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才市场上屡屡出现一些热门专业毕业生反而难找工作的现象。这一问题已引起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普遍关注,他们认为:近年来各高校纷纷跟风开办“热门专业”,造成同类毕业生太多,供明显大于求,从而造成就业难。
本报记者 李萌博
热门专业毕业生频遭市场冷遇
在上周六省城举行的一场招聘会上,学环境专业的学生小刘向记者诉苦说,招聘会上几乎没有企业明确说招收环境专业的学生,小刘告诉记者,他已经参加过好多场招聘会了,“人家不是委婉地以没有经验为由谢绝,就是干脆告诉你,你学的这个专业不适合。”
小刘郁闷地说:“当初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所谓的‘朝阳’专业。本以为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就业前景会非常好,可现实却与我想象的相差甚远。”
小刘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省政协委员柳淑花表示,实际上近几年企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量并不少,但高校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社会需求仍然存在不相匹配的问题,使用人单位招人难、学生就业难一直并存。
招生太多造成上千人争同一职位
省政协委员曾振宇一直关注目前高校里一些专业“过热”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他以法学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被法学专业毕业生看好的政府机关、公检法等机关职位现在相当有限,甚至造成上千人竞争同一职位的局面,必然导致大多数毕业生遭淘汰。”曾振宇委员认为,目前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存在冲突。法学毕业生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却不能立刻从事与法律专业关系极为密切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必须要通过司法考试或企业法律顾问考试。不少法学毕业生因为不能通过法律资格考试,被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位拒之门外。
“更深层的原因,是现在法学专业已经泛滥。”曾振宇说,目前我省几乎每个本科院校都设置了法学专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师资力量却远远跟不上。比如有一所高校,法学专业只有两个正教授,甚至都上了硕士点。
探索建立高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根 据 麦 可 思 公 司(MyCOS)新近完成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都是供大于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在10个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这项研究共调查了20万毕业半年后的学生,结果发现,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 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
省政协委员柳淑花说,目前高校招生与就业脱节,专业设置功利化。由于缺乏对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的深入调研和科学预测,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不少院校开设新专业,热衷于投入少、门槛低的人文管理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因设备投入大、办学成本高而遭冷遇。省政协委员王磊说,有些专业基本没有社会需求,却仍然扩招;有些虽社会需求量大,但招生计划有限,这种供求的不平衡性是造成就业难的一大原因。
为此,省政协委员王磊建议,我省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前瞻性研究,探索建立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预警机制,促进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社会需求。要完善高等教育评估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纳入评估体系。
本报记者 李萌博
热门专业毕业生频遭市场冷遇
在上周六省城举行的一场招聘会上,学环境专业的学生小刘向记者诉苦说,招聘会上几乎没有企业明确说招收环境专业的学生,小刘告诉记者,他已经参加过好多场招聘会了,“人家不是委婉地以没有经验为由谢绝,就是干脆告诉你,你学的这个专业不适合。”
小刘郁闷地说:“当初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所谓的‘朝阳’专业。本以为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就业前景会非常好,可现实却与我想象的相差甚远。”
小刘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省政协委员柳淑花表示,实际上近几年企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量并不少,但高校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社会需求仍然存在不相匹配的问题,使用人单位招人难、学生就业难一直并存。
招生太多造成上千人争同一职位
省政协委员曾振宇一直关注目前高校里一些专业“过热”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他以法学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被法学专业毕业生看好的政府机关、公检法等机关职位现在相当有限,甚至造成上千人竞争同一职位的局面,必然导致大多数毕业生遭淘汰。”曾振宇委员认为,目前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存在冲突。法学毕业生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却不能立刻从事与法律专业关系极为密切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必须要通过司法考试或企业法律顾问考试。不少法学毕业生因为不能通过法律资格考试,被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位拒之门外。
“更深层的原因,是现在法学专业已经泛滥。”曾振宇说,目前我省几乎每个本科院校都设置了法学专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师资力量却远远跟不上。比如有一所高校,法学专业只有两个正教授,甚至都上了硕士点。
探索建立高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根 据 麦 可 思 公 司(MyCOS)新近完成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都是供大于求,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在10个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这项研究共调查了20万毕业半年后的学生,结果发现,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 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
省政协委员柳淑花说,目前高校招生与就业脱节,专业设置功利化。由于缺乏对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的深入调研和科学预测,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不少院校开设新专业,热衷于投入少、门槛低的人文管理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因设备投入大、办学成本高而遭冷遇。省政协委员王磊说,有些专业基本没有社会需求,却仍然扩招;有些虽社会需求量大,但招生计划有限,这种供求的不平衡性是造成就业难的一大原因。
为此,省政协委员王磊建议,我省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前瞻性研究,探索建立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预警机制,促进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社会需求。要完善高等教育评估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纳入评估体系。
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