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吸取智慧”——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发表令人深省的宣言
中安在线6月13日讯 (记者:孟根方) 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自然对孔子及其思想“顶礼莫拜”。今天,在煦煦的微风中,夏天并没有炎热的感觉。曲阜南门万仞宫墙下,早已聚集了上千名观众和游人。古朴的“开城仪式”在这里壮观开始。
随着悦耳、悠扬的音乐声,城门徐徐打开,欢迎队伍一字摆开,敲起了吉祥鼓,跳起了迎宾舞,用曲阜特有的热情和方式欢迎中外嘉宾的到来。
在导游熟练的介绍下,历史文化仿佛就在眼前,聆听着儒家思想的精髓,走进“杏坛圣梦”和“三孔”,一幅厚重的人文景观徐徐展开。
在杏坛圣梦广场前,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至10月,大型广场乐舞《杏坛圣梦》将每周定期演出一次,开幕至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东方圣城曲阜游人如织、持续火爆、硕果累累,游人反映良好,文化认同感强烈。
“三孔”即孔庙、孔林、孔府。孔庙是其著名的名胜之一,是后人用来供奉圣人孔子的地方。进入孔庙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弘道门,它建于明代。再往前走,一个红色大门吸引着我,这就是大中门,寓意孔子的思想不偏不倚,不上不下,讲究“中庸”。从大中门左拐,有一个高约4米多,宽约1米多的石碑,它建于明代。这个石碑有两个特点:一是上面的内容全是用正楷书写的;二是碑的内容十分丰富,碑的中间有道补过的痕迹。令人难忘的是,这个石碑下面有一个用石头做的,就是驮着石碑的大石龟,导游解释说,这叫“四不像”,是用来为孔庙镇宅避邪的。石碑的左前方有一个“杏坛”,是皇帝每次去孔庙休息的地方。里面有两个石碑,一个是清朝乾隆皇帝第一次来孔庙写的两个字“杏坛”;另一个则刻着乾隆皇帝第二次来孔庙写的一首诗。
孔庙占地200多亩,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古老的琉璃瓦屋顶金碧辉煌,气势恢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大殿是我国现存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古建筑之一。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的10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称之为“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在孔庙,记者看到不少外国朋友,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感叹孔子的伟大!圣人给中国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孔庙里“万世师表”等等古代只能皇族使用的文物,让这一座无形却巍峨的丰碑永远地伫立在我们面前。
孔府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公案上有公府大印、令旗令箭、惊堂木、文房四宝等。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贻的住宅和房内陈设保存完整。府内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其中最著者为“商周十器”,亦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墒赐孔府。
走进孔林,立即被葱郁的绿色包围着。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观完毕前,相信几乎所有的游人同我一样,都会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圣人孔子墓前。墓的景观中,绿草茂密,繁树成荫,圣地的自然景色也许正昭示着孔子及其文化的厚重。再一次在脑海中数着论语碑苑、孔子精华苑、孔子研究院、孔子文化大观,孔子思想在延伸......
期待还会继续,在山东济南即将召开的文博会上,孔子文化与文化产业高层论坛、孔子回家乡、闭幕式大型乐舞《杏坛圣梦》等一系列关于“弘扬孔子文化,加快文化发展”节目将隆重推出。厚重人文将为曲阜这座东方圣城更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
开城仪式 |
|
孔府 |
|
孔庙 |
|
孔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