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走进展会 | 山东概况 | 展会日程 | 相约文博
参观指南 | 参展指南 | 服务指南 | 交通指南 | 参展企业 | 展馆介绍 | 联系方式
  大众网主站 > 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文化名人

彭丽媛:传统文化是营养

2004-09-20 00:00:00

本报记者 逄春阶 郑立波 实习生 曹玉洁 
 

  9月16日,彭丽媛来到临淄,参加在这里举行的首届国际齐文化
节。她说,这个文化节,同孔子文化节一样,在我心中有很重要的位
置,因为我是山东的孩子,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孕育了我。

  “我一直在探索创新民歌”

  记者:和你同一时代的歌星非常多,可是像你这样艺术生命长久
不衰、始终保持在巅峰地位的却屈指可数。有的稍纵即逝,有的红极
一时,有的走了退路……回顾你走过的路,你觉得传统文化,特别是
齐鲁文化对你的发展是不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彭丽媛:对,齐鲁文化在我身上体现的应该是比较明显的。作为
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声乐队伍里的一员,我经常自问,我对自
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到底了解多少?理解得准确不准确?这样问问,
心态就放平了。我们的齐鲁文化,确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耀眼的明
珠,我很幸运自己从小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齐鲁文化的气息。我的
家乡郓城,出过宋江啊,够文化的吧。我的父亲是县文化馆的馆长,
母亲是县里剧团的演员,他们从小给我灌输的也是传统文化。传统文
化是我的最佳营养。
  记者:我们发现,在你最新的专辑《源媛流长》当中,收录了13
首民歌,包括:《茉莉花》、《小白菜》,还有《沂蒙山小调》、《
三十里铺》等等。感觉有点儿不土不洋,反正不是原来的那种味道,
你自己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已经不仅仅是民歌了。怎么理解你
的话呢?
  彭丽媛:我就一直想尝试,如果把中国古老的民歌和世界上先进
的音乐元素,结合起来将是什么样子?我一直想探索,想创新,想做
这么一个。我希望中国的民歌跟大家,跟大众接得更近。其实从某种
意义上说,我也是抢救中国文化遗产积极的拥护者,我一直想用一种
手法能让年轻人也像喜欢流行歌曲一样地喜欢民歌。我们当中有一部
分人,总认为中国的民歌,应该越原始越好。其实这原始的民歌我都
学过,我在中国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我们有民族音乐课,当时我们
听到的,老师就跟我们说,陕北信天游是什么呢?打开录音机,就听
到一个女声在唱:“鸡娃子儿地那个叫来哟,狗娃子儿地那个咬,当
红军的那个哥哥儿哟,回呀来了。”就是这样的唱,但是我们必须去
模仿。如果说我模仿得不对,这门课我就没法交代。所以老师就觉得
我模仿的还挺对,这是基础。我认为这是为了将来演唱中国的作品,
所打下的音乐风格的基础,这个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要去学,你要懂。
但是如果说我要去这样唱,你认为会有很多的人喜欢吗?
  记者:唱到《美人》的时候,你用的是藏语。唱《沂蒙山小调》
用山东话,唱《三十里铺》用了陕北话,让听众一听就触摸到民歌的
原汁原味,其实,怎么变,你的歌都没有离开传统文化的滋养,这应
该是你的不可改变的底色。
  彭丽媛:非常传统的中国民歌,它的旋律是定了的,那么只是我
给它作了一些改变,从音乐上,从演唱上,从理解上作了一些改变,
我认为是万变不离其宗。民族的根,世界的叶。或者说,“民歌的形
式变了,但是本质没有变',本质就是它来自于民间的这种音乐风格
没有变,旋律的流动状态不会变。
  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去挖掘,挖掘以后怎么跟国际接轨,跟现代接
轨,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是统一的,可以
百花齐放,可以有各种声音,有各种科学的发声方法,有各种不同的
嗓音,各种不同的声乐学派并存,来组成一个大队伍,发展我们中国
的民族声乐。

  “我不后悔进音乐学院当学生”

  记者:你被聘为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你的老师,中国音乐学
院院长金铁霖对你评价很高,称你是民族音乐家。从当学生到当老师,
一定有自己的感受。
  彭丽媛:金老师给我发聘书时,我特别激动,同时也觉得担子特
别重。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我在这里读了9年的书。转眼我毕
业14年了,从小小的文艺兵,到现在“混”到了文职的少将军衔,这
个时候学校聘我做客座教授,我觉得确实担子很重。我是第一个中国
民族声乐的客座教授,更感到荣幸。
  记者:我们看到媒体说,当初你入学的时候也有过争论,就是你
从原来的民歌唱法向金铁霖老师的声乐教学转换。这个争论一直延续
到现在。作为随金铁霖教授学习9年的学生,你如果不进入音乐学院,
会不会也能唱得很好,更有民歌的味道?
  彭丽媛:我觉得进中国音乐学院当学生太对了,我一点都不后悔。
我认为在山东跟随王音旋老师学习打下了基础,但那只是挖掘了一块
非常好的玉。进了音乐学院跟金老师学习,他慢慢把我雕刻成一件艺
术品。无论大家怎么争论,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学把民族声乐提高了一
个档次,确实让它系统化理论化了。
  记者:民歌在我们自己听来可能感觉好,如果文化背景不同的境
外听众,听着有没有障碍呢?
  彭丽媛:我到东欧、俄罗斯等地演出,没想到,境外的观众从我
的歌声中,也能感受到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的艺术魅力。一位东南亚
国家的大使听了我的演唱说:“唱得真好!这是我第一次听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是那样地丰富、优美。”一位罗马尼亚朋友对我说:“你继
续努力下去,一定会成为非常优秀的歌唱家!”

  “我的家庭才是我最大的名利”

  记者:你曾经说过,你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女性,正宗山东人,从
小就受孔孟之道的熏染,特别看重家庭,对名啊利啊,你肯定也有自
己的看法。请你谈谈好吗?
  彭丽媛:我对家庭是非常看重的。我觉着在我一生中,最主要的
是我的家庭(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丈夫、孩子),如果需要在家与
名利、地位、金钱之间作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家。若说选择别
的可荣华富贵,选择家则要坐牢,那我宁愿坐牢。我的家和千千万万
普通老百姓的家一模一样,别人吃饭我们也吃饭,别人吵嘴,我们也
会吵嘴,别人有天伦之乐,我们也有,而且可能比别人更多,虽然我
们都很忙碌。
  什么叫名利?并不是说你出名对你这一生最重要,你最应该拥有
的本领才是真正的名利。我十几岁上学时,就认为一定要学到东西,
否则我将来没有说服力,就成不了专家。我就认这个理,这才是真正
最大的名利—学到真东西。现在我认为我的家庭才是最大的名利呢,
我要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累了的时候可以靠着它歇一歇,它就像一
棵大树,我就在大树底下乘凉,如果没有这棵树,我想我不可能有现
在的这种事业,我可能也就颓废了。
  记者:乔羽老师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论彭丽媛》,文中提到,
彭丽媛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优秀的继承者,她有光荣的前辈,其中具
有代表性的是王昆、郭兰英,她们是开创者、奠基人,彭丽媛正是在
这个基础上起步的。王昆这辈人的优势在于她们来自民族、民间,她
们身上具有中国大地上泥土的芳香。她们接触过土生土长的东西,从
中吸取了营养。她们根扎得稳,路走得正,带动了新的一代人去开辟
中国声乐艺术的新天地。彭丽媛便是其中的一员。你认可乔老的评价
吗?
  彭丽媛:乔老那是过誉。我跟前辈比,差距还很大。好多人说我
是新的时期中国声乐艺术新的代表人物,我不敢当。我现在最需要的
是清醒。我们不是谈传统文化吗?我们该像古人那样:吾日三省吾身。
清醒地坚持下去,多做些事情,不辜负家乡父老对我的期待。

编辑: lh
 相关新闻
 

最新报道

·

·

·

·

 

相关下载

· 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
· 省博物馆新馆招标公告
· 登录文博会手机报方式
· 文博会会徽下载
· 文博会总体实施方案下载
· 文博会官方网站招商方案

专业展区

·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协办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取稿箱
鲁ICP备06006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