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季羡林去世>大师简历>季羡林

季羡林治学之路

  季羡林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季羡林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

    季羡林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10月,抵达哥廷根,入哥廷根大学。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

    1941年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

    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年~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余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