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百名记者报全运>半岛都市报_马贤贤

三年细筹办换来交口赞

    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济南徐徐落下帷幕。与此同时,青岛赛区的赛事组织工作也彻底宣告圆满完成 。28日,十一运青岛赛区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副市长王修林在济南接受采访时介绍,经过三年的筹备,青岛赛区无论是在场馆建设、赛事组织还是对于城市良好运行的促进上,都取得了巨大成效,这些也赢得了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内的各方人士的称赞。

    

    >>>三年筹办赢得罗格竖拇指

    

    王修林表示,从2006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成立大会至2009年10月27日,随着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足球比赛的结束,青岛赛区历时3年的筹办工作顺利完成。青岛赛区承办的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击剑、沙排、乒乓球、羽毛球、OP级帆船、女篮、花样游泳、射箭、男足、女足、男排13项赛事圆满结束,产生了48枚金牌,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815名运动员、752名裁判员和498名教练员参加了比赛。

    

    在赛事运行期间,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和观众在青岛领略了全运会比赛的魅力,而他们也无一例外地竖起了大拇指。据王修林介绍,来观摩比赛的国家体育总局等贵宾团组58批共2000余人次、观摩团组75个共3000余人次。他还特别指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来青观摩期间,对于青岛的赛事筹备和组织工作也给予了大力肯定。

    

    >>>场馆建设催热全民健身潮

    

    场馆建设是一项赛事成功举办的前提,对此,王修林介绍说,青岛市结合承办的13个比赛项目特点,全市新建场馆4个、维修改造场馆4个、临建场地1个、备用场馆2个、体育健身活动中心2个。新建场馆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维修场馆1.9万平方米,总计22.9万平方米,投资约18亿元。

    

    王修林说,三年来,我们按照“全民全运”理念,在场馆建设上最大程度满足了广大市民的参与需求,最大程度考虑了赛后场馆的综合利用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过精心组织,科学论证,最终形成了体育中心“七星拱月”的完美布局。

    

    同时,全运赛事给社会和大众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激发了市民体育热情,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向纵深发展,全面增强市民体质。目前,受全运会影响,全市13个区、市全部成立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建有3456个体育健身辅导站(点),老年人体育活动站(点、室)达到10109个。青岛全民健身热潮正在形成。

    

    >>>赛事组织奥帆经验立大功

    

    借鉴承办奥帆赛的成功经验,坚持以奥运标准,构建了全运会特点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王修林表示,去年奥帆赛、残奥帆赛结束后,青岛赛区迅速把工作重心转到十一运会筹办工作上来,把奥帆委的骨干力量投入到青岛赛区组委会,把奥帆赛的工作机制运用到赛事组织上来。组建了13个项目的场馆运行团队,完成了场馆运行团队工作计划和13个比赛项目的运行计划,建立了以赛事为特点的场馆运行每日调度制度。

    

    十一运的成功举办,为青岛市的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以十一运会冰上项目的成功举办为例,仅“五一”节期间冰场短暂开放即接待2000多名客人,为青岛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后续效应城市生命线加强

    

    王修林也指出,全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于青岛市的城市运行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期间,青岛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

    

    对于城市生命线和城市交通保障的加强是全运会留下的宝贵遗产。全运会期间,赛事主办方以场馆周边、住地、场馆交通线路为重点,提前做好交通预案及应急方案,全面做好车队引导、交通疏散、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加强城区交通流量的分析研判,强化比赛场馆周边道路静态管理,提高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能力。共增设交通安全标识118块,协调场馆周边单位新增赛时泊车位500余个,在204国道青岛段建设全程监控系统,在市区建设了10处高清卡口。高速公路开通全运会赛事车辆绿色通道,提供免费通行。本报特派记者 崔恒亮  马贤贤  杜金城(本报济南10月28日电)

王琳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