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09专题汇总>直通全运>全运评论

从“军国民体育”到“全民全运”

新华社记者刘阳 刘卫宏 邓卫华

    全国运动会已经走过了辉煌的50年,从首届到第十一届,全运会项目的设置变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折射出新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呈现出新中国体育从“军国民体育”到竞技体育,再到竞技体育营造全民健身氛围的发展变化,昭示出新中国体育发展的新方向。

    群众、军事项目撑起“半边天”

    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一运会共有36个项目,除了足球、篮球、排球等竞技项目外,很多群众项目和军事项目诸如中国象棋、航空模型、无线电发报、航海、伞塔跳伞都位列在全运会大家庭里。

    首都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主任李相如教授表示,一运会的举行是为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他说:“当时的全运会多少有些‘军国民体育’的性质,也反映了参赛者‘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朴素理念。”在一运会上,射击比赛就包括军用步枪的比赛,参赛者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射击高手,包括边防战士、草原猎手和工人农民。

    全运会与奥运项目的“零距离”

    从一运会到1979年的四运会,全运会的比赛项目设置变化不大,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正式合法席位后的五运会。

    198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全运会的项目首次按照奥运会的竞赛项目来进行设置,比赛项目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田径、体操等25个大项。艺术体操、柔道、帆板、曲棍球等项目首次进入全运会大家庭。

    李相如说,从五运会的设项可以看出中国体育正在努力贴近奥运会,全运会设项选择影响了地方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也为今后中国健儿在奥运会上的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3年的第七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围棋、航空航海模型、无线电测向等群众、军事项目在本届上演了最后的演出。在此后的全运会中,这些项目再也没有出现过。全运会与奥运会在比赛项目设置上越来越“相似”。

    不断贴近奥运会,最终实现“零距离”,全运会的设项极大促进了全国备战奥运会的热情。在这样的热情下,中国奥运军团也实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51金的“大丰收”这一壮举。

    “全民全运”重释全运核心价值

    在比赛项目设置上,2009年的十一运会较之前一届并无太大变化。尽管项目设置并无“新意”,但十一运会明确和响亮地提出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主题口号,将体育回归人民,体现了体育的真谛。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如何“转身”,众说纷纭。全运会作为中国竞技体育的风向标,有责任为中国体育的改革发展开启新篇章。十一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办赛理念,可以说顺应了“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的发展潮流,也昭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气象。

郑莎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鲁ICP证:00010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 Rese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