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走进展会 | 山东概况 | 展会日程 | 相约文博
参观指南 | 参展指南 | 服务指南 | 交通指南 | 参展企业 | 展馆介绍 | 联系方式
  大众网主站 > 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相约文博会

文化世家 一根红线串起两门书香

2006-05-25 10:54:38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常诚 本报通讯员 王慧 
 


  《宋史·李格非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
  寥寥数语为后人勾勒出两门书香一段不同寻常的姻缘。

  说起赵明诚与李清照的婚姻,有一个美妙的传说:赵明诚小时候,梦诵一书,一觉醒来,只记得其中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他将这事告诉父亲,父亲对他说,这预言你将来要做“词女之夫”。果然,赵明诚娶到的是词采斐然、才华绝代的女词人李清照。
  泉水滋润出的文化
  清道光《章丘县志》:“百脉泉方圆半亩许,其源直上涌出,百脉沸腾,状若贯珠,历落可数,故名。”当年,李清照一家就住在百脉泉西南不远处。李清照之父李格非(约1045年-1106年),字文叔,自幼清俊异常,聪慧过人。当时,宋朝的科举制度仍袭用以诗赋取士的旧习,但李格非却认识到考试经义更能与官员的实际事务相结合,所以他致力于经学的研究。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李格非考中进士。入仕后的李格非尽管官位不高,但他为官清正,品格高尚。宋元祐四年(1089年)李格非在汴京租赁了一家房舍,名其堂为“有竹”,过着恬淡闲适专心著述的生活。在这一段生活中,李格非“再传为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继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苏门四学士”后,李格非与廖正一、李禧、董荣一起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得遇名师,本是幸事,但这却让李格非卷进了元祐党争的旋涡之中。
  李清照(1084年—约1156年)16岁以前,在故乡章丘明水度过,不停喷涌的百脉泉是养育她的地方。夏秋季节,她曾游溪亭、莲湖,家乡的秀美风光是她创作的源泉。1099年,李清照16岁时随父亲迁到京城汴京,18岁时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当时赵明诚是太学生,他的父亲赵挺之是礼部侍郎。
  李清照婚后的第二年,发生了“元祐党人碑”事件,苏轼成为政治牺牲品,李格非作为苏门弟子自然不能幸免。由于李清照是“奸党”子女,圣旨规定不得在京城居住,李清照被迫离开丈夫赵明诚,回山东明水老家居住,饱尝了两年多的相思苦。
  炙手可热心可寒
  赵挺之(1040年-1107年),字正夫,诸城人,他曾任宋徽宗时的尚书右仆射(副宰相),后任宰相之职。赵明诚(1081年—1129年)为赵家三子,他出生官宦世家,却对金石器物情有独钟。赵挺之对此给予支持,在黑白难辨、险恶沉浮的宦海生涯中,赵挺之想努力求得一份父子真情。赵明诚9岁时得《唐楚州修城记》碑拓,随父亲去徐州时得《隋善化寺碑》石本,都引以为快事,可见他对金石书画的热爱从少年时就开始了。赵挺之热衷仕途,有远大政治抱负,且博学深思,对古籍与古书帖的收藏精益求精。黄庭坚曾去赵家观赏古书帖,羡慕之至:“观古书帖甚富,爱此纸得澄心堂法。”
  赵明诚婚后不久,新党蔡京当政,赵挺之升任尚书右丞,他们极力打击旧党。李格非时为提点京东刑狱,竟因在党籍而被罢官。李清照当时曾献诗给赵挺之试图救援其父,诗中有“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话,可见她对赵挺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的。
  此后,赵家也没能躲过政治灾祸,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赵挺之被罢免宰相,罢官五日后就在悲愤中死去。此后,朝廷下令逮捕赵家男子,查抄赵府,赵明诚与大哥存诚、二哥思诚入狱。为此,李清照四处奔走营救,以求昭雪。不久,赵家兄弟三人获释出狱。经过这场政治风波,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深感朝廷黑暗,他们羡慕陶渊明的洁身守志,决定去青州过乡居生活,寻求一方精神家园。
  归来堂里著《金石录》
  赵明诚与李清照在青州过了十多年隐居般的生活,他俩将青州居所命名为“归来堂”,在这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境界里,两人全身心地沉浸在学术研究的天地里。这一时期,他们衣食有余,竭其财力以事铅椠,每获一书,两人即共同校勘,整理题签,购得古画鼎彝也一起研读把玩,或拍案激赏,或指摘瑕疵,“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好一种阳春白雪般的生活。
  为了搜求珍贵的古玩字画,李清照勤俭持家,布衣素食,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而每遇善本书籍或珍稀拓片字帖,辄慷慨解囊购藏,夫妻俩经常欣欣然坐于归来堂上品评赏鉴。李清照素来博闻强记,每当夜幕降临,夫妇秉烛相坐,指书橱中堆积的史书,言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以猜中与否决胜负,清照每每胜过夫君,常常开心地大笑。十几年的乡居生活,使原本笃厚的夫妻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清照31岁那年,请人画像,女词人手捧一束幽兰,神情端庄高雅,目光沉静淡泊。明诚爱不释手,遂为画像题词“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对妻子的人品和词品表达了由衷的敬慕。
  经过十几年的辛勤搜辑,精心校勘,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考古学专著《金石录》在此间脱稿了,这是夫妇二人共同心血的结晶。
  莫道不消魂
  宋宣和二年(1120年),赵明诚知莱州,李清照未偕往,朝夕相守的恩爱夫妻再次经受离别之苦,李清照那颗多情的心灵又一次浸润在凝重的相思中,她写下《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清雅憔悴的黄花比喻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情态。李清照把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极为叹赏,也想写出几篇好词胜过妻子,于是谢绝一切宾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了15首词,杂入李清照作品中,请朋友陆得夫品评。陆得夫品味再三,认为只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
  真正消魂的日子在宋靖康元年(1126年),那年金人入犯中原,先攻陷汴京,又于12月攻陷青州,凝聚着李清照夫妇数十年心血的十余屋书籍文物大部分瞬间化为灰烬。然而,最为残酷的还是宋建炎三年(1129年)夏天赵明诚的病逝。那年3月,赵明诚被诏知湖州,他独自去湖州赴任,未料途经建康时染病。李清照接到病讯,立即解舟南下,日夜兼程,及至建康,明诚已病入膏肓,不久便溘然长逝。“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有谁同倚”,李清照沉哀入骨,悲痛欲绝。
  送走了赵明诚,李清照因伤心过度竟致大病,仅存喘息。此时,金兵南下,形势紧迫,李清照身边犹有书籍两万卷、金石碑刻两千卷,这些都是赵明诚生前视同生命的珍爱之物。李清照拖着疲弱的病体,委托他人先将这批金石碑刻运往洪州(今江西南昌)赵明诚的妹婿处。不料,这一年的12月,金人又攻陷洪州,这批珍贵文物大多又散为云烟。而偏偏这时,御医王继先为强购李清照文物恫吓李清照,李清照又遭“玉壶颁金”之诬,真可谓凄风苦雨接踵而至,一连串的打击几乎将她逼入绝境。此后的岁月里,李清照随着逃难的人群辗转流徙,备尝了离乱的艰辛,但《金石录》一书始终带在身上。李清照晚年定居杭州,时已迟暮之年,饱经忧患,历尽沧桑,她执着地对《金石录》作最后的整理、删订,并写下了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上表于朝廷,以告慰赵明诚在天之灵。
  李清照晚年曾作《永遇乐》元宵词,真实反映了她凄凉的心境,而正是对文学艺术的孜孜追求才使得女词人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遭遇后,仍独自在漫漫人生路上坚强走下去——“相逢各自伤春暮,犹把新词诵奇句”。

编辑: 周传金
 相关新闻
 

最新报道

·

·

·

·

 

相关下载

· 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
· 省博物馆新馆招标公告
· 登录文博会手机报方式
· 文博会会徽下载
· 文博会总体实施方案下载
· 文博会官方网站招商方案

专业展区

·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协办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取稿箱
鲁ICP备06006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