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是这样,泰山在古书上记载中说:中央之美者岱岳也,就是泰山,它中央的地位,处在这个位置它雄伟确实够得上代表着中国,是中华泰山。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重,也是由于人们可能给它赋予了一些特殊的历史意义也好,对了,这个山是这样,本身古貌雄伟,
在社会中历代的皇帝好多都要来封禅,秦始皇、汉武帝都来过,来的意思是向对天的尊重,他认为经过封禅表明什么意思,表明天把这个权力给我了。
主持人:看来一般只要皇帝去泰山封禅,就意味着当时这个国家是国家昌盛,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所以也就有了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了,所以现在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地位与天齐高的泰山。
公元前219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带领三万人的封禅队伍,从长安出发,浩浩荡荡,一路东行,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到泰山脚下,秦始皇没有听从几十位原鲁国儒生简单祭祀的建议,命令士兵凿山开道,摆开仪仗,轰轰烈烈地登上泰山山顶,他在山顶上筑坛祭天,郑重其事地向上天报告,自己扫清六和,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让上天保佑,秦王朝万代千秋,江山永固,保佑自己长生不老,万寿无疆。然后沿北坡而下,到梁父山禅地,祭祀完毕,又命丞相李斯刻石立碑,歌功颂德,记载秦始皇封禅泰山的石碑原本立于岱顶,如今仅剩九个半残字,俗称秦刻石。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翟忠义:
由于秦始皇的封禅是在全国统一的大一统的情况下封禅,所以和历代的封禅都有所不同,所以这样以来就慢慢地形成这样一种情况,改朝换代的时候,或者全国大一统的时候,天下太平的时候,国泰民安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帝王才有资格来封禅。
公元前110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亲率18万大军封禅泰山,他是一路征讨匈奴,扫平环宇后来到泰山的。汉武帝在泰山脚下举行封禅大典后,把大队人马留在了山下,只带着大将霍去病的儿子,君臣二人神秘地登上了泰山。这位睥睨千古,雄视万邦的帝王站在泰山极顶向上天虔诚地报告了自己平定边疆的功绩,祈求上天保佑自己江山永固。面对雄奇的泰山,汉武帝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么高啊,这么大啊,这么奇特啊,这么壮丽啊,这么显赫啊,真让人惊恐万状,心驰神往,泰山啊,你是宇宙中的极致。”
于是,汉武帝在泰山顶立了一块无字碑,因为他知道,无论是天地造化还是人的功业,最高的境界是文字所不能表述的。
汉武帝一生八次来到泰山,给泰山留下的遗迹,除了无字碑,还有这几株他从中原带到齐鲁大地的汉柏,有些死了,化为雕塑,有些肤剥心枯,仍然枝叶葱郁,以其顽强的生命韧性感染着我们人类。
泰山管委高级工程师裴敦和:
两千一百年的汉柏,它照常每年开花结实,就是我们看看这个汉柏种子两千一百年了,还有没有生机能力,因此我们在这个花盆里,就把这个汉柏的种子采下来以后播种,这是九二年的种子,但是它能够生机还比较顽强
能够种子能种到照常发芽,照常生长,这证明两千一百年的汉柏并非古稀之年,这个古柏的生命力还是非常顽强的,而且有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给我们一个精神的启迪。
作为唐朝的中兴之主,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十三年冬季决意“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在祭天坛上,他召问礼官学士贺知章,问以前帝王的玉牒书为什么都埋在地下秘而不传?贺知章回答:“玉牒是天子写给天帝的私人书信,请求天帝保佑自己长生不死。所以秘而不知。”李隆基说:“我今天只为天下苍生祈福,并无私求。”说完把他的玉牒文宣之于众。唐玄宗亲笔御书的《纪泰山铭》刻于泰山大观峰石壁上,高13.3米,宽5.7米,连同落款共计1000字,金光闪烁,庄重堂皇,号称天下大观。
明太祖四年,朱元彰去掉泰山神帝的封号,改封禅泰山为拜祭泰山,泰山封禅的历史似乎从此画上了句号,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圣山,泰山受到了元、明、清三代帝王更为频繁的祭祀和朝拜,为中华民族亿万民众万代瞻仰。
这是一个刻画在原始陶尊上的古老符号,关于这个符号的含义,曾经引起考古界一场热烈的讨论。
刻有这个符号的陶尊出土于泰山脚下,属于大汶口文化。大汶口遗址,最初发掘于1959年,出土了距今六千四百到四千五百年间大量的陶器和骨制品,是新石器时代典型的文化遗存。大汶口原始人类的活动区域基本上在泰山周围,他们在泰山脚下耕种,粟是主要的农作物,在泰山上狩猎,并将野兽驯养成家畜,猪已成为主要的肉食来源。泰山作为劳动对象和居住场所,与早期人类发生了最为密切的关系,成为他们对于自然的最初印象。不仅如此,原始农业完全靠天吃饭,阳光和雨水对于植物的生长最为重要,泰山高接云天,每天沐浴第一缕阳光,而兴云布雨也是在泰山上进行的,还有在黄河泛滥的时候,泰山便成为天然的避难所。因此,在整个大汶口文化时期,乃至以后的龙山文化时期,泰山周围都是早期人类聚集的地方,形成了庞大的海岱文化圈。正是泰山的重要作用,使它在早期人类的心目中逐渐具有了某种神力,并且声名远播,于是,原始部落的重要活动,如部落间的会盟便越来越多地选择在泰山上进行,传说炎黄二帝也曾在此结盟。二帝先到泰山顶上祭天,然后分别到婷婷和云云两座小山上祭地。
这种仪式到舜帝的时候得到进一步发展,《尚书》舜典中记述:“(舜)岁二月,冬巡守,至于岱宗,柴望于山川。”舜帝在泰山顶上,迎着朝阳,燃起柴火,向上天报告,他代天理民,替天行道,愿天护佑。这就是所谓的“柴于上帝”;与此同时,四方诸侯也各自登上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也就是所谓的“望秩山川”,整个仪式合起来叫“柴望”,这种仪式被以后的帝王长期沿袭,成为最为神圣的封禅大典。《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古者登封泰山,封可见者七十有二。”如今泰山顶上玉皇庙内悬挂的“柴望遗风”匾额说的就是这件事。
神秘的符号,逐渐被人们读懂了。上面的圆形是太阳,中间是火焰,最下面是泰山。泰山之巅,冲天的火焰腾空而起,熊熊的火焰舔向初升的太阳,这是一个多么恢宏的意象,蕴含了古人多么凝重的宗教情结!
对碧霞元君这位泰山女神的信仰,是从明代开始隆重起来的。自从朱元璋取消了泰山神封禅大典,过去几乎为帝王垄断的泰山重新回到民间。那位在历史上一直若隐若现的泰山女神忽然在北方民众信仰中复活,带着一位女性神所能具有的全部慈悲、善良和爱心,像久旱的晴空突然出现了一朵云霞,君临北中国的上空。
随着大运河南北漕运的兴盛,碧霞元君成为漕河的保护神,运河沿岸各县广建碧霞元君的行宫,有些县竟达八座之多。
在泰山,从山麓沿着盘道至岱顶,经常可以看到进香的老太太和年轻妇女将一块石子搁在碑石上,或者压在树枝上。许多树枝上都拴上了红布条。
原来,“石子”谐音“拾子”,拾一个儿子;“压枝”谐音“要子”,要一个儿子,“拴技”谐音“拴子”,拴一个儿子。民间信仰认为,泰山就是魂魄转生的地方,婴儿魂来自泰山,从泰山石子转生的孩子命特别硬。
泰山的岩石由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岩性十分坚硬,在民间的信仰中,泰山的岩石具有灵性和神力,受到人们的崇拜。
据有关资料记载,至迟从唐代开始,人们就街口、村头、桥梁等要冲处或门前屋墙上,立一块自然石或石碑、石柱,上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字,镇妖避邪,保佑家宅平安。
历代帝王封禅泰山要拜泰山神,也就是供奉在岱庙里的东岳大帝。至今,中国南方一些地区东岳大帝的信众仍然保留着到泰山认祖庙的风俗。因为它不仅掌管人的生和死,还有福、禄、寿,所以人们担心如果不能及时方便的烧香进供,就会疏远了同泰山神的关系。出于这样的考虑,明清两代,上至京城,下至小县,全国各地都来泰山岱庙请一尊东岳大帝的神主,带回家乡供奉起来。这样一来。东岳庙也就遍布全国。
从明代开始,中国百姓对碧霞元君的崇信,使泰山出现了比帝王封禅更为壮观的万众朝山的宏伟场面。口诵阿弥陀佛的香客队伍有时连绵百里,人人手中提着一盏纸糊的“礼元君”灯,日夜兼程向泰山进发。全体香客和着铜锣的节奏,一人起呼,万众合应,声震原野和山谷,问他们这是干什么去?齐声回答:“求元君”。
碧霞祠在清代乾隆年间重修时,乾隆皇帝亲自撰写了碑文。这位皇帝认为,碧霞祠里穿女服插簪缨的碧霞元君同岱庙中戴冕旒捧玉圭的东岳大帝,其实是天地合合,阴阳一体。他还认为,国家主持祭祀泰山之神,求的是天下的平安,国运昌盛,亿万人民奔走奉事碧霞元君,求的是家庭和睦,安宁幸福。看起来是两件事,实际上是一件事,都是为了“国泰民安”。
在泰山极顶迎接旭日东升,是一个可能有上万年历史的古老仪式。在古代先民的眼里,泰山是阴阳交代、万物发育的地方,在泰山极顶迎来日出,是迎接新生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