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描写北大荒几代人艰苦创业史的电视连续剧《破天荒》,刚刚在中央电视台第8套节目播完,就在东北和山东引起了强烈反响。剧中几位主角都是以当时支边的山东人为原型刻画的。今天,我们特约新华社驻黑龙江的记者再次走近这些山东老乡,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
这是个几乎已经被人们忘记的特殊群体,但他们为北大荒作出的贡献却是一段不应该被忘却的记忆。1956年,山东省组织10余万青年开赴黑龙江开垦号称“北大荒”的千里沃野。如今,当年开荒团的成员大都已年逾古稀,但回忆起往事却是恍如昨日。
难忘的“开荒团”岁月
黑龙江省林甸县有54个屯子,屯子里曾经住着13000多名1956年以来迁移到这里的山东人和他们的后代,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史上。然而,49年后的今天,随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人已陆续回归故里,现在每个屯子只剩了几个人,67岁的尹承兰老人就是其中一个。尹承兰老人回忆说,那时中央号召人多地少的省份、人口稠密地区向稀少地区流动。当时在山东老家地不够种,而这里的地还闲着,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很多人就自愿报名来到这里开垦土地,那时叫“开荒团”。 尹承兰当时只有18岁,是中共预备党员,为了要求进步,毅然报名参加了开荒团。然而她的决定却遭到了母亲以死相威胁的强烈反对,“妈妈不让我来,妈妈要跳井,要不是有人拉得紧,那真就跳下去了,都到井边上了。”尹承兰笑着描述当时的情景。 然而,生性倔强的尹承兰却有自己的想法,自己也成人了,绝不能赖在家里吃闲饭。况且那几年,山东年景不好,家里老老小小根本填不饱肚子,吃饱饭对她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她说:“我有3个哥哥,3个嫂子,还有3个姐姐,加上我父母和下面侄男侄女,18口人,都在一个锅里吃饭。冬天就是煮点地瓜,有时候煮个干粮也是给我父亲吃,我哥哥他们下地干活都捞不着,到晚上这一顿光捧着碗喝稀糊涂粥(用玉米面熬成的粘稠食品)。”于是,尹承兰毅然背起铺盖卷儿,来到这片荒原。当时和她同一批来的还有梁儒登,说起当年刚来时的感受,梁儒登老人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在这儿,人少了晚上都不敢出门。不光经常听见狼叫,还经常见到四五只狼一群一伙的,嗖嗖地从外边跑过。野兔子、黄羊子、黄鼠狼、狍子更是随处可见。” 四合乡新生村党支部书记周庆文说,刚到这儿的时候,这里整个是个大荒甸子,没有房子,地也没开垦。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开荒团成员开垦土地,建造房子,这里才逐渐形成一个屯子,人也慢慢生存下来了。 周庆文说,当年落户四合乡这块土地的开荒团成员有284人,其中男230人,女54人,新生二号屯就是由这些开荒团成员建立起来的。
悲欢离合的创业史
在黑龙江省林甸县县志上,我们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记载:1956年4月至5月,接收山东省13836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来本县垦荒,分别安排在5个区55个新村。当时还不叫屯,而是和军队的编制一样,被称为某团某连。 在林甸县四合乡新生村一号屯,我们见到了当年风华正茂现在已是古稀之年的武秀高老人。武秀高操着山东话对记者说:“那时住的叫‘马架子’,就是用苇子搭上棚,两头有门,地当间儿挖溜沟,两边挖沟当暖窖子,再伸出根烟筒。住是能住,就是一刮风,棚顶就掀开了,还得重搭。” 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影响“开荒团”,他们开始在这片黑土地上播下了种子,等待收获。没有肥料,没有像样配套的农具,甚至没有制造农具的工具,这些第一批来到荒原的人几乎是用双手唤醒了这片沉睡的黑土地。武秀高回忆说:“最艰苦的就是打苇子,那时我是青年队长,带人跟着我打苇子去,得需要他们报名。报名什么条件呢?就是得七天七宿不能睡觉,你行你就跟着我去。” 没日没夜的体力劳动、创业的艰辛让许多曾经幻想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美景的年轻人退缩了。据林甸县志记载,开荒团到北大荒不久,就有近2000人陆续回了山东老家,但大部分人当时还是坚决地留了下来。 雷茂根就是留下来的人之一,“你报名来开荒,来了就开荒呗,你得完成这个任务,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你不这样的话,你弄个半途而废,又是跑了又是怎么了,你是个啥?” 男青年在广阔的大地上书写诗行,女青年也日复一日地辛勤耕作,但思乡的情感是无法掩饰的,在那个年代,眼泪注定是排遣思乡之情的惟一手段。 尹承兰老人说:“那时候在甸子上打了羊草就在这屯子外边垛着,一个羊草垛挨一个羊草垛,想家的妇女都上那个羊草垛,坐在那儿哭,所以那里起名叫哭娘路。”山东人在老家时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爱吃面食和煎饼,不愿意吃大馇子、高粱米,但现实丝毫容不得他们挑挑拣拣,这么多年,他们的一切都和纯正的东北人别无二致,只是那一口乡音,没有随着岁月慢慢改变,甚是顽固。 开荒团成员朱宝龙说:“那时候艰苦,只有大苞米馇子、窝头。吃饭都在街边儿上,一个组一个畏的箩(水桶),吃完饭土也灌满碗了,马粪渣子都能尝到。” 日子总是伴随着希望同步而行。当这些远道而来的垦荒者收获了几茬庄稼之后,又有更多的山东老乡继续加入到建设北大荒的队伍中。祖籍山东肥城的薛吉祥就是在这些人当中找到了自己的妻子,那是他来到这里的第6年,他24岁。 回忆起当年结婚时的情景,薛吉祥就止不住地乐。他说,那时结婚简单,有人一介绍,花十来块钱买点糖球,大伙一吃就成了。再花五毛钱领个结婚证,就结婚了。 结了婚,很快就有了孩子,薛吉祥总共有5男2女。在那个年代,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4个以上的孩子,生育的无节制使得“山东屯”的人口迅速膨胀起来。
开发北大荒“开荒团”功不可没
到了1980年,开荒团按照原来的编制被划分成了村屯,因为原来没有村庄的名字,政府给这些山东村编上了号,按照顺序就成了村名。从新生1号到新生54号,每个村子都有2000人左右。 新生村党支部书记周庆文颇有感触地说:“他们当时都是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过来开垦了多年沉睡的北大荒,给我们后代打下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是他们一个挺大的贡献,也是挺大的付出。” 屈指算来,这些山东籍东北人在这块黑土地上也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可以说把人生最美好的韶华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他们没有多少文化,甚至在他们内心深处还有过后悔的念头,但他们知足常乐、不怨天尤人的内心世界又是多么纯净。在他们的人生履历表籍贯一栏中必然会写上这样的字眼———原籍:山东,现籍:黑龙江。 除此之外,这些山东人还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带动了东北经济的发展,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东北的文化。林甸县委书记崔莹对此有深刻的感受,他说:“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融合,山东人对于改造和改善本地人的心态、生活习惯、耕作习惯、工作习惯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要把这种移民,把这些移民及其他们的后代,作为本地建设两个文明的一种财富来看待。” 虽然这些山东移民如今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财富,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东北的经济环境稍逊山东,慢慢的有许多山东人开始不满足这种拴在土地上的生活。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山东籍的东北人开始大量南归故土,开荒团的成员也加入了这股潮流。 当年有200多开荒团成员的新生二号屯,如今只剩8个老人了,将近半个世纪心血的付出已让这些年逾古稀的山东人,无法割舍这块让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四合乡新生村二号屯村民朱宝龙感慨万千地说:“我们来的这些,是响应国家的号召,那时候说是12年的任务,现在都开花结果了,连重孙子都有了,不是12年了,就得在这里永远开荒到底了。” 时至今日,一些老人已经故去了,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块广袤的黑土地上,他们的后代也留了下来,在视为故乡的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着。虽然历史已经被岁月的风沙淹没,但山东移民的心血却永远刻在了北大荒的发展历程中。 (本报特约新华社专稿)
·相关链接·
何谓北大荒
许多人对北大荒的印象,最早来自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创业》。石油工人在冰天雪地的沼泽泥潭里运设备、钻石油,北大荒的苦、寒由此深入于心。可是,北大荒究竟在哪儿?不少人其实不太清楚。《山海经》里北大荒包括现在整个东北地区;明清时,北大荒的范围大概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全境;到1949年前后,北大荒的范围逐渐缩小为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牡丹江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大部分地区了。 而今,北大荒基本就是黑龙江垦区的特称了,其下辖9个农场管理局、103个农牧场,有耕地3123万亩,成了全国机械化程度最高、耕地面积最大的国有农场经济区域。 当地人用“抓一把土直流油,插根筷子都发芽”来比喻北大荒土地的肥沃。因此历朝历代人们不惧艰险,竞相踏上开拓之路。由于流人和移民的不断开拓,北大荒范围在历史上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缩小。 北大荒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历史最低温度达零下40℃。有的地方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冰雪之下,冻土层最厚达2.5米。
垦大荒
1936年日本广田内阁发表“二十年百万户移民”方案,计划20年内向中国东北移民100万户共计500万人。按照此方案,日本侵略者侵占了北大荒大量耕地,日本政府把移民称为“开拓民”,移民村称为“开拓团”。到1945年,日本在北大荒的虎林、密山地区“开拓团”达1131个,移民30万人。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开拓民”烧毁房屋、破坏机器及水利设施后狼狈逃窜,造成大片土地又陷入荒芜。 1947年,刚到哈尔滨的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人,就重视了北大荒。东北局主持财经工作的陈云和李富春提出:“东北行政委员会和各省都要在国民党难以插足的地方,试办公营农场,进行机械化农业实验,以迎接解放后的农村建设。”1947年6月,共产党领导的松江省政府,就派从延安来的李在人率领人马,开进珠河县(今尚志县)一面坡,收集修复了日本开拓团残留的三台拖拉机,开荒种地,建起了松江省营第一农场。到1949年,北大荒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公营农场100个,共垦荒约40.6万亩。 北大荒大规模的开发、移民是1954年以后开始的。1954年1月,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所辖三个团集体转业,8000官兵从山东北上,当年9月进入密山地区开荒,建立了三个农场,这是北大荒第一支集体转业的“移民大军”。此后,铁道兵近两万复转官兵,也到北大荒安营扎寨。到1957年,铁道兵复转官兵建立农场12个,耕地面积达260万亩;当年收获粮食达1.255亿斤。 1958年1月起,解放军进行全军总动员,从3月到5月,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29个省市和自治区,一共动员了10万名穿军衣的“移民”开入了北大荒。 1968年6月18日,以“屯垦戍边”为主要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随即开始征召各大城市知识青年到北大荒,当年就有3万多知青成为“兵团战士”。到1976年,陆续有54万知识青年进入了北大荒,进行新一轮大规模的垦荒。 (华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