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9专题汇总 > 2009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最新报道
2009-03-11 13:39:41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常德传作客直播室。 本报两会特派记者 邱志强 摄 |
本报两会特派记者 仲爱梅
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进出口贸易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身为中国最大的铁矿石、原油进口港的青岛港也难以“幸免”——来往船只、货物大幅减少,大量船只被闲置、封存……面对此情此景,身为青岛港的“当家人”,常德传如何应对?如果连企业的正常运转都成问题,又何谈“不裁员不减薪”?8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不裁员就得“造”饭碗
在年初的青岛港集团职工代表大会上,常德传当着职工代表们的面,郑重做出了“不裁员不降薪”的承诺,这个承诺,包括9500名农民工。
不裁员、不降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兑现这句承诺,常德传可谓绞尽脑汁:怎么才能既保证每个员工都有活干,还不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效益?
“说实话,过去我们国企通常都会有一个毛病:不愿意算细账,喜欢搞大锅饭、铁饭碗,只管投入不管产出。”常德传说话很直接,也很实在,而在他看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一样,也得讲究效益,也得走节约型发展道路,“既然投入了资金,总不希望这些钱白白打了水漂吧?”他说。
为了开辟新的岗位转移部分因港口闲置而产生的剩余劳动力,青岛港一次性添置了五六十部装卸车,一改过去直接租用社会车辆来进行港口建设的惯例,转而由自己的员工承担;与此同时,他们还主动承包了海上船舶加固等延伸性服务,并设置了专门的岗位,要知道,此前这项工作基本上都是由货主、船方自行负责的。
“我们管这叫做‘ 重金造岗’,也就是说,通过投入资金购置一些新的设备,提供新的岗位,转移部分劳动力。”
“晴雨表”开始回暖
港口又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青岛港明显发生变化:来往的船只、货物大幅减少,港口压港现象严重,大量船只被闲置、封存。
“好像是在一夜之间,港口的船只突然间就变少了。”常德传回忆说,特别是去年10月份以后,很多铁矿石就堆存在港口,无人来提,“量最大时竟达到了1600万吨。”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的钢厂产能开始过剩,生产环节不行了。”常德传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在去年11月、12月份的时候最为严重,之后开始好转:先是铁矿石等货种的港存量开始明显减少,五六百万吨铁矿石很快就运出去了;到今年1月、2月份,有些货种开始出现比较全面的增长,港口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 。”在常德传看来,5%的增幅虽然不大,但足以说明,在拉动内需的政策刺激下,我国的经济正在逐渐“ 回暖”,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退。
"人要出名猪要壮"
在青岛港,常德传有一句名言流传甚广,那就是:“人要出名猪要壮!”意思其实很简单:只要是青岛港的职工,不管你是正式员工还是农民工,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上工作,干得好了一样可以名利双收。于是,才出了“金牌工人”许振超和农民工的骄傲皮进军。
办企业就是“办人”,只要把人办好了,企业就能办好了,而“办人”的关键就是让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整天上班有使不完的劲儿,下了班还不愿意走。
点击进入:常德传做客"两报一网"北京直播室
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