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最爱攻击谁?高危群体到底是哪些人?
我国在10月8日公布的13例重症病例中,有8例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病,另外,患者青壮年居多,平均年龄为37.5岁。这些都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发病特点一致。10月3日,北京地坛医院收治一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合并甲流病例。该患者今年72岁,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0余年,经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会诊后,确认该病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合并甲型H1N1流感,属于高危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大部分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人所经历的是一种类似普通流感的简单病状。他们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痊愈,甚至不需特殊的治疗。不过,甲型H1N1流感临床发展的另外一个趋向是:有一小部分人迅速演变为严重进展性肺炎。
一、甲流对孕妇威胁大
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在严重病例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常见的死因。经过对严重病例的病理研究和动物实验确认:甲流病毒具有直接导致严重肺炎的能力。临床发现证实,怀孕妇女,特别是妊娠进入最后3个月的怀孕妇女、两岁以下婴幼儿以及患有慢性肺病和哮喘的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最容易发展成为严重病例。孕妇感染甲型H1N1流感及死亡风险较高,尤其在那些医疗卫生体系薄弱的国家和地区,孕妇死亡率本来就高于发达地区,流感的侵袭将会增加孕妇的死亡风险。
有关专家指出:怀孕会削弱妇女的免疫能力,因此孕妇一旦感染就更容易发展为肺炎,并有早产的危险。尤其在妊娠后3个月,由于胎儿和子宫会挤压肺部下方,导致呼吸不畅和咳嗽加剧,还可能影响肺部血液供应,因此更容易给孕妇带来危险。临床发现还显示,尽管一些原来身体存在状况的人面临更大的危险,但许多严重病例出现在“健康”的年轻人当中,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一般处于亚健康状态,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强,不易表现为症状;却因流感病毒的冲击而引发机体功能紊乱。
二、重者多有慢性疾病
近年来,全球慢性病患者的分布很明显地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慢性病患者以及死亡病例大约85%都集中在中低收入国家,感染甲型H1N1流感以及死亡风险较高的人群在发展中国家最多。
早期,我国甲流病例中大多是青壮年,首先主要是青壮年的社会活动比较广泛、接触的机会较多,其二是青壮年的免疫系统比较完整、健全,当面对一个全新的病原体时,可能会调集全部的力量去应对。但危重病人不多,而使很多老年人对此掉以轻心;然而现在的病例让当时“青壮年是易感人群”的说法不攻自破。当时国内患者患病不重,是因为像老年人、慢性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还没有接触到甲流,如果他们受到甲流感染进而引起继发性肺炎将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而且,在季节性流感面前,小孩和老人本来就属于高危人群。由于老人多是慢性病患者,一旦感染甲型流感,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在此呼吁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提高对甲流及继发性肺炎的重视,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三、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更需及早预防
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肺炎对于他们的危险系数远远高于其他人。老年人尤其是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老年人,一旦患上甲流更易发生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将大大增加住院率和病死率。
肺炎在老年人当中的死亡率很高,因为他们是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群。得了肺炎对老年人来说,会同时引起各个器官系统的连锁反应。比如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血液细菌感染,脑膜炎等,这些连锁反应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
另外,对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天冷会使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增加,使大脑,心脏等主要器官的血流减慢,减少,血栓容易形成,增加脑梗塞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这些老年人的抵抗力都低,一旦得了肺炎,就会使肺的换气功能减弱,使心肌缺氧,诱发冠心病,加重原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情。
研究显示,此次甲型H1N1流感爆发同样会加大感染肺炎的情况出现。日前,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与季节性流感病毒主要停留在鼻腔不同,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从上呼吸道散布至肺,更可能引发继发性肺炎。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呼吸系统能力强于季节性流感病毒。再次提醒高危人群要引起特别注意,并提早进行免疫预防。
在临床上,老年人的流感有以下特征:
其一,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弱,患上流感后出现的全身症状一般多而重,如发烧、头痛、咳嗽、全身痛等,而且病程比较长;
其二,由于流感的突发性强,传染速度快,加上天气变化使老年人的机体很难适应,所以老年人患流感后,诱发细菌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患者也比较多;
其三,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哮喘等疾病,在没有诱发因素时病情相对比较稳定,一旦感染流感,就易诱发和加重慢性病的症状,引发肺炎、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即使在抗菌素广泛使用的今天,继发性肺炎依然是造成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危人群应加强防护 减少接触机会
对这些高危群体来说,在甲型流感蔓延时最应该注意什么呢?
他们更需要尽量减少暴露机会。比如勤洗手、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多拥挤场所、房屋内加强通风;此外,慢性疾病患者应保持原有疾病的稳定,例如高血压病人要保持血压正常,糖尿病人血糖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家中可适当储备抗病毒药物和家庭用吸氧装置,一旦出现流感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平时加强营养、保证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去郊外走走、保持心情愉快,都是加强免疫力的好办法。
再次说起我以前经常说的、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当我们每做完一件事换下一件事的时候,这两个环节之间我们要做一个清洁工作,洗洗手、放松一下情绪、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是日常生活里面为容易做到的、最简单的事情,大家不要把这些最细小的环节或者最基本的环节给忽略了。特别是当你上了一天班后回到家里,家里有孩子、老人,不要忘记他们都是高危人群;你把工作场所穿的衣服换一换、把手洗一洗,把自己从工作环境里面有可能带回来的某些不利的因素去掉,再进厨房准备食物,再去给老人泡泡茶、陪他们聊聊天,再去抱孩子;这个时候,你穿的都是在家里穿的衣服,人也清洁了,外面可能一些有害的因素,但是在这个环节里你控制住了,对家庭的人就不会有新的威胁。作为家长来讲,孩子上学回来以后,你也应提醒他把这些事情做好。他在外面也许接触很多危险的因素,但是在家里的防控做好了,家里也安全了。
另外还要特别提醒的是:轻症居家治疗的患者应在家中单间隔离,加强开窗通风换气,不宜外出,尽量减少与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接触;离开隔离房间时应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注意洗手及其他个人卫生措施,多饮水,注意休息,并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居家隔离者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出现高热不退、气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到流感定点医院或大型综合医院就诊。
如果有的朋友作为家庭成员,照顾在家里进行治疗的病例时,应该戴口罩。这种保护是双方的,所以严格的讲起来,最好双方都有这种防护意识,但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只有一方戴口罩还是双方都戴口罩,防护本身就是保护自己、保护对方。
您一定要记得
1、避免与看起来身体不适和有发烧及咳嗽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2、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3、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且有效的措施,要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如果没有水和肥皂可以使用卫生洗手液。
4、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营养膳食和坚持锻炼。
5、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
6、多喝水,注意锻炼身体。
7、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家庭成员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更衣,有客来访后,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处理,必要时进行消毒。
疾病预防要靠科学,科学的知识则需要广大民众积极实践,希望大家从平时做起,从洗手、开窗通风等日常生活中看似简单的小事做起,把预防甲型H1N1流感作为一个起点,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掌握正确的防控方法,和医务人员一起为我们的健康筑起一道牢固的屏障。
你知道特殊人群应该如何防护吗?
多数呼吸道传染病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就会有传染性。由于老人、慢性病及精神类疾病患者、小孩、孕妇免疫力相对较低,或自身对症状的出现感觉不明显,还有那些密集场所工作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多,因此,这些特殊人群更要加强防护,严防疾病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