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齐鲁公安英雄榜>群英谱>孙海波

春风化雨,为迷途者点亮一盏心灯

    孙海波,女,汉族,196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三级警督警衔,现任昌邑市公安局监管大队教导员。孙海波从事监管基层工作20年来,牢记职责,心怀赤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潍坊市劳动模范”、“全市100位时代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昌邑市看守所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模范看守所”称号,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级看守所”。
    一、如春风化雨,为迷途者点亮一盏心灯
    二十年来,孙海波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做好在押人员思想教育转化工作,以一名管教干部的善良和真诚,呼唤着在押人员尚未泯灭的良知,擦亮了无数蒙尘的心灵。她配合领导总结推出“三结合”、“社会帮教工程”等系列教育方法和措施,使一大批在押人员走向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道路。犯罪嫌疑人到昌邑市看守所的第一天,便会分到一本《在押人员手册》,这本小册子是孙海波根据工作经验编写的,目前已被潍坊市局推广,现已全市印发2万余册,成为在押人员的必备学习材料。
    为使一个个被罪恶扭曲的灵魂回归人性、走向新生活,孙海波刻苦学习改造心理学,积极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转化工作中。盗窃犯郭某由于恶习较深,入所后多次违反监规,经孙海波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教育,她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犯罪根源,决心痛改前非。劳动改造期间,郭某通过努力改造,被评为省级劳改积极分子,被假释的第一天,她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到看守所看望孙海波,包装盒上写着:“认识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表达了她对孙海波的无比敬佩感激之情。
    管教工作中,孙海波注重做到刚柔相济,既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春风化雨,又有打击治理歪风邪气的凛然正气。三十八岁的东北籍流窜诈骗犯周某,在东北时与涉黑犯罪团伙成员交往较多,恶习较深,多次违犯监规并暴露出欺压他人的苗头,孙海波通过处罚使她认识到监规纪律的严肃性和不可侵犯性,以耐心的思想教育使她看到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和危害。针对她已经离婚,既有老母亲又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情况,通过进行人性教育,触动她的情感,调动她的责任感,使这个自称“眼硬”的人一次次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以后,各方面表现积极,在监室中说:“我从没服过谁,就服咱所长,浑身上下一个‘正’字,我口服心服。”
    孙海波还针对青少年在押人员的特点,重点进行法制道德和人生观教育,启发她们悔过自新。十四岁的抢劫犯罪嫌疑人魏某,父亲的棍棒、母亲的眼泪没有使她发生丝毫转变,在看守所里,孙海波针对她的心理特点,从言传身教入手,一次次现身说法,一次次像讲故事一样为她剖析典型事例,循循诱导,使她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和净化,不知不觉中,价值观、荣辱观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转变认识的魏某用自己的典型事例教育他人。劳教释放后,她母亲带着她多方打听到孙海波的家,送来一件编织桌布,她母亲说:“请你无论如何收下,这是我女儿亲手编织的,过去她从不干针线活,她这是用行动表示要重新做人!”
    二、二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确保监所安全
    安全是监管工作的生命线,孙海波深谙此理。为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无事故,孙海波起草、修改了40多项规章制度,从在押人员收押、提讯、会见到民警值班、包监、安全检查等全部制度化,把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做到多角度严格把关,全方位严密防范。探索出狱情动态“三交流”、安全设施“三检查”、规范管理“四个一”等有效措施,把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做到多角度严格把关,全方位严密防范。值班中,孙海波发现原先推行的民警包监制存在缺陷,当民警休班时容易出现管理断层,不利于对在押人员的管教,她向领导提出实行主协管民警包监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重刑犯的管理至关重要,这些人往往是事故的“导火索”,孙海波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向所领导建议对重刑犯固定铺位,实行值班民警巡视、包监民警包靠、在押人员值班、技防等“五位一体”管理法,被领导采纳后,管理效果十分显著。自此,许多外地重大犯罪嫌疑人和外籍犯罪嫌疑人都被上级领导专门指定异地关押到昌邑市看守所,无一发生问题。她提出推行的看守所“社会帮教工程”,集社会知名人士、在押人员单位领导、在押人员亲属等各方面力量,以集体上课、座谈会、规劝会、签定帮教合同等形式,共同参与对在押人员的管教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对女性在押人员的管理工作,孙海波坚持细之再细、慎之再慎,平常注意察言观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往往在押人员一个慌乱的眼神、一个可疑的动作,都逃不出孙海波敏锐的视线。杀人犯周某,从外地看守所转到昌邑市看守所时,将两片磨锋利的刀片缝在棉裤内企图自杀用,被孙海波当场查出,避免了一起自杀事故。因杀害丈夫被判处死刑的李某,情绪低落,多次产生自杀念头,均被孙海波及时教育疏导,最终顺利交付执行。在看守所由封闭式向开放型转变、监管任务愈来愈艰巨的情况下,孙海波和她的战友们把安全无事故的记时牌翻到了第二十五个年头。
    三、严格执法,不为私利所惑,不为私情所动
    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这是孙海波从警那天起,为自己立下的“警言”。身在监管岗位,孙海波每天都在同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员及其亲属打交道,随时都可能受到不正之风的侵蚀,孙海波严以律己,时刻提醒自己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她把容易引发监管民警违法违纪的“通风报信、捎带食物、私自安排会见、接受宴请和财物、滥用职权”等五个方面作为“五条高压线”,不仅自己严格遵守,而且时刻警示民警“不踏雷池半步”。
    一次,一个在押人员的哥哥通过她亲戚找到她家,求她给传个口信让他弟弟把贪污改供借用,孙海波当即回绝了他。还有一次,因盗窃罪被羁押的两名东北籍女犯,伪装种种疾病,妄图骗得保外就医。当孙海波带其到医院诊断时,两人声称要资助她五万元报答“关心”,孙海波没有被她们的甜言蜜语所打动,按规定带两人进行了诊断检查,揭穿了两人伪装疾病,妄图骗取保外就医的阴谋。多年来,她抵制说情二百余次,拒贿六十余次,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和尊严,守护住了监管岗位的“净土一方”。
    四、刻苦钻研,潜心研究,争当标兵
    在昌邑市看守所,孙海波以一流的工作赢得了同事们发自内心的称赞和敬佩,“工作上有难题,找海波!”成为大家的共识。而每次,孙海波都认真解答、悉心解惑。她经常说:“昌邑市看守所培养了我,我的经验和成绩都属于这个集体。”每次新来民警报到,大队领导都安排海波组织岗前培训,她把自己多年来的管教经验无私传授给新同志。通过她的言传身教,许多监管民警都成了业务能手,“察言观色”有一套,“苦口婆心”人人会,大大提高了整个监管队伍的战斗力。
    不仅在本单位,在全潍坊、全省公安监管系统,孙海波也是响当当的“行家里手”。她多次在潍坊市公安局组织的监管岗位练兵竞赛中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潍坊市公安局到省公安厅参加比赛,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岗位练兵先进个人”。先后两次负责接待来所会见美籍、韩籍在押人员的外国领事,合法合理地答复了外国领事的问题,顺利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她还被省公安厅特邀参加了修改《看守所条例》座谈会,是座谈会上唯一的一线民警,她的发言得到领导和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为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她还认真总结管教工作经验,积极撰写研讨文章,她撰写的《看守所在押人员不同诉讼阶段的心理表现及教育转化方法》等七篇调研文章被公安部、省公安厅监管部门转发。
    五、爱岗敬业,一片赤诚献监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孙海波把自己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神圣的公安监管事业。20年来,战友们换了一批又一批,惟独她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一次交流工作岗位的申请,她始终用出色的工作,坚守着自己的赤诚。同事们都说,海波有两个“家”,一个是家,另一个是所,但天平的重心总是大幅度地倾斜向后者。孙海波的女儿五岁时就时常步行二里多路独自上学、回家,一次她忙完工作回家时天已经黑了,到家一看孩子还没有回家,她的一颗心马上就提到了嗓子眼。她顺着去学校的路一边走一边呼唤着孩子的名字。当她终于在一棵大树下找到扭伤脚的女儿时,母女二人抱头大哭。女儿上小学时在上学路上被汽车撞伤,七岁的孩子独自在家疗伤一个星期,没有让海波陪一天。
    在家中,孙海波是长女,也是孝女。2000年,住在乡镇的母亲摔伤腰卧床近一个月,海波得知母亲摔伤腰生活暂时不能自理时,她真想立刻飞到母亲身边,尽一份长女的孝心,母亲辛苦一生图得什么?不就是有病有灾时儿女来照料一下吗!而当时正值新收一批女性“法轮功”人员,她们企图在监内组织练功、绝食,确实脱离不开,她只能在电话中安慰一下母亲。
    在孙海波工作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首小诗:我珍惜人生路上的每一个起点,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无愧于监管事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甘愿做一粒石子,默默铺就平安的坦途/作为一名监管民警,我甘愿做一盏路灯,照亮迷途者回家的路程!


 


赵尔印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