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刘翔的人气很旺,但在全运会上亲历与刘翔有关的种种之后 ,还是颇感意外,颇多感受,无论对于媒体还是观众,刘翔的存在和由他引发的一系列围追、排队、拥挤、等待、疯狂早已经超越了一名优秀田径运动员所能产生的效应。而当一名运动员“中午吃了点羊肉”都能成为新闻的时候,我禁不住思考,对我们来说,刘翔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已经超越体育的领域,进入精神的范畴,甚至他是否会成为一支刺激我们的兴奋剂。
记忆里历届全运会从来没有因为一个人而疯狂到这种程度,到机场围追堵截已不新鲜,在训练场列队跟拍也有先例,但记者们为了一分钟的采访而等候五六个小时,甚至晚上8点比赛上午9点就来排队,这种情况若非亲历实难想像。但所有这些都发生本届全运会上,甚至在25日刘翔的决赛日,有的记者为了一张能够进入混合采访区等刘翔的证件甚至与工作人员展开理论,风度尽失,这种场景,除了疯狂实在无 法找到更加贴切词来形容。
我们该如何看待刘翔激发的这种疯狂?
毋庸置疑,这首先是中国田径乃至中国体育一种巨大的成功,是值得骄傲的一笔。男子田径从来都不是我们的优势项目,刘翔之前,男子田径运动员中甚至很难找出一个世界级的名字,是刘翔改变了一切,从运动成绩上,他创造过世界纪录,拿下过奥运冠军,替我们说出了“谁说黄种人不行”的豪言;从对体育发展的影响上,刘翔也开创了国内竞技体育“造星”成功的先例,他以一个人的影响力带动了无数人对体育的热情。正因如此,刘翔才获得了公众和媒体的无限关注。
任何事情总有其两面性,尤其是对于“造星”尚无经验的我们来说,很可能在放任自己对英雄崇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跑偏”的境地。比如刘翔,最初他只有夺冠了才能让我们疯狂,后来他只要出现在赛场上就会让我们疯狂,再后来他只要出现在我们面前就会让我们疯狂,而如今即便不见真人,连他“中午吃了点羊肉”都为我们津津乐道,也就是说,现如今可能仅凭“刘翔”这两个汉字就已经可以启动我们神经的兴奋系统,有朝一日刘翔或许真的可能成为刺激我们精神的兴奋剂,给与我们莫名的、缺少缘由的兴奋。
但缺少缘由的兴奋注定不会长久,兴奋剂也一定有其副作用。本届全运会上关于刘翔的一系列故事已经多少有些出格,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一个课题,无论是管理者、媒体还是普通公众,我们是否都应该狂而不乱,自我修正我们关注刘翔的标准和方式?(大众网记者 冯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