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走进展会 | 山东概况 | 展会日程 | 相约文博
参观指南 | 参展指南 | 服务指南 | 交通指南 | 参展企业 | 展馆介绍 | 联系方式
  大众网主站 > 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最新报道

岛城喜涌文化潮

2006-05-31 07:38:52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薄克国 报道 
 

青岛大剧院外观效果图

  核心提示
  在繁荣青岛、文明青岛和平安青岛建设过程中,青岛有三个梦:2008年的奥运帆船比赛催生了青岛“帆船之都”梦;世界国际小提琴的比赛和音乐学院的落户催生了青岛“音乐之岛”梦;北京电影学院青岛传媒学院的落户催生了“影视之城”梦。
  “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确立了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品牌。从2005年开始,青岛市以文化来定义城市的发展,在“文化建设年”、“文化产业发展年”的大旗下,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并逐步发展成为青岛的支柱产业,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渐成“支柱”
  在胶南市张家楼镇有一个达尼画家村,村子不大,名气可不小,每天来这里参观的人都是络绎不绝,来的人都想搞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在文化产业并不发达的普通农村,一个小村庄是如何靠画画来赚取大笔大笔的外汇。
  走进达尼画家村,一座座漂亮的别墅,一排排宽敞的画室,仿佛让人们来到了一个“绘画王国”。
  谢玉宝是画院的一名高级画师。几年前,他放弃了原来的优厚待遇,从吉林来到达尼画家村的绿泽画院,图的就是绿泽画院灵活的运营机制和良好的创作氛围。
  “绿泽画院”采取订单生产方式,油画作品畅销欧美十几个国家,月出口油画3000多件,月创汇20多万美元。画院董事长董文杰告诉记者,到2007年,达尼画家村将建成“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产值1.2亿元。
  今年2月23日,达尼画家村还成为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命名的第二批“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截至目前,全国仅有6家基地入选。
  今年5月,青岛市市北区昌乐路文化一条街则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单位。
  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局长亢清泉介绍,发展文化产业,是青岛市应对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青岛建立了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了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为代表的核心文化产业群,以休闲娱乐、广告会展为代表的外围文化产业群,以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代表的相关文化产业群。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一个新的增长点。2004年,青岛市文化产业的年增加值已经突破百亿元大关;2005年,达到124亿元,占全市
  GDP的4.6%,增长速度达到了22%;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9万人,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4%。
  这些数字表明,青岛市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园区崛起
  3月12日,我省首家创意产业园———创意100产业园举行创园仪式。创意100产业园是青岛市“十一五”期间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项目,是山东省第一个以广告、设计、服装、影视等创意产业为中心,集办公、交易、展示、文化等功能于一体,融合商务、休闲、饮食、旅游等
  多元商业组合的创意产业集聚园区。
  投资商麒龙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毛若尘认为,创意100产业园的宗旨是“创意创造主意、创意创造新意、创意创造生意、创意创造惬意”。
  业内人士认为,以南京路创意100产业园为代表,创意产业将成为青岛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助推器。
  在青岛,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范本、彰显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园区化模式,日益成为加速文化产业特色化进程的主攻方向。即将出台的《青岛2006文化产业发展年的实施意见》,也将特色园区建设列为今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头内容。
  亢清泉说,青岛文化产业园区可谓“异军突起”,构成了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东、西、南、北以及外围层五大格局。
  在城市东部,青岛大剧院、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青岛现代艺术中心等项目的奠基,将共同勾勒出中国最具特色的城市休闲海岸,并将取得城市海洋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在西部,凤凰岛影视文化传媒基地以影视文化为主题打造文化产业。不久的将来,青岛将不仅是一座每年可以接待百余剧组的天然影棚,而且将形成一条集影视剧本、拍摄、后期制作、销售于一身的电影产业链。
  南部老城区文化圈,则重点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如小鱼山名人故居区的推出、八大关历史建筑群的重点保护、中山路红星影视中心的重点打造,都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性发掘与整合。
  北部则形成了世正乐器有限公司(乐器的年出口量位居全国首位)和创新科技(开发生产数字娱乐产品)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制造业基地。
  在岛城文化产业的外围层,则是以达尼画家村、莱西水沟头文化市场、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和胶南的年画,以及胶南琅琊滨海文化长廊和胶州三里河一线为主的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青岛新兴文化产业基地。
  创新领风骚
  “欢乐广场”周周演、“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节、“大地欢歌”农村文化艺术节、京剧走进老年公寓,农民电影节……在青岛城乡,各种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之所以开展得红红火火,主要得力于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机制。
  2002年,青岛市文化局在全国首创举办“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签约合作项目多达68项,合作资金412.6万元;在推介会的带动下,当年全市文化系统就吸收8000万元社会资金参与各种文化建设。
  据估计,在即将举行的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青岛文化产业意向金额可达近百亿。
  青岛市文化局产业处负责人介绍,创新是促进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实施和培育重点项目是加速发展青岛市文化产业的条件。
  全国首个建立文化项目推介网。2004年,“中国·青岛文化推介网”开通。它的建立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变每年一次会议的集中推介为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时时在线的网上推介,为青岛的文化资源利用和文化项目开发,创出了一条展示与宣传、交流与合作、经营与开发的新途径。
  全国首个建立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及指标数据披露制度。通过到工商、税务、教育、规划、统计等部门调研,掌握了大量可靠的一手资料,并通过权威机构发布,为政府、研究机构、投资者、运营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全国首个制定文化设施专项规划。从2004年开始,青岛文化局与有关部门合作,完成了青岛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该专项规划将设施布局数据化、定量化、图纸化,并全面落实到青岛市整体以及各区市规划建设的布局上,形象地反映了文化设施规划的空间布局。
  “一二三四”做文章
  北京电影学院青岛传媒学院、国际音乐大师班、国际小提琴比赛、全国青少年小提琴大赛、中国电影金凤凰奖评选颁奖地……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文化机构和赛事在近一两年来陆续落户青岛,为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岛城文化产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契机。目前,青岛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400美元。而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看,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后,文化的需求将有一个大的增长。2008奥帆赛将在青岛举办,必将对青岛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带动力。
  2006年,青岛市全面开展“文化产业发展年”活动,通过参加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青岛市文化项目推介会等多种方式促进岛城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青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规划纲要》、《青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开展文化产业发展年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近期也将出台。
  据亢清泉介绍,今后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将围绕“一二三四”做文章。具体内容为:发展一批重点项目,建立两大产业中心(全国性的文化产品生产型制造和交易中心、区域性的动漫和互联网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打造三大文化主题(帆船之都、影视城、音乐之岛),发展四大特色产业(文化主题休闲旅游开发文化产业、数字影视文化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印刷产业),通过扶持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龙头行业,带动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

编辑: wyf
 相关新闻
 

最新报道

·

·

·

·

 

相关下载

· 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
· 省博物馆新馆招标公告
· 登录文博会手机报方式
· 文博会会徽下载
· 文博会总体实施方案下载
· 文博会官方网站招商方案

专业展区

·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协办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取稿箱
鲁ICP备06006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