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17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明妮·魏特琳致信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建议在南京设立一个安全区域,并建议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作为安全区中心,因为其地理位置和建设坚固性都具有优势。
11月22日,金陵大学校董事长杭立武提出了仿效上海市难民区,建立南京安全区的设想。同一天,包括魏特琳在内的十几位外国传教士、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外籍教授组成了名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机构,并推举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约翰·拉贝为主席,因为其纳粹身份有利于和日方进行交涉。委员会讨论决定,安全区将以美国大使馆所在地和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中学、金陵神学院、鼓楼医院等教会机构为中心,占地约3.86平方公里,区内分设交通部大厦、华侨招待所、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最高法院等25个难民收容所。
12月8日,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公布了《告南京市民书》,安全区正式接纳难民。
1938年1月底,日军强迫安全区内的难民返回居所,并声称已经恢复了南京城的秩序,但实际上血腥屠杀还在继续。
2月18日,“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被迫改成“南京国际教授委员会”,委员会及安全区名存实亡。
安全区的最后一批难民营被迫于1938年5月关闭。
其他难民营:德国人卡尔·京特和丹麦人辛德·贝格开办的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流动性难民营。难民营内建立了日夜巡逻队抵抗日军侵犯。
栖霞寺难民营是南京大屠杀期间唯一一家由中国僧人开办的救助机构。面对日军的骚扰,栖霞寺的寂然法师写下了《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的抗议信,被收在了《拉贝日记》中。
本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