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走进展会 | 山东概况 | 展会日程 | 相约文博
参观指南 | 参展指南 | 服务指南 | 交通指南 | 参展企业 | 展馆介绍 | 联系方式
  大众网主站 > 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最新报道

全省票友大赛决赛昨日举行 吕剧成了“流行曲”

2006-07-16 11:02:12大众网 齐鲁晚报

 
 

    吕剧票友大赛决赛现场。  本报记者 徐延春 摄

  本报讯 昔日观众席上的票友走上了舞台,在光彩照人的舞台上,他们是李二嫂、二姑娘、马大保……昔日舞台上的吕剧名角及知名编剧、词曲作家,在戏迷热烈的欢呼声中坐上了评委席,他们是郎咸芬、李岱江、李渔、董砚萍、栾胜利、于学剑、高静。
  7月14日,由省文化厅、齐鲁晚报、齐鲁电视台主办,山东省国际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山东省吕剧票友大赛”决赛在山东剧院举行。48名选手参加了昨天的比赛,大赛产生出金奖6名、银奖8名、铜奖12名、优秀奖17名以及蓓蕾奖等奖项。
  颁奖晚会于7月15日晚7:30在山东剧院举行。届时,我省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将与本次大赛获奖选手联袂奉献一台精彩节目。
  小荷露出尖尖角
  在昨天的比赛中,最先出场的是一组少儿选手。别看年龄小,但他们的唱、念、手、眼、身、法、步可都让人不敢小看。青岛小票友于凌悦演唱《李二嫂改嫁》选段,有模有样,别有韵味;烟台小票友吴天娇演唱《红嫂》选段“为亲人细熬鸡汤”情深意长;时凯月、姜笑月、孙婧等小票友演唱的《姊妹易嫁》《王小赶脚》选段,精彩的表演和唱腔令台下的观众拍红了巴掌。评委们也对这些小票友大加赞许,认为他们的表演展现出良好的素质和极高的天赋。
  吕剧故里票友多
  东营是吕剧的发源地,素有“吕剧窝子”之称,此次大赛仅东营票友就有400人报名,进入决赛的11位票友更是个个水平不俗。东营牛家镇时家村是吕剧创始人时殿元的家乡,村里的老艺人不计时间和报酬,悉心传授技艺,村里七岁的小票友时凯月也参加了此次决赛。专门从广饶赶来捧场的一位戏迷自豪地说,广饶县吕剧团就是以东营市吕剧团冠名的,在广饶,几乎村村有吕剧表演团体,人人都会吕剧腔调。农闲时节、年节喜庆之日,演唱吕剧娱乐成为习俗。正是有这样庞大的票友、戏迷队伍,吕剧这一剧种才会如此生生不息。
  大赛评委是偶像
  本次大赛评委会由七位评委组成,山东省吕剧院名誉院长、艺术总监郎咸芬担任评委主任。昨天上午,当郎咸芬和其他六位评委在剧场一亮相,就受到众戏迷们的追捧,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比赛结束后,参赛票友和台下的戏迷们纷纷把评委们围住请教、留影。省老年大学吕剧班的一位老戏迷鲍德胜对记者说:“我们也是‘追星族’,这些吕剧名人就是我们的偶像!”
  吕剧成了“流行曲”
  由于参赛票友选唱的都是吕剧的经典曲目选段,为台下广大戏迷们所耳熟能详,因此,那熟悉的剧中人物,那亲切的山东方言,那或如泣如诉,或欢快流畅的唱腔,无不引起戏迷们的情感共鸣,时而拍巴掌,时而和着唱,真正是如痴如醉。比赛结束后,一些戏迷还边回味边哼唱。一位戏迷兴致勃勃地唱起《借年》中的唱段:“大雪飘飘,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里借年去……”那劲头,不亚于青年人对流行歌曲的痴迷。(记者 霍晓蕙)

编辑: 曲涛
 相关新闻
 

最新报道

·

·

·

·

 

相关下载

· 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
· 省博物馆新馆招标公告
· 登录文博会手机报方式
· 文博会会徽下载
· 文博会总体实施方案下载
· 文博会官方网站招商方案

专业展区

·
·
·
·
·
·
·
·
·
·
Untitled Document

 

 

 
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网协办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取稿箱
鲁ICP备060067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