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涤非先生评价鲍照:“位卑人微,才高气盛,生丁于昏乱之时,奔走乎死生之路,其自身经历,即为一悲壮激烈可歌歌可泣之绝好乐府题材。”
郯城,古东夷之地。这里历史悠久,名贤辈出。孔子“见于郯子而学之”,即广为传颂。公元四世纪上半叶,活跃在刘宋文坛上的鲍照、鲍令晖兄妹,以其卓异的文学才华,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兄妹同辉的一段佳话。
“俊逸鲍参军”
鲍照是杜甫“平生所最慕”的六朝诗人之一,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杜甫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俊逸”二字就是对鲍照人品、诗品的最好写照。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南朝刘宋时期诗人。与当时绝大多数文化世家不同的是,鲍氏兄妹并非出生于累世富贵的名门望族。据《元和姓纂》记载,东海鲍氏始祖乃东汉太尉鲍昱之子鲍德,由上党迁居东海,至南朝时,东海鲍氏便不再显赫。鲍照父祖辈姓名均不见于史传,父亲去世较早,其家境之窘迫,在鲍照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反映。鲍照谈及他们一家的情况说:“臣北州衰沦,身地孤贱。”又说:“束菜负薪,期与相毕。”鲍照说他们一家要靠自己挑柴、捆菜维持生活。在南北朝那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讲求门第的时代,鲍照“身地孤贱”,实为一介寒士,且鲍门生丁孤单,只有妹妹鲍令晖与鲍照朝夕相伴,所以兄妹之间亲爱异常。
当时,寒微之人虽也能当上一官半职,其仕途却比门第高贵的士族子弟要艰难得多。但鲍照并不甘心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不愿做逃避现实的隐士。他才思卓荦超群,又怀有“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的忠良之心。他在《飞蛾赋》中写道:“本轻死以邀得,虽糜烂其何伤。岂学南山之文豹,避云雾而岩藏。”他以飞蛾自喻,愿轻性命以图功名,其干世之心,跃然笔端。因此,当他得知临川王刘义庆正四处招贤纳能时,便毅然前往。有人因他身份卑微加以劝阻,他勃然怒道:“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贡诗言志,得刘义庆赏识,被擢为国侍郎。时在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秋。
鲍照虽由刘义庆提拔而踏入仕途,但职务一直很低,只不过是些侍郎、县令、参军之类的低级官吏。宋孝武帝喜爱文学,曾经任用鲍照为中书舍人,但孝武帝又常常妒忌别人的文章超过他,鲍照在那里不得伸展,写文章时只好多出鄙言累句,以至当时人们都以为鲍照的才思枯竭了。像这样痛苦地屈己从人,怎么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呢?466年,鲍照做临海王刘子项的前军参军掌书记,刘因谋反被赐死,鲍照则在荆州为乱军所杀。
正是因为有这样坎坷的经历和多舛的命运,所以积成了鲍照内心深深的痛苦,进而发为文字之悲愤不平之气。涵咏鲍照的乐府诗,我们每每会为其浓烈的情绪所感染。其中有年命无常之叹,有人生苦短之悲,有怀才不遇之怨,有知音难遇之痛,有漂泊思乡之慨,如此等等,构成了鲍照拟乐府诗的基本主题,其间染上了一层悲愤怨叹的色调。
“相思文”与“别离音”
鲍照的妹妹鲍令晖(生卒年不祥),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女诗人。梁代诗歌理论家钟嵘认为,南北朝宋齐两代能诗文的女子,只有鲍令晖、韩兰英两人。钟嵘说:“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鲍令晖曾有《香茗赋集》刊行于世,今已散佚,仅存诗六题七首;韩兰英的诗文,则全部散佚,因此,鲍令晖就成了宋、齐两代唯一留有著作的女文学家了。
鲍令晖爱好文学,除了受兄长的影响外,她素怀文心,才情卓异,本身就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故鲍照把她与左棻相比。《玉台新咏》选鲍令晖七首诗,皆为五言,内容多是反映妇女离愁别绪的。这些诗感情细腻又真挚,表现手法纤巧。如《拟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借物喻人,表情达意,深切动人。
在我国文学史上,一家父子、兄弟为文学家的历代有之,而像鲍照、鲍令晖那样,兄妹同以文学名家的则屈指可数。当宋孝武帝向鲍照问及鲍令晖的文学才能时,鲍照说:“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耳。”鲍照的回答自然有谦虚的成分,然而他把鲍令晖与左棻相提并论,足以说明自己为有一位像左棻一样才华横溢的妹妹而感到自豪。当鲍照为官离家时,他深情地写下这样的诗句:“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这首诗写自己离家时的伤感情景,而送行的人之中当然是以鲍令晖为主角。一路上鲍照脑海里萦绕着的就是满脸泪痕的鲍令晖,当他“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来到大雷池边,思乡之情更为浓重沉郁,对鲍令晖的怀念更为急迫,于是挥毫写成了“超绝笔墨蹊径”的《登大雷岸与妹书》,详细地向鲍令晖诉说了自己旅途的所见所闻,并谆谆告诫妹妹:“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为我念。”
这些情意深长的诗文,传到鲍令晖的手中,使她如睹鲍照的艰难旅程,于是真切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鲍令晖向鲍照诉说:自从鲍照离家之后,自己从来没有欢畅过的时候。坐在窗前,望着鲍照离家的路,忧思则为更甚。夜晚不敢启动砧杵,一使用砧杵,就会勾起思念,只好早早闭上大门。帐中,流萤作伴;庭中,紫兰为友。从草木的枯落,知道时序的变化;读信使带来的信,知道客行者的寒冷。只盼着暮冬一过,游客将随着春天一起到来。
“天伦同气,实惟一妹”
鲍照赶到任所,很久没有回家省亲的机会,从而使鲍令晖叮咛的“除春待君还”的意愿落空。于是鲍令晖又写了一首《示行人》:“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桂谢兰开,经秋至春,行人未归,鲍令晖站在和煦的春天里,看到花落花开,经春复始,而自己的愿望尚不及春风来的及时,好像势必会招来春风的嘲讪,所以使自己很不好意思。这首小诗,时序的转换,由桂及兰,写得自然,毫无牵强转折的痕迹;而情感的寄寓,借东风催绽春花,表达得蕴藉深厚有致,绮丽而又庄重,蕴藉而又明快,淡雅而又浑朴。
但上天并没有满足鲍氏兄妹的心愿,当鲍照在中书舍人任上打算请假还家的时候,妹妹却不幸先他而逝。鲍照在《请假启》中说到自己“天伦同气,实惟一妹,存没永诀,不获计见”,由是“私怀感恨,情痛兼深”,对孤苦风雨中与自己“同气”的妹妹的去世,表示了沉痛的哀悼之情。当时鲍照正在患病,有着悲观的下世之想。先时,上司只批准鲍照在家休假三十天,妹妹的死,及老母的孤苦,这些情景使鲍照再次要求请假一百天,以期抚慰自己的凄苦之心。可是鲍照失去爱妹的沉痛心情,又怎能在短期内慰平呢?特别是居家,睹怀旧物,更增添了自己的沉重心情。鲍照曾在早晨登上南山,睹视埋在垅土中的胞妹,时又值清秋,“露团秋槿,风卷寒萝”,更助情怀,因此“凄怅伤心,悲如之何!”于是写下了《伤逝赋》。《伤逝赋》抒写鲍照悼念鲍令晖郁结愁苦的心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从中可感鲍氏兄妹的深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