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走进展会 | 山东概况 | 展会日程 | 相约文博
参观指南 | 参展指南 | 服务指南 | 交通指南 | 参展企业 | 展馆介绍 | 联系方式
  大众网主站 > 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最新报道

迎接文化发展新高潮

2006-06-19 07:27:52大众日报

 
 
  文化齐鲁风扬天下,文博盛会大放异彩。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是一次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对首届文博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殷切期望我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省委、省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全局出发,作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文博会的成功举办,搭建起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崭新平台,吹响了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进军号角,齐鲁大地必将迎来文化发展的新高潮。
  迎接文化发展的新高潮,我们具有独特优势和条件。我省是文化大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相映生辉,文化领域集聚了大量的人才、技术、资金,初步形成了门类较全、功能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文化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和基础条件。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文化需求越来越大,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站在新的起点上,文化发展正面临难得历史机遇。
  迎接文化发展的新高潮,必须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具有先导性的意义。要全面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不断深化对文化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目的的认识,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且具有产业属性,切实把文化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对待,进一步树立产业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迎接文化发展的新高潮,必须锐意创新,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发展。创新是文化保持与时俱进和生命力的关键环节。要创新思路,把改革、发展、建设结合起来,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造更多更好适应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要加大投入,加快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培植壮大文化支柱产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
  迎接文化发展的新高潮,必须真抓实干,切实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文化发展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切实把文化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善和提升我省发展环境,繁荣发展服务业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驾驭文化发展的能力。要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引导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昂扬向上的锐气、知难而进的勇气、争创一流的精神,齐心协力创造出更加灿烂的齐鲁文化,共同迎接文化发展的新高潮。
 
编辑: 侯海花
 相关新闻
 

最新报道

·

·

·

·

 

相关下载

· 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
· 省博物馆新馆招标公告
· 登录文博会手机报方式
· 文博会会徽下载
· 文博会总体实施方案下载
· 文博会官方网站招商方案

专业展区

·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协办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取稿箱
鲁ICP备06006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