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徐延春 摄 |
莱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建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城乡融合,在莱芜正从理论变成现实——莱芜正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互动和城乡融合,走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莱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在哪些方面实施了城乡对接?3年来他们取得了哪些成效?带着这些问题,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莱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建成。
细微之处体现城乡差别消融
齐鲁晚报:莱芜从2006年就提出进行城乡一体化改革,至今3年时间,收到了哪些成效?
于建成: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了农民增收。在2008年农民收入中,二、三产业收入占比60%以上,一些地方实现了农民拥有薪金、租金、股金、保障金等多项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莱城区在全省县(市、区)中的位次由2006年的第78位上升到第40位;钢城区由2006年的第83位上升到第29位。
还有,莱芜20个乡镇有16个地方财政收入过千万元,6个乡镇地方财政收入过5000万元,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超过4000万元,其中凤城、艾山2个镇(处)过亿元;莱芜24.3万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化养老保险,参保率84%;10.2万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居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92%;每年为150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存量双消零”。
齐鲁晚报:能不能具体地讲一讲,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革,是否意味着“农民享受市民待遇”?
于建成:城乡差别的消融,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以莱芜城乡一体的管理体系建设为例,针对农村垃圾造成的环境问题,莱芜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起“村收集、镇清运、市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体系,各乡镇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29家专业垃圾清运公司,所有行政村均配备了保洁员,农村已像城市一样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如今,走在莱芜的很多村镇,几乎感受不到明显的城乡差别。
一体化是城乡互动、城乡融合
齐鲁晚报:2008年10月,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正式批准莱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莱芜从城乡一体化中看到了哪些机遇,为什么要启动这项改革?
于建成:改革开放30年,我国在经济改革上迈出了两大步:第一步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第二步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城市改革。这两步改革都取得了成功,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从现在看,计划经济时期造成的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
齐鲁晚报:莱芜既不是重庆、成都这样的人口大市,也不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一个中等规模的新兴工业城市,莱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
于建成:莱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比较好。莱芜工业基础比较好,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7.8%,一产仅占6.1%;农业产业化发展快,40%以上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城乡差别小,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小于全国3.3:1的水平。
立足这些基础和优势,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确定为全市工作主线,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把全市224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
齐鲁晚报: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一个主题”,贯穿了“三条主线”,其中提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您怎么理解政府工作报告对城乡一体化的定位?
于建成:省委省政府确定莱芜为“全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市”,为莱芜加快发展提供了高位平台、重大机遇和强大动力。我们要加大改革创新和工作推进力度,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莱芜城乡一体化,是实施城乡互动、推进城乡融合,延伸城市功能、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城乡结构、实现城乡双赢;不是城乡一样化、一律化,不是城乡资源的统分统配,也不是牺牲城市利益求得低层次平衡,更不是城市剥夺农村的借口。
1070个行政村变成480个新社区
齐鲁晚报:农村和城市现在完全是个“两元社会”,莱芜在哪些方面实施了城乡对接?
于建成:莱芜重点推进了“四个一体化”改革: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它们分别包括:在经济发展方面,北部旅游,中西部姜蒜,南部钢铁,产业布局清晰;在规划建设方面,基本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区、镇、村和居民点布局规划,原来1070个行政村建设成480个新的社区居民点;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促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都与城区医院建立了托管合作关系,不出镇村享受城市卫生服务;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对境内山川、河流实行一体化的规划、治理和保护。
齐鲁晚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现有农村发展的格局是否被打破?
于建成:莱芜在发展途径上做了“三篇文章”。做好“土地流转”文章,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大力推行土地经营权互换、转让、出租和入股等,目前莱芜市共流转土地66.4万亩。做好“飞地经济”文章,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凡异地建项目,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至少拿出60%归引进方,鼓励不适宜发展工业的乡镇在市内异地建设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做好“户籍管理体制改革”文章,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分类管理模式,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统计制度和户口迁移制度,制定了促进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了制度和政策层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