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雪:让剪刀唱出民族的歌声
2006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走进展会 | 山东概况 | 展会日程 | 相约文博
参观指南 | 参展指南 | 服务指南 | 交通指南 | 参展企业 | 展馆介绍 | 联系方式
  大众网主站 > 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民间艺术

卢雪:让剪刀唱出民族的歌声

2005-12-30 21:15:42SRC-78

□ 本报记者 杨润勤 
 

  19岁,卢雪首次举办了剪纸艺术展,一位日本人出价40万日元,欲购其一幅《奔马图》,十分拮据的她没有接受;28岁时,她完成大型剪纸《九龙壁》,一位美籍华人开价20万美元,又被她婉言谢绝了,她将这幅作品作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贺礼,献给了人民大会堂;现在32岁的卢雪,被邀到过美国、德国、丹麦、瑞士、韩国、芬兰、新加坡等8个国家交流剪纸技艺……

  快过年了,民俗又“火”了:扭秧歌、挂花灯、贴窗花……在诸多民间艺术中,民间剪纸可谓是最易让人接受的一张“喜庆帖”,并且,已引起世界的兴趣。日前,记者获悉,丹麦安徒生博物馆永久收藏了我省剪纸艺术家卢雪的112幅、描述安徒生童话的剪纸作品。安徒生的童话家喻户晓,卢雪的剪纸缘何能得到这个童话王国的如此青睐?记者11月26日赶赴泰安,采访了刚刚从香港办公地回到家中的中国艺术剪纸协会会长卢雪。

  妈妈心中美好的旋律

  “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我不仅从她那里学到了剪纸的基本功,还学到了勤劳贤慧、知书达礼和吃苦节俭的品格。”一见面,卢雪开门见山谈起了母亲。她说,她老家在泰安满庄镇,小的时候,见妈妈用五彩丝线,刺绣出好多好看的民间艺术品(绣花鞋、手帕、虎头帽等)。刺绣需要花样子,那些葡萄藤、牡丹花、大芍药、小狗、小猫等刺绣的花样,成为她幼时最喜欢的东西。这些花样是妈妈剪的,她剪时格外仔细,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里的话儿;那剪刀轻微的声音格外动听。在这个声音里,可爱的动物‘活’了,美丽的花‘开’了。妈妈剪刀下的图案是五彩缤纷的。妈妈说,人来到这个世界,就要爱这个世界,那怕你生活得不如意,也要爱这个世界,只要爱生活就会美好起来。她剪的东西,是装点生活的,是给生活做伴的!妈妈剪刀的声音,就像一支向往美好生活的歌,是妈妈心中美好的旋律。她说,这声音到今天还在耳边不停地响着,成了她在艰难环境中前行的一种动力。
  卢雪酷爱那些花样子,五六岁时常常用一支短短的铅笔(舍不得用长铅笔),一丝不苟地帮妈妈描花样儿,有时也拿起剪刀照着妈妈的样子剪几下。7岁那年,卢雪以自己家中的芦花公鸡为“模特”,剪出了第一个有创意的作品,芦花鸡高昂着头,大大的鸡冠,长长的脖子显得格外威风。妈妈高兴地把她抱起来亲了又亲。这之后,“母女师生”常常在一起揣摸剪纸了。
  后来,她们全家搬到了山西,一住就是六七年。那里也有剪纸,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窑洞里到处都贴上剪纸,这对于卢雪来说,无疑是走入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当时,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向那里的老奶奶、老爷爷们学剪纸。母亲教她的剪纸,蕴含了齐鲁文化的成分,而在这里又融入了黄土高坡的“泥巴味”,凭着她的技巧和灵气,她的作品在生动传神之中又呈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当地剪纸艺人的称赞。13岁的卢雪在当地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剪纸女”了。
  再后来,全家又搬回山东。“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这个时候的卢雪,对剪纸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剪纸已成了她离不开的一个伴儿:有委屈时剪几幅纸,心里就痛快了;在学校学习累了,课下剪幅纸就轻松了;甚至肚子饿了,剪剪纸也就“饱”了。

编辑: 曹亮
 相关新闻
 

最新报道

·

·

·

·

 

相关下载

· 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
· 省博物馆新馆招标公告
· 登录文博会手机报方式
· 文博会会徽下载
· 文博会总体实施方案下载
· 文博会官方网站招商方案

专业展区

·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协办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取稿箱
鲁ICP备06006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