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海燕 晁明春
全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
见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灿烂与辉煌,2009年的全运盛会,让人们对泉城济南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努力建设一流的场馆设施、开展一流的赛事组织、营造一流的环境氛围、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 争创一流的比赛成绩,把一届富有特色、 平安祥和、 人民满意的全运盛会奉献给全国人民”——这是省委、 省政府对作为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的济南提出的要求。
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这个中心任务,带动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再上新水平——这是济南市做出的回答。
“泉城因全运而改变,全运因泉城而精彩。”从2005年2 月国务院批准由山东承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之日起,一座城市借一场盛会的奋起之路,悄然启航。
城市建设的“全运拐点”
“我是亲眼看着旧村的痕迹一点点消失,‘柳叶’和‘荷花’一天天成形。”济南奥体中心对面,站在省高院审判楼新址背后一座残留的二层小楼上,石河岭村村民张秀芳喃喃自语。
石河岭,位于原济王路现经十东路北侧,历下区原姚家镇现龙洞街道办事处下辖的一个仅有668口人的小村,是近郊的穷村。 2006年5月 28 日上午10时28分,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铲下第一铲土,石河岭村的命运从此改变。 2008年11月26日,石河岭村的村民整体搬迁进奥体中心正对面的燕山新居。“三年搬了两次家,从低矮的石头平房到现在的小高层,两套加起来260平方米的大房子,想都不敢想啊。”张秀芳现在最上心的是今后村里的发展路数,“ 市里都给规划好了,留出一块‘自养地’建商贸城,离奥体中心这么近,以后想不红火都难啊。”
因全运而变,石河岭是省城济南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中国的城市化浪潮中有一个共性现象:或者以政务中心的迁移为带动,或者以高新区的拓展来发动,再或者,选择大学城。而济南,则恰如其分地选择了承办全运会。”有专家分析说。
事实也的确如此,与其说是全运选择了济南,不如说是济南选择了全运。大型体育赛事是体育的盛会,更是发展的舞台。通过筹办十一运,实施全运带动战略,借会造势,借势发展,让全运成为城市发展的加速器,这才是济南真正的用意。
“围绕活力之都、魅力之城、宜居家园,集中打造奥体文博、特色标志区和腊山新客站三大片区。”2007 年9 月 29日,围绕举办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专题研究推进济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原有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正式破题,济南市随后列出了一张两年内9 个大类、1000 多项工程,总投资约需1400 多亿的建设“大单”,并随后公布了包括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0类80 项、综合整治项目14类90项的推进计划。
两年之后,东、中、西三大片区雄姿初现,构成了济南城市建设的“一体两翼”,引领省城发展破茧化蝶,振翅欲飞。
东部强势崛起。2009年4月20日,总建筑面积 3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0个亿的的济南奥体中心“一场三馆”及附属工程完工,带有浓郁济南风格的“东荷西柳”,全运会历史上的“第一个”全运村、媒体村以及周边大批富有现代韵律的建筑群开门迎客,构成了集中展示济南现代韵律、富有时代气息的标志性建筑群。
西区活力迸发。7月12日,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工程开工,作为京沪高速铁路 5 个始发终到站之一的济南西客站,被省城赋予了“山东新门户、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的重任,与之前新建的大学城、不久前刚刚竣工的园博园,一起书写着济南活力迸发的西区故事。
中部韵味悠长。7月18日上午,作为济南泉城特色标志区的重要内容,全程5.5公里的泉水游览景观带正式通航。就在同一天,大明湖风景区扩建工程的最后一个建筑、也是风景区制高点的超然楼主体工程顺利封顶,新建八大景区即将掀开“盖头”,并免费开放,还湖于民。以大明湖扩建、护城河和明府城改造为重点的泉城特色标志区建设,将“山、泉、湖、河、城”一体的生态济南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韵味济南有机融和。
完善路网畅通城市血管。8月 27日,迎十一运的重点工程济南二环东路高架路与地面工程全部竣工通车,同时开通的 BRT4号线将同其他三条快速公交线路一起,承担全运会期间客流疏散的重任。此前,济阳黄河大桥、黄河三桥建成通车,绕城大北环成为全省第一条建成通车的双向八车道高速路;历山路等30 多条城市道路改造整修完毕,山师东路、经八路、纬六路、三孔桥街、华信路等22条样板路整治完成。
全运带给济南的不仅是城市形象的改善和城市功能的提升,还给济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2009年,济南市千万元以上续建和拟开工的项目就达1290 项。既突出当前,又着眼长远,着眼“后全运”时代,济南正在谋划和储备的一批整体布局完整、功能特色鲜明,多样化、多层次的城市综合体,和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生态性重大基础设施,为新台阶上的奋力一跳积蓄着新的力量。
全民全运的民生视角
6月20 日上午,头发花白的济南市天桥区居民李树均第一个拿到了顺河小区5 号楼一单元201室的新房钥匙——包括他在内的 208户居民,成为济南市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以来首批实现回迁的棚改居民。
自2007年4月底开始棚户区改造到现在,济南市已启动了36 个集中片区和31 个零星片区。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和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济南“棚改”目标不但没有收缩,反而逆势“扩容”:在原计划38个片区的基础上再增加 66个片区,使受益群众由3 万户、10万人增加到 6.8 万户、 18.6 万人,投资总额由145亿元增加到220亿元。
“搞城市建设不是搞形象工程。第一位的是造福市民,第二位的是支撑发展。迎接全运会不是搞好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但是个良好机遇。”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如是说。
和拿到新房钥匙的棚改户一样,更多的城市主人们,正切实感受着全运带给他们的好处。
2008 年冬天,黄台电厂有两台 30 万千瓦发电机组投入使用,两台 10万千瓦发电机组备用。同时,小鸭热源厂在原有2台35兆瓦蒸汽锅炉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台35 兆瓦蒸汽锅炉,作为备用热源;轻化热源厂2台75 兆瓦蒸汽锅炉按时正常供热。居住在文化东路附近的市民感叹:“如果没有迎办全运会,济南东部地区的供热问题至少不会解决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2007年底全面开工的小清河治理工程,“为全运会的举办打造了一个城市亮点,更重要的是保障济南的城市防汛安全,拓展济南的发展空间,是济南历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收益最长远的公益民生项目。”前不久开完“迎全运”决战动员大会的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整治指挥部负责人宋卫东这样说。
细节里的城市软实力
对泉城和生活在泉城的每一位市民来说,全运会也是一次精神洗礼。
“在今后8个月内,全面推进交通秩序、建筑渣土、环境卫生、户外经营、市容道路、绿化美化、环境保护、夜景亮化等八项整治活动,治堵、治脏、治污、治乱并举,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同步,着力为全运会胜利召开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今年2 月9 日,济南市对迎全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行了全面动员。
很快,综合整治的成效显现出来,最为突出的是“街街有主题、路路显特色”的文化墙。家住天桥区堤口路铁路宿舍小区的胡延菊大妈,以前都不愿意让亲戚朋友到家里来,现在,逮着谁就想拉着到文化墙那儿走走看看。“干净了!亮堂了!漂亮了!”胡大妈笑着说。
在这最感性、最直接的评价背后,是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不懈的努力,是城市细节的点滴变化。而与80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和90项综合整治重点推进项目等“硬件”建设同步,文明建设高调推进。
全运来了,是对济南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管理水平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城市形象、服务水平、文明程度的全面检阅。
人人都是东道主,泉城人该如何待客?
9月 11 日,济南迎来了今年的第 11 个市民排队推进日。“别看上下公交车排队、购物排队等等这些生活小节,却是一个城市文明水平高低的最显眼的标志,小节不小。”济南市文明办孙万林处长深有体会。
与排队推进日一同进行的,还有文明市民教育行动、文明秩序养成行动、志愿服务推进行动等“十大文明行动”。说文明话,行文明礼,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倡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创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这就是济南人的待客之道。
全运就要来了,因全运而改变的泉城,期待着来自全国人民的检阅。
全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
见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灿烂与辉煌,2009年的全运盛会,让人们对泉城济南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努力建设一流的场馆设施、开展一流的赛事组织、营造一流的环境氛围、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 争创一流的比赛成绩,把一届富有特色、 平安祥和、 人民满意的全运盛会奉献给全国人民”——这是省委、 省政府对作为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的济南提出的要求。
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这个中心任务,带动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再上新水平——这是济南市做出的回答。
“泉城因全运而改变,全运因泉城而精彩。”从2005年2 月国务院批准由山东承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之日起,一座城市借一场盛会的奋起之路,悄然启航。
城市建设的“全运拐点”
“我是亲眼看着旧村的痕迹一点点消失,‘柳叶’和‘荷花’一天天成形。”济南奥体中心对面,站在省高院审判楼新址背后一座残留的二层小楼上,石河岭村村民张秀芳喃喃自语。
石河岭,位于原济王路现经十东路北侧,历下区原姚家镇现龙洞街道办事处下辖的一个仅有668口人的小村,是近郊的穷村。 2006年5月 28 日上午10时28分,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铲下第一铲土,石河岭村的命运从此改变。 2008年11月26日,石河岭村的村民整体搬迁进奥体中心正对面的燕山新居。“三年搬了两次家,从低矮的石头平房到现在的小高层,两套加起来260平方米的大房子,想都不敢想啊。”张秀芳现在最上心的是今后村里的发展路数,“ 市里都给规划好了,留出一块‘自养地’建商贸城,离奥体中心这么近,以后想不红火都难啊。”
因全运而变,石河岭是省城济南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中国的城市化浪潮中有一个共性现象:或者以政务中心的迁移为带动,或者以高新区的拓展来发动,再或者,选择大学城。而济南,则恰如其分地选择了承办全运会。”有专家分析说。
事实也的确如此,与其说是全运选择了济南,不如说是济南选择了全运。大型体育赛事是体育的盛会,更是发展的舞台。通过筹办十一运,实施全运带动战略,借会造势,借势发展,让全运成为城市发展的加速器,这才是济南真正的用意。
“围绕活力之都、魅力之城、宜居家园,集中打造奥体文博、特色标志区和腊山新客站三大片区。”2007 年9 月 29日,围绕举办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专题研究推进济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原有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正式破题,济南市随后列出了一张两年内9 个大类、1000 多项工程,总投资约需1400 多亿的建设“大单”,并随后公布了包括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0类80 项、综合整治项目14类90项的推进计划。
两年之后,东、中、西三大片区雄姿初现,构成了济南城市建设的“一体两翼”,引领省城发展破茧化蝶,振翅欲飞。
东部强势崛起。2009年4月20日,总建筑面积 3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0个亿的的济南奥体中心“一场三馆”及附属工程完工,带有浓郁济南风格的“东荷西柳”,全运会历史上的“第一个”全运村、媒体村以及周边大批富有现代韵律的建筑群开门迎客,构成了集中展示济南现代韵律、富有时代气息的标志性建筑群。
西区活力迸发。7月12日,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工程开工,作为京沪高速铁路 5 个始发终到站之一的济南西客站,被省城赋予了“山东新门户、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的重任,与之前新建的大学城、不久前刚刚竣工的园博园,一起书写着济南活力迸发的西区故事。
中部韵味悠长。7月18日上午,作为济南泉城特色标志区的重要内容,全程5.5公里的泉水游览景观带正式通航。就在同一天,大明湖风景区扩建工程的最后一个建筑、也是风景区制高点的超然楼主体工程顺利封顶,新建八大景区即将掀开“盖头”,并免费开放,还湖于民。以大明湖扩建、护城河和明府城改造为重点的泉城特色标志区建设,将“山、泉、湖、河、城”一体的生态济南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韵味济南有机融和。
完善路网畅通城市血管。8月 27日,迎十一运的重点工程济南二环东路高架路与地面工程全部竣工通车,同时开通的 BRT4号线将同其他三条快速公交线路一起,承担全运会期间客流疏散的重任。此前,济阳黄河大桥、黄河三桥建成通车,绕城大北环成为全省第一条建成通车的双向八车道高速路;历山路等30 多条城市道路改造整修完毕,山师东路、经八路、纬六路、三孔桥街、华信路等22条样板路整治完成。
全运带给济南的不仅是城市形象的改善和城市功能的提升,还给济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2009年,济南市千万元以上续建和拟开工的项目就达1290 项。既突出当前,又着眼长远,着眼“后全运”时代,济南正在谋划和储备的一批整体布局完整、功能特色鲜明,多样化、多层次的城市综合体,和一批基础性、枢纽性、生态性重大基础设施,为新台阶上的奋力一跳积蓄着新的力量。
全民全运的民生视角
6月20 日上午,头发花白的济南市天桥区居民李树均第一个拿到了顺河小区5 号楼一单元201室的新房钥匙——包括他在内的 208户居民,成为济南市全面启动棚户区改造以来首批实现回迁的棚改居民。
自2007年4月底开始棚户区改造到现在,济南市已启动了36 个集中片区和31 个零星片区。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和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济南“棚改”目标不但没有收缩,反而逆势“扩容”:在原计划38个片区的基础上再增加 66个片区,使受益群众由3 万户、10万人增加到 6.8 万户、 18.6 万人,投资总额由145亿元增加到220亿元。
“搞城市建设不是搞形象工程。第一位的是造福市民,第二位的是支撑发展。迎接全运会不是搞好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但是个良好机遇。”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如是说。
和拿到新房钥匙的棚改户一样,更多的城市主人们,正切实感受着全运带给他们的好处。
2008 年冬天,黄台电厂有两台 30 万千瓦发电机组投入使用,两台 10万千瓦发电机组备用。同时,小鸭热源厂在原有2台35兆瓦蒸汽锅炉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台35 兆瓦蒸汽锅炉,作为备用热源;轻化热源厂2台75 兆瓦蒸汽锅炉按时正常供热。居住在文化东路附近的市民感叹:“如果没有迎办全运会,济南东部地区的供热问题至少不会解决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2007年底全面开工的小清河治理工程,“为全运会的举办打造了一个城市亮点,更重要的是保障济南的城市防汛安全,拓展济南的发展空间,是济南历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收益最长远的公益民生项目。”前不久开完“迎全运”决战动员大会的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整治指挥部负责人宋卫东这样说。
细节里的城市软实力
对泉城和生活在泉城的每一位市民来说,全运会也是一次精神洗礼。
“在今后8个月内,全面推进交通秩序、建筑渣土、环境卫生、户外经营、市容道路、绿化美化、环境保护、夜景亮化等八项整治活动,治堵、治脏、治污、治乱并举,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同步,着力为全运会胜利召开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今年2 月9 日,济南市对迎全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行了全面动员。
很快,综合整治的成效显现出来,最为突出的是“街街有主题、路路显特色”的文化墙。家住天桥区堤口路铁路宿舍小区的胡延菊大妈,以前都不愿意让亲戚朋友到家里来,现在,逮着谁就想拉着到文化墙那儿走走看看。“干净了!亮堂了!漂亮了!”胡大妈笑着说。
在这最感性、最直接的评价背后,是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不懈的努力,是城市细节的点滴变化。而与80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和90项综合整治重点推进项目等“硬件”建设同步,文明建设高调推进。
全运来了,是对济南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管理水平的一次“大考”,更是对城市形象、服务水平、文明程度的全面检阅。
人人都是东道主,泉城人该如何待客?
9月 11 日,济南迎来了今年的第 11 个市民排队推进日。“别看上下公交车排队、购物排队等等这些生活小节,却是一个城市文明水平高低的最显眼的标志,小节不小。”济南市文明办孙万林处长深有体会。
与排队推进日一同进行的,还有文明市民教育行动、文明秩序养成行动、志愿服务推进行动等“十大文明行动”。说文明话,行文明礼,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倡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创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这就是济南人的待客之道。
全运就要来了,因全运而改变的泉城,期待着来自全国人民的检阅。
赵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