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博物馆内景
古苏禄国东王墓外景
地处山东北大门的德州,因运河从此流经,隋、唐两朝曾名长河县。正所谓:“因河设卫,河兴城兴。”德州的文化始终属于河流文明,河流那纵横九域、负载千钧的气魄,铸造了德州人勇于任事的文化性格,在历史发展的关节处,留下了诸多不凡篇章……
德州历史悠久,传说中射日的后羿就生活在这里。自隋朝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德州就一直是沿河重要商埠,特别是元代大运河南北通航后,一度成为沿河四大漕运码头之一,并于明永乐年间成为全国33个经济重镇之一,城内“车舟所会,名士所经,食货集散”,是通往北京的水陆要冲。明朝程敏政在《德州舟中》一诗中写道:“出逢漕中来,入逢漕中去。联樯密于指,我舟无着处。”描述了当时德州运河码头漕粮船挤、游人如织的漕运盛况。
苏禄王魂居德州
德州境内运河原为汉屯氏河,隋代称永济渠,自元代开通会通河后称大运河,它流经武城、夏津南去。历史上的大运河德州段是碧水盈盈的,它不但是南北货运物流通衢,而且是内外政治文化友好交流“大道”。
明朝永乐年间(1417年),位于东南亚地区的岛国苏禄王国(今属菲律宾)的东王、西王、峒王三位国王,联袂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他们率领一个340多人的大型使团,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当时东王还带来了王妃、长子、次子、三子等王室人员多人。永乐帝以上宾之礼接待了这些友好使者,三国王在京访问25天后,乘舟从运河南下返程。船行冀鲁交界处,三国王中地位最尊的东王殿下不幸病殁。按照苏禄风俗,就地择土而葬。东王于是葬于德州城北。永乐帝遣使致祭,并亲撰亲书了一篇祭东王碑文,刻石竖立于墓前,拨款修建了王庙。
东王的长子回国继承王位,王后、次子、三子与随从等留在德州守墓,地名北营村。明朝政府按期供给他们“俸粮”和“钞贯”,置了祭田,拨历城县姓夏、姓马和姓陈的3户回民供其使役,并豁免全部差徭。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苏禄人后代以温、安二姓加入了中国籍,繁衍至今,已经有500余口人。
数百年来,东王后裔与德州人民融洽相处,而且贤士人才不断涌现。东王次子安都鲁的后裔安玉魁,在咸丰年间任过泰安把总,死后赏“云骑世职”。东王三子温哈刺的后裔温宪,乾隆年间在安徽任庐风道,是正四品官员。东王第16代后裔安树德,早年投入冯玉祥将军麾下,积极参加了倒袁、反张勋复辟、驱逐溥仪小朝廷的斗争。升任到军长职,衔陆军中将,是一员抗日名将。
屹立于德州运河东岸的“苏禄国东王陵墓”,是中国境内的外国元首陵寝之一,也是重要的文物古迹和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的象征。
“靖难之役”显德州
德州自明清时代起因运河而繁盛。明初太子间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还牵涉到德州。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建文帝即位时年仅23岁,正是主少国疑之时。诸王(太子)相互煽动,一时流言四起,建文帝遂谋削藩。1399年,朝廷即削黜了一批诸王。建文帝认为燕王朱棣擅长用兵,又居北平形胜之地,士马精强,恐难一下子削掉,便没急于向他动手,只在北平外围的开平、山海关、临清、彰德(今安阳)、顺德(今邢台)等地部署兵力,以备燕王。燕王朱棣见削藩已起,且朝廷对自己多方戒备,遂谋起兵。这年七月,朱棣在北平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帜,称起兵为“靖难”。历史上将这次战争称为“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初起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南京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但朱棣善于用兵,在真定之战中大败南军统帅老将耿炳文。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代替耿炳文统兵攻燕。在北平城下及白沟河两战中,朱棣又大败李景隆,并乘胜南追,攻陷德州,围攻济南。济南城中军民在都指挥盛庸、山东参政铁铉等督率下坚持固守,燕军围攻三月,未能破济南城。朱棣恐粮道被断,解围北去,盛庸随即收复德州。
“靖难之役”历时3年,前期作战南军连连失败。但自济南保卫战后,盛庸被任命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屯兵德州,相机出击,遏制住了燕军。德州处在运河线上,南北交通便利,燕军自河北南下,始终处在德州的监控之下。燕军南攻时,南军或自德州横出断其归路,或袭扰其补给线,或乘虚北攻。所以,南军再未出现过战争初期的那种大挫败,燕军势力基本上被阻在山东以北。后来朱棣接受谋士建议,被迫绕开德州、济南山东之地,直趋金陵,半年时间便夺取了政权。建文帝自杀,朱棣即皇帝位,称明成祖。
“靖难之役”虽以朱棣成功、建文帝失败而收场,但从战争的进程看,德州与济南在南北之争中的地位却显示出来。
乾隆歌咏“读书台”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汉朝大儒董仲舒曾经在德州读书讲学,今存遗迹董子“读书台”。
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人。少治《春秋·公羊传》,是孔子之后的一大名儒。据《德州志》记载:“我德为董子故里。”他年轻时在德州“下帷读书”,刻苦而且专注,留下了“三年不窥园”的佳话。出仕后先后担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汉景帝时为博士,在德州讲学。历朝历代,德州人纪念董子之风甚盛,先建了“董子读书台”以纪其盛,又修了“繁露书院”以续其风。后来的“正谊书院”、“柳湖书院”、“州卫书院”等,全都由纪念董子及其讲学活动衍化而来。至今那座“院外桃李白间红,门内杨柳眠东风”的书院遗址,遗迹尚存,印证着董子事迹的深入人心。清乾隆皇帝自大运河南下巡游江南,多次途经德州而驻足。他作了3首绝句歌咏“董子读书台”,其中一首咏道:“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张”……
兴师扶唐颜真卿
德州历朝历代都是名人荟萃之地,汉有董仲舒,唐有颜真卿。宋时文天祥在一首诗中咏道: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洋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君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城盟;
贼闻失色引军退,不敢长驱窥帝京;
唐家再造李郭力,逆贼牵制公威灵!……
这首古风,对于颜真卿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作为给予崇高评价。
唐天宝年间,大唐王朝盛极而衰、危机四伏。适此时,由于受到奸相杨国忠的排挤,担任殿中侍御史的临沂人颜真卿被贬谪为德州的平原郡太守。这一年,颜真卿44岁。颜真卿从唐王朝政治斗争的切身体验中,看出了一身兼任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野心勃勃,叛乱在即,他便以防霖雨为名,积极备战。
安禄山也对这位出身世家、来自京师、颇有阅历的太守很不放心,他派平冽等人以节度使府判官的名义,到平原郡来进行例行巡视,实为对颜真卿的防务进行秘密侦察。颜真卿知道这些使者负有暗探使命,但不露声色,陪同来使游览看花寺,泛舟河上,饮酒赋诗,行觞咏之乐。在游览本郡名胜“东方朔故里”的朔庙时,颜真卿又借口前任德州剌史韩思复书写的“东方朔画赞碑”尺寸太小,且“字间纤縻,四十年间已不可识”,乘机重写了这块“东方朔画赞碑”。通过这些举动,睿智过人的颜真卿努力给人一个风流儒雅的书呆子的面目,成功地蒙蔽了安禄山的使者,使安禄山“果以为书生不虞也”!
第二年,安禄山起兵20万,攻占东都洛阳,伺机进逼长安。颜真卿毫不犹疑地联络他的从兄颜杲卿等河北17郡的太守和将军,结成了抗击叛乱、维护王朝统一的联盟,“集兵廿万、横绝燕赵”,切断了安禄山的退路。在战争最艰苦的时候,颜真卿不惜献出自己的儿子、年仅10岁的小颜颇当作人质,到友军处去借兵,以解平原郡之围。当地人民为他的凛然大义所感动,给了颜真卿巨大支持。史书上称平原郡老百姓出现了“仁者赴仁,义者赴义;勇者不敢爱其力,智者不敢秘其谋”的动人局面。官民一心,终于成功地牵制了安禄山的叛军,维护了唐王朝的统一。这就是被文天祥赞誉为“逆贼牵制公威灵”的一段史实。
颜真卿书写的“东方朔画赞碑”碑文,笔势刚健雄浑,遒劲厚重,苏东坡赞其“颜鲁公生平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楷比而不失清远”。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拨款在陵县建立了“东方朔博物馆”,馆园里建造了“颜碑亭”,供人们参观欣赏。
苏禄国东王陵墓
·相关链接·
“神京门户”与“九达天衢”
□未央
德州南望济南,北倚京津,沿黄河故道,居运河之滨,是历史上兵家攻守必争之地,故有“神京门户”之称。明陈亮彩《重修德州城记》写道,其时德州“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
明清时,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经运河向北京运粮的九省,在德州城西北设置“递运所”,因为是九省的运粮要道,号为“九达天衢”,在运河边修建了“九达天衢坊”,附近便发展起了桥口街、小锅市街、米市街、顺城街和北厂街,成为德州的商业中心。清朝乾隆年间,城内有手工业作坊200余处,商号400多家,并涌现出许多名字号和名产品,如瑞兴号的水、旱烟畅销天津、济南,颐寿堂的人参再造丸行销北京、天津,德州农家编织的草帽辫,远销川藏云贵。
大运河通航,流淌着历史和文化。德州古城负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民国年间,胡朴安编撰《中华全国风物志》,评价德州是“人文飙起,名卿蝉连,实甲山左”。明清全盛时,仅德城区涌现进士124名。其中乾隆年间,以卢雅雨、田雯、谢重辉、冯廷魁、宋弼为代表的德州作家群,与享誉全国的大师们相唱和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的诗歌创作。也许是这种诗风文韵的影响,康熙、乾隆二帝竟然留下歌咏德州的诗作近百首。自明以后,德州籍名人的著作有254种之多,仅收入《四库全书》的就达10种50余卷。
文化的昌盛,又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清乾隆年间,德州城池已具相当规模,建筑蔚为壮观。城内有庙、寺、观、庵、祠、宫、楼、坛、驿等72处;为乾隆帝南巡而建造的恩泉行宫,亭台楼榭,富丽堂皇;城内永庆寺,为唐代古刹,殿堂巍峨,气度宏伟,有佛像千尊,平时香火极盛。
古代外国元首陵寝在中国
据齐涛主编的《中国政治通史》记载,当时与苏禄国王同时期到明朝来访的,还有满剌加(今马来西亚)、渤泥(今印尼北加里曼丹)与古麻郎国(今属菲律宾)三国的国王来访,都得到明朝隆重接待。遗憾的是,满剌加国王与渤泥国王来访期间也病死于中国,分别葬于福州和南京,其陵墓至今犹在,与“苏禄国东王陵墓”一样,成为重要的文物古迹和古代中国与这些国家友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