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5·12一周年>人物回访

叶志平:只在意娃娃们安全

叶志平:“最牛校长”只在意娃娃们的安全

    暮春的午后,坐在安县桑枣中学板房学校校长室里的叶志平校长,黝黑而微胖的脸上已开始不停地流汗。有好心人来说要送台空调过来。叶校长一脸的不高兴:“我怎么能用空调?再热,我连电风扇都不能用!想想看,娃娃们都七八十个人一间闷在板房里上课,热得我心疼啊!”

    天气的升温让叶志平很着急,只恨不能让新校园在瞬间拔地而起,好让他的娃娃们都能舒适安心地读书。

    Q:今年“5·12”这天,你会做什么?

    A:组织全校师生举行一个简单的哀悼仪式,然后进行一场消防演习。

    Q:如果此刻让你许愿,你会许下什么愿望?

    A:快把新校区造好,让孩子们尽快地搬进去。

    两千多名娃娃,全是“宝贝”

    打听了许久,我们最终决定弃车而行,沿着一条泥泞小道走进去,才找到这所因“最牛的校长叶志平”而闻名天下的桑枣中学。在已变为危房的学校原址对面,搭就了一片桑枣中学板房学校。板房学校占地很小,走个来回也只需要一两分钟,但就在这巴掌大的地儿,却容纳着34个教室,2500余名师生。每个教室满满当当地坐着七八十个孩子,因为天热,个个都脸红红的,还有不少孩子拿着本子在扇风。

    这些11岁到15岁的孩子,全是56岁的校长叶志平的“宝贝”。

    “地震那会儿,我从绵阳疯了一般地赶回来,他们一个都没事!我高兴得无法相信,急忙让教导主任又点一遍人数,没错!我当场哭了起来,对大伙儿说,每人发一瓶啤酒庆祝!” 当时,他看到的情景是: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学校里的八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最担心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而他的娃娃们,紧紧地挨着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仅仅用了1分36秒,全校名师生即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无一伤亡……要知道,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

    因为没有学生伤亡,起初桑枣中学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多关注。几天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新华社记者发现了这个奇迹,更发现了创造这个奇迹的叶志平。他的故事被一点点地挖掘出来:从1997年起,多次四处讨钱将学校一栋没有验收的教学楼加固,地震发生时这座教学楼没有垮塌,700多名学生全部平安疏散;2005年起,他近乎偏执地每学期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让师生们习惯了在狭小的校园里如何有序迅速地逃生。

    叶志平因此被尊为英雄。但如今谈起这些,性情直率的叶志平却哈哈一笑,说:“我是纯属‘歪打正着’!”

    这绝对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谦卑之辞。在桑枣中学师生们的眼里,叶校长就好比一只张着大翅的老鹰,只想为雏鹰的长成挡尽风雨。

    为了“安全”,琢磨再琢磨

    叶志平的心思,远比他粗犷淳厚的外表,要来得缜密。

    近几个月,他非常非常地忙。忙于思考和参与新校舍的建设。其实作为“交钥匙”工程,他完全可以坐等新楼建成,坦然验房收房就成。可是他是叶志平,他做不到让自己不去管不去想这事儿。我们在板房学校见到他时,他刚气喘吁吁地为新学校变电工程的事又奔了一下午回来。

    “娃娃们将来读书生活的地方,不好好操心怎么行。”叶志平率直地说,“设计单位的第一张图纸我一看就否定了。太豪华了。虽然建学校的钱是别人捐的,但不能拿别人的钱不当钱啊。我一直主张,安全是第一位,节俭是第二位。”

    经过上百次推敲的新校园效果图如今摆在他的办公室,是他的心头新爱。说着说着,他就忍不住站起来一处一处地点给我们看:“这是教学楼,这是实验楼,这是学生宿舍楼……原来方案中的玻璃幕墙也被我改为直接用涂料刷外墙了,玻璃幕墙亮晶晶的虽然漂亮,但既费钱又不安全。走廊外的栏杆也改用不锈钢管焊接,这样一旦再发生地震等事故,一排排的栏杆扶手不会再倒下去砸到人。”

    诸如此类的细节,叶志平日日夜夜都在琢磨,不断地推敲,不断地翻新,想追求万无一失。他还和学校教师集体合计了几项校园建筑安全要素。第一项是拓宽走道楼梯,桑枣中学将来的楼道将达到2.2~2.3米。第二项是一定要有完备的应急照明灯。第三是在新校园的教学楼之间划出一块区域,涂上黄颜色,设置为紧急避难场。此外,新的学校将有两个并排着的校门,一个专门进,一个只能出,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一旦有特殊情况,消防车和救护车能在校园内畅通无阻。

    “最近我还一直在想,建筑公司请监理公司监督建筑质量,但监理公司由谁监督呢?所以,为了保证新建后的学校建筑质量,我想新学校我还要亲自监理。”叶志平非常认真地说,“因为,让孩子们在最安全的地方学习,这是我的理想。”

    问叶校长,“5·12”打算怎么过?他憨厚地嘿嘿笑道:“我么,肯定又是给孩子们来一场消防演习。这一次,我准备请消防大队配合,将消防车开进我们的板房学校来,正儿八经地演习一回!”(记者 何黎 /文 潘良干 /摄)

余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