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个让许多地方政府“头疼”的大难题,作为十一运会主场馆,投资超过30 亿元的济南奥体中心今后命运如何呢?济南奥体中心主任张忠明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济南奥体中心赛后商业开发工作已经启动,完全有信心使奥体中心今后不会成为政府的“包袱”。
□ 本刊记者 张海峰 王佳声
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个让许多地方政府“头疼”的大难题,作为十一运会主场馆,投资超过30 亿元的济南奥体中心今后命运如何呢?济南奥体中心主任张忠明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济南奥体中心赛后商业开发工作已经启动,完全有信心使奥体中心今后不会成为政府的“包袱”。
体育场馆的经营难题
在 10月 17 日至 18 日举行的全运五十年中国体育经济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体育场馆利用难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中国体育场馆协会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度仅为 44% ,利用率不足 30% ,单个场馆平均年收入不足万元,运营困难、资源闲置问题突出。
与此同时,体育场馆建设方兴未艾,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体育场负责人舒兆良介绍,从 1997 年八运会至今,全国已掀起5 波体育场馆建设高潮,而且建设热潮仍将持续。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教授告诉记者,大型赛事后的体育场馆经营难题普遍存在,以奥运会为例,举办城市从慕尼黑到汉城(今首尔),从悉尼到雅典,赛后维护管理都让有关政府背上沉重包袱。
张忠明表示,“全运会结束后,济南奥体中心必须要满足两个功能,首先是社会公益性,就是让广大市民来这里参加健身休闲活动,充分享受全运会带来的好处;同时,还要讲经济效益,要给政府减轻负担。
盈利模式的探索尝试
大型赛事后体育场馆如何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新华社高级记者徐济成认为,还是应当以打造品牌赛事为主,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十一运组委会技术专家刘清早表示:可以引入俱乐部,组建赛事运作公司,培育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等。
舒兆良认为,综合性场馆经营运作较理想的,往往会出现“比例倒置”的现象,上海体育场的活动场次和收入,体育都不排在前面,关键在于把握好公益和商业的关系,比如通过市场运作所得收入可以反哺体育。
就此,林显鹏教授建议,应将场馆建设放入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整体中进行规划布局,政府部门赛后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场馆改造、 举办活动加以扶持,还可以利用举办过大型赛事的优势着力构筑体育产业集聚区,形成规模经济。
“济南奥体中心”模式
张忠明说,政府投入这么大建设济南奥体中心,一是为了办全运会,二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健身娱乐的需求,成为济南市的一个窗口。
张忠明表示,赛后开发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公益性不变,二是国有资产的产权不能变,三是体育功能不变。在这三个前提下,将尽最大可能开发奥体中心的商业价值。
据透露,济南奥体中心将有三大收入来源。首先是8万平方米商业用房的出租,目前已有三分之一房屋有了租赁意向,十一运会结束后将立即召开招商会;其次是举办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另外就是场馆冠名和参观、健身的门票收入。
张忠明说,济南奥体中心将来不只是一个体育场所,而是一个融体育、 休闲、旅游、商业等多功能的区域。“尽管压力很大,但随着周边房地产开发的加速和交通、商业设施的不断完善,济南奥体中心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会像保全运会一样,把奥体中心的赛后开发工作做好。”
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个让许多地方政府“头疼”的大难题,作为十一运会主场馆,投资超过30 亿元的济南奥体中心今后命运如何呢?济南奥体中心主任张忠明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济南奥体中心赛后商业开发工作已经启动,完全有信心使奥体中心今后不会成为政府的“包袱”。
体育场馆的经营难题
在 10月 17 日至 18 日举行的全运五十年中国体育经济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体育场馆利用难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中国体育场馆协会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度仅为 44% ,利用率不足 30% ,单个场馆平均年收入不足万元,运营困难、资源闲置问题突出。
与此同时,体育场馆建设方兴未艾,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体育场负责人舒兆良介绍,从 1997 年八运会至今,全国已掀起5 波体育场馆建设高潮,而且建设热潮仍将持续。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教授告诉记者,大型赛事后的体育场馆经营难题普遍存在,以奥运会为例,举办城市从慕尼黑到汉城(今首尔),从悉尼到雅典,赛后维护管理都让有关政府背上沉重包袱。
张忠明表示,“全运会结束后,济南奥体中心必须要满足两个功能,首先是社会公益性,就是让广大市民来这里参加健身休闲活动,充分享受全运会带来的好处;同时,还要讲经济效益,要给政府减轻负担。
盈利模式的探索尝试
大型赛事后体育场馆如何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新华社高级记者徐济成认为,还是应当以打造品牌赛事为主,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十一运组委会技术专家刘清早表示:可以引入俱乐部,组建赛事运作公司,培育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等。
舒兆良认为,综合性场馆经营运作较理想的,往往会出现“比例倒置”的现象,上海体育场的活动场次和收入,体育都不排在前面,关键在于把握好公益和商业的关系,比如通过市场运作所得收入可以反哺体育。
就此,林显鹏教授建议,应将场馆建设放入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整体中进行规划布局,政府部门赛后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场馆改造、 举办活动加以扶持,还可以利用举办过大型赛事的优势着力构筑体育产业集聚区,形成规模经济。
“济南奥体中心”模式
张忠明说,政府投入这么大建设济南奥体中心,一是为了办全运会,二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健身娱乐的需求,成为济南市的一个窗口。
张忠明表示,赛后开发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公益性不变,二是国有资产的产权不能变,三是体育功能不变。在这三个前提下,将尽最大可能开发奥体中心的商业价值。
据透露,济南奥体中心将有三大收入来源。首先是8万平方米商业用房的出租,目前已有三分之一房屋有了租赁意向,十一运会结束后将立即召开招商会;其次是举办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另外就是场馆冠名和参观、健身的门票收入。
张忠明说,济南奥体中心将来不只是一个体育场所,而是一个融体育、 休闲、旅游、商业等多功能的区域。“尽管压力很大,但随着周边房地产开发的加速和交通、商业设施的不断完善,济南奥体中心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会像保全运会一样,把奥体中心的赛后开发工作做好。”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