校址在城西万家疃之北,因为校舍用的是阮家寺的庙田庙产,所以冠以“阮家寺”的名号。


    这个学校是威海最早的职业教育学校,占地15亩,还附设蚕丝工厂、园艺工厂各一个。这个学校以其师资的高质量、教学设备的先进和办学规模的可观闻名一时,在当时的华北、华东地区实属一流。学校的蚕丝科专门研究放养柞蚕,当时聘请了法国蒙贝勒农业专校和意大利拜度蚕丝学院的老师任教;园艺科则聘请了金陵大学农学院的老师任教。这两个学科培养了当时威海蚕桑生产最急需的人才。但好景不长,学校后来陷于管理不善的泥潭,领导多变,教师也多滥竽充数,再加上日本侵略者入侵威海,使学校雪上加霜,便日薄西山般地逐渐倒闭了。


    如今,人们还记得威海的这所学校,不仅因为它是威海职业教育的肇始,还因为它培养了威海的女性技术人才,这在当时更有进步文明的意义。


 

编辑: 孟凡帅
 相关新闻
 

最新报道

·

·

·

·

 

相关下载

· 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
· 省博物馆新馆招标公告
· 登录文博会手机报方式
· 文博会会徽下载
· 文博会总体实施方案下载
· 文博会官方网站招商方案

专业展区

·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协办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取稿箱
鲁ICP备06006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