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9专题汇总 > 09315 > 图片
2009-03-05 16:40:44 作者:记者 桑海波 彭东 实 习 生 韩潇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5日,燕喜堂在芙蓉街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关门事件作出说明。 桑海波 彭东 摄 |
燕喜堂刘长山店突然停业,引起了社会对这一老字号的广泛关注。5日,燕喜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面回应“停业风波”。
■经营面积颇具规模的刘长山店关门了,事实证明,当初设想的“大店模式”走进了死胡同。
■燕喜堂的“停业风波”,反映出餐饮老字号缺少竞争力,暴露出了鲁菜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发布会上暴露管理混乱
就“关门事件”,燕喜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然而发布会上的一些细节,却透露出店方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酒店在管理经营上出现了问题,面对员工、顾客和供货商的质问,燕喜堂饭庄工会主席张廷禄无奈地表示,作为一个从事酒店业多年的人,自己曾对酒店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次给管理者提醒,但是很多建议并没有得到重视。
“燕喜堂到底谁当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2006年,“燕喜堂”这块金字招牌易手到北京半江渔火餐饮有限公司后,按理来说,燕喜堂的管理经营应该由后者负责,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燕喜堂饭庄的经理袁跃说,燕喜堂的持股方既有个人,又有企业,半江渔火并不直接对酒店的运行进行管理,而是由股东组成的董事会集体决策。
当被问及燕喜堂的主要股东都有哪些时,袁跃却表示不方便透露。他同时向记者表示,年前就老店经营问题管理层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也造成了今天本来可以避免的不良局面。从他的回答中也不
难看出,燕喜堂在管理上确实存在问题。
“大店模式”走入死胡同
发布会上,燕喜堂饭庄有关人士分析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称前几年快速发展,一时红火,一些管理者年轻缺乏经验,头脑发热、盲目乐观,模式不完整,根基没有打好,出现问题缺乏有力措施,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燕喜堂方面表示,经营面积颇具规模的刘长山店关门了,事实证明,当初设想的“大店模式”走进了死胡同,以目前情况来看,燕喜堂不适合继续开大店经营,下一步,他们将对经营策略进行及时调整,采取“ 弃大做小”的方法,多发展一些小规模的店面。
同时店方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弃大做小”并不代表燕喜堂不想做大,这样做是为了积蓄力量,为将来的大店经营做准备。对于目前芙蓉街燕喜堂分店采取的承包方式,他表示,这本身就是燕喜堂突围的一种尝试。他再三表示,芙蓉街上的燕喜堂分店和旗下的另一家老字号“聚丰德”目前在经营上状况良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燕喜堂主打经营的还是传统鲁菜,不少外地人专门来燕喜堂品尝鲁菜就是冲着“燕喜堂”的传统经典而来,不过在餐饮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长期以来鲁菜的尴尬境遇也无形中成为了“ 燕喜堂”的包袱。
无论何时不能自砸招牌
发布会上,燕喜堂对刘长山店突然关门作出了解释,有的顾客尖锐地指出,自己到燕喜堂吃饭,就是冲着这块金字招牌来的,无论何种原因,在没有提前发布消息的情况下,店方擅自停止营业,给消费者造成了麻烦,这种行为是不讲诚信的,也是在砸老字号的招牌。
济南市烹饪协会秘书长张兴海表示,老字号不仅仅是一个名号,也是城市珍贵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一个老字号如果消失了,许多历史的记忆也将跟着消失,不能让老字号人为原因而消失,燕喜堂的牌子不能就此砸了!燕喜堂刘长山店关门的事件,也给其他老字号经营者提了一个醒儿:任何时候都不能自砸招牌,即使你因为经营不善要关门,也应该把信誉放在首位。
张兴海说,像“燕喜堂”这样的老字号,之所以在老济南人心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因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品牌信誉的积累,里面凝聚着鲁菜的传统文化。市场化经营中,难免有时会出现经营上的困难,但不管谁经营、盈利或者亏损,其行为都要对这老字号负责,不诚信的行为影响的不仅仅是生意,也让百姓对老字号的信赖感流失,更是对济南城市历史文化的伤害。
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