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燕雨
十一运会开幕式带给人们的激动和震撼,令我彻底为它倾倒。
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全运会作为“盛会”与“节日”,无疑会为全国人民提供一场视听盛宴。山东作为十一运会主办省份,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美誉,如何体现山东元素,自然成为开幕式的重点。本以为是一场传统的艺术汇演,却很是惊讶于开幕式的现代气息。
整个开幕式作为集体广场艺术,难度非常大。“一山一水一圣人”,泰山崛起,黄河入海,孔子诞生,在开篇就把山东元素渲染的淋漓尽致。文化搭台,加上借助维亚,和平鸽衔起“巨碗”,体育场大屏幕,实景艺术与银幕艺术相得益彰,戏剧、电影、电视三种舞台艺术兼顾,把文化蕴于艺术之中,不得不说导演心有丘壑,胸有成竹。
至今耳边依然回响着改编、变式自《沂蒙山小调》的主题音乐。“齐鲁文明”本身就是“齐文化”即“商文化”与“鲁文化”即农业文明的大融合。《沂蒙山小调》出自革命老区沂蒙山,描写的丰收景象,一下子让所有人沉醉在山东大汉的好客朴实,勤劳仗义当中。变式后的曲子,更是充满了现代感,贯穿开幕式始终,袅袅回旋。
开幕式以历史行进为主线,杜甫《望岳》,李清照《如梦令》配以苍穹有劲的毛笔书法,山东享誉全国的文化元素,在大明湖荷花淀里伴着红衣女子轻柔的舞蹈,如那徘徊的灯笼般熠熠生辉。
武术、风筝、空竹、健身操,门门都是绝活儿奇趣,作为体育盛会的开幕式自然重在体现运动的气息。本届全运会,单从开幕式就可以看出,全民的参与性,实为空前。一场场的全民健身场景在演出的画卷上徐徐铺开,华丽壮观,尽收眼底。
适逢共和国60华诞,盛会逢盛世,百姓皆欢颜。一组由集体摆成的数字仍然记忆犹新,如一半观众看是“60”,另一半观众是倒着看,则是“09”。借2009献礼60华诞,构思巧妙新颖。开幕式预演,让我回想到了,报道全运会一个多月来,山东各地体育场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东人是腼腆含蓄的,却都可以面对镜头,那么轻松自豪地喊出“山东加油,祖国加油”的心声,实为感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全运会开幕式是如此的恢宏巨制,倾国倾城!相信它开启的不只是十一届运动会的序幕,更开启了山东人热情好客的胸怀和新山东文明富强、力争上游的现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