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京剧院“唱念做打”少儿市场
2005-12-14 08:35:52SRC-3662 |
青岛市京剧院“唱念做打”少儿市场 在现代传媒的冲击下,在相当一部分地区,京剧在舞台上只留下远去的疏影;在观众基础较好的京、津、沪等地区,走进剧场的观众大多满脸沧桑、步履蹒跚。京剧观众在日趋老龄化、日趋萎缩并出现了巨大的断层。我们不得不问: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为什么得不到儿童和青少年的青睐呢? 面对京剧观众出现的空白和盲区,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振兴京剧从娃娃抓起”的号召。观众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要想让儿童和青少年走近京剧、喜欢京剧很难。青岛市京剧院知难而进,不断实践,不断探索,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 求新:京剧走进校园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促使生活节奏加快,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出既快且量大的特点。这就使得好动、好玩、好奇、好新的广大青少年对京剧产生陌生感和疏离感。为此,青岛市京剧院主动与教育部门联系,并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该院从启蒙开始,从一招一式入手,向广大青少年介绍生、旦、净、末、丑不同行当的特点,列举不同行当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介绍 唱、念 、做、打、舞 不同的程式提炼形成的生活依据和来源,列举不同的程式在不同剧目中的具体体现和作用。要想使天性好玩、好动的孩子们坐得住、听得进,讲解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他们除了在讲解时掌握机智、有趣、诙谐、幽默,还根据现场的气氛机动灵活地采用一问一答等方式。经过青岛市京剧院的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学校有关人士说:“真没想到孩子们能坐得住,难得的是孩子们无形之中也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比迷电子游戏强多了。”深入浅出的引导使孩子们认识了京剧,讲演结合使孩子们喜欢上了京剧,强烈的参与意识使京剧和孩子们交上了朋友。 求变:“京剧小花朵”办了六届 青岛市京剧院旨在培植京剧小观众的“京剧小花朵”专场演出自1992年至今已举办了六届。下面是一至五届的演出剧目:第一届,《智取威虎山》选场“深山问苦”、《三岔口》、《红灯记》选场“痛说革命家史”、《闹龙宫》等;第二届,《飞夺泸定桥》、《武松打虎》、《沙家浜》选场“奔袭”、《挡马》、《东郭先生和狼》等;第三届,《草原英雄小姐妹》、《苏三起解》、《海上尖兵》等;第四届,《红嫂》选场“乳汁救伤员”、《吕布让马》、《十八罗汉斗悟空》等;第五届,《爱到永远》、《孙悟空大闹天宫》等。之所以详尽地罗列,目的是为了探究京剧院的领导在谋篇策划时的匠心。“振兴京剧要从娃娃抓起”,培养京剧的青少年观众是他们的动机和出发点,但从他们对剧目的精心选择和编排中可以看出,他们始终把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尽可能的高度统一作为追求的目标。他们根据青少年在成长期的思想状况和观赏特点做了刻意安排。现代戏和传统戏相结合,既对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又使青少年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文戏和武戏搭配,一动一静相互调节,既符合青少年的观赏心理和欣赏能力又满足了青少年的兴趣。好奇、好新是成长期青少年的最大心理特点,“炒冷饭”式的重复会使青少年感到索然和寡味。京剧院的决策者心知肚明,一至五届“京剧小花朵”专场演出,他们的剧目在不断地变化,届届都有新亮点。课本剧、现实题材、儿童题材的切入使京剧与青少年靠得更近了,更具有生命力和亲和力。 求发展:《北斗星》闪亮全国 发端于寻找和培养青少年观众,起步于启蒙式普及宣传的“京剧小花朵”专场演出至1998年已连续举办了五届。“自报家门”式的自我介绍虽然消解了初次相识的尴尬,选场选段式的跳跃性安排也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青睐,虽说已属不易,但就此踯躅不前吗?京剧院的决策者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中及时地总结得失,寻找新的突破口。求变的目的就是要把新交的青少年朋友的关系进一步深入,求新就是要让青少年从整体上更全面地领略京剧艺术的魅力,求发展就是要把儿童京剧这个蛋糕做好做大,走出青岛、走向全国。他们形成的共识是:排一部以儿童为主人翁的大戏。然而,决心易下剧本难觅,他们把创作任务交给了两个青年编剧,题材确定在令人记忆犹深的抗日战争。一稿推倒,二稿重来,三稿没新意,四稿一个闪光的亮点———文化切入了。1999年7月,在青岛市庆祝建国50周年新剧目展演中,大型少儿京剧《生死峡谷》拉开了帷幕。短短的3个多月演出了100多场,同年10月参加山东省庆祝建国50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2000年6月应邀参加了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优秀演出奖,2001年获得了第八届中宣部全国“五个一”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两年多来《生死峡谷》一剧出青岛,上北京,下长沙,走遍江、浙、沪,共演出了400多场,至今演出合同不断。难怪“五个一工程”奖的评委会有这样的感慨:“京剧,两年演了400多场,太不容易了。”2002年3月11日,第六届“京剧小花朵”的专场演出剧目《北斗星》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抬头望见北斗星”的主题旋律中开场了。它凝聚着京剧院领导对儿童京剧进一步的探索和追求。它的题材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小红军追赶红军大部队的故事,立意是不怕困难、勇敢顽强,有坚定的信念追求革命、追求理想。2002年3月《北斗星》和青少年见面,一年间仅山东、青岛地区就演出了100多场。2003年3月,青岛市京剧院投入巨资重新打造的《北斗星》又接到了江、浙、沪三地的演出定单120余场。5月中旬将在上海逸夫剧院敲响新一轮演出的开场锣鼓,广阔的演出市场在等待他们去肆意徜徉。 (白洁,2003年4月23日,中国文化报第2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