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对象 威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廷
“国家卫生城市”、 “联合国人居奖”、 “中国人居环境奖”、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一直以来,威海的城市环境之好是有目共睹的,而在威海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的目标。创新、开放、宜居、幸福,四大关键词将为我们描绘一个怎样的现代化威海的崭新蓝图?16日上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
关键词一:创新 自主创新企业唱主角
齐鲁晚报:您在很多场合都发表过“自主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观点,而我们也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被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威海发展总体目标思路的首位。如此重视自主创新的原因何在?
王培廷:威海是一个海滨城市,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有丰富的海上资源;地处交通末梢,自身资源能源匮乏,没有矿石、煤炭,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正是在这一条件下我们提出了“自主创新”的观念,因为只有创新才是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
而去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更让我们意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应该说,去年威海经济之所以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008年威海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434.2亿元,同比增长了33.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9%。所以,应对和消除金融危机,不仅需要扩大内需、加大投入,还得依靠创新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企业、产业的转型,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
齐鲁晚报:2008年是威海的“自主创新年”,2009年威海又提出了“深入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的口号,这是否表明,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培廷: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真正唱主角的其实是企业,政府扮演的则是“搭台子”的角色,努力营造适合并能充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引导、支持和推动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考虑到与那些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相比,威海财力有限,大的科研院所较少,人才缺乏,我们提出了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作为创新的主攻方向。
去年我们的“自主创新年”成效显著:与三所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总数达到8家;与哈工大、山大等共建了29家研发机构;新增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荣膺“中国最具创新动力城市”30强……
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以创新促进企业转型、产业升级,以科技推动农业做优、工业做强、服务业做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争取到201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以上,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4%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200家以上、产值比重达到35%,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比重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以上。
关键词二:开放
开放是威海发展的生命线
齐鲁晚报:威海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很多,但是我们也知道,在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外向型经济几乎是首当其冲受到了冲击。处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看待“开放”政策?
王培廷:威海虽然地处陆域末梢,但毗邻韩日,与韩国仅相距94海里,地理条件决定了在开放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作为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威海的城市发展也足以说明:威海的优势在开放、潜力在开放、出路在开放、希望也在开放。“开放”是威海发展的生命线。建市20多年,无论形势怎么变化,“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决心都没有动摇过。
齐鲁晚报:可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也提到,去年威海有三项指标没有完成预期目标,原因何在?是否与当前的金融危机有关?如何才能克服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产生的冲击?
王培廷: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增幅低于预期目标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低0.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低4.5个百分点,这是事实,但这里面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我国当前国内经济形势自身的一些原因,应该客观对待。
威海的对外开放程度高达52%,在引进外资、发展外贸方面有60%-70%与韩国相关。金融危机对韩国经济冲击剧烈,威海难免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就目前来看影响还不是很大。因为危机虽然对电子信息等行业冲击很大,但也有一些行业几乎没有影响。
应对危机,下一步的关键还是应该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上多做文章,比如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国内优势企业的深度对接,引导资金投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链高端的产业,鼓励出口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国外资源搞研发等等。
关键词三:宜居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齐鲁晚报:威海素以“人居”闻名,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威海的城市定位里也有“宜居”这一条。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生态建设?
王培廷:威海本身就是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城市人均占有耕地和水资源还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4,客观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有限的资源能源进行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当然了,反过来说,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一旦形成,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城市品牌优势,威海其实已经尝到了注重生态的“甜头”。而且值得骄傲的是,近年来老百姓也对我们的生态环境感到自豪,自觉抵制那些破坏生态的行为,环保理念在威海深入人心。
齐鲁晚报:听说为了保护威海的生态环境,20多年来我们拒绝了很多能带来经济效益,但资源压力大或是有污染倾向的投资项目?
王培廷:是有这么回事。威海有一个“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所有项目准入的“第一道关口”,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我们严格执行了“一票否决制”,高污染的项目一个不上,高消耗的项目一个不上。
我们有一种说法,叫做“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关键词四:幸福
“幸福”可以用“指数”衡量
齐鲁晚报:与另外三个关键词相比,感觉上“幸福”似乎是一个很抽象、宽泛的概念,这里的“幸福”具体包括哪些含义?
王培廷:“幸福”最初其实是指威海的“福文化”。为了提升威海的人文环境,丰富人居城市的文化内涵,我们提出了打造“幸福文化”、建设“人居福地”的主张,在千公里海岸线上,以400公里环海路为载体,建设了福文化旅游景观带;中心市区42公里海岸线上,建起了十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公园和海水浴场。后来引申为一种“幸福指数”,包括人民生活水平更富裕、居住环境更安全、生态环境更优良、幸福指数更高等等。简言之,就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文明、和谐和幸福,最大限度上让人们共享发展成果。
不过,虽然“幸福”的概念很抽象,具体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却是实实在在的,涉及到医疗、教育、就业、交通、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方方面面。就拿城市环境建设来说吧,其实对于像威海这样生态环境有了一定基础的城市,人们对环境的期望值可能要更高一些。所以在城市建设上,我们不仅要让老百姓都能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还提出了更高的建设标准:建设“一体化大威海”的百年规划和生态市建设规划,形成“海在城中、城在山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城市风格等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切工作以人为本,真正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