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李 梦 通讯员 李学军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仅凭一款自主研制的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总部位于泰安高新区的尤洛卡公司在创业板上的股价,便由8月6日发行时48.65元,上冲至12月14日最高时点122.92元。“十一五”期间,力破体制、机制及融资难题等,全省民营经济以年均超过 8%的速度迅猛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突破200万户,民营企业攀升至63万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50%。
如果没有国有经济领域的开放,民营经济就不可能由国民经济的“有益补充”,壮大为“半壁江山”。“十一五”期间,我省提出“除国家明令禁止的以外,凡允许国有资本和外资进入的领域,一律对民营资本开放”,此举使民间资本潮水般涌向电力、电信、铁路、民航、公路运输、银行、证券、保险、水利、石油、矿产、国防科技等垄断行业,长驱直入医疗、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城市园林绿化、社会福利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并扩展至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板块,迅速培育、滋润、壮大了南山集团、盖世物流集团、山东赛博特食品、新华都等规模大、主导产品突出、创新能力强的民营企业。截至11月底,民企持有驰名商标近100件,省著名商标近1800件,国际注册商标400多件,名列全国前列。
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长期受困于融资难。借金融危机倒逼机制,我省大力开展股权出资、出质和动产抵押登记工作,开展银行与企业、银行与团体、银行与协会之间的合作,帮助民营企业融资渡难关。不足3年,仅全省工商系统通过办理股权出资出质、动产抵押,就帮助企业融资达2000多亿元,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同时,各级政府相继推出系列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措施,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五类”从事个体经营者,实行“试营业”“一元申报”和“免费注册”等扶持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创业积极性,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目前,63万户民营企业、230万个体工商户、3000万从业人员,成为我省转方式、调结构的生力军。省个私协会副会长尚青介绍,历经市场洗礼和金融危机锤炼的民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积蓄了强大发展动能,今后5年,我省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每年提高 2个百分点以上,民营经济吸纳就业占整个社会新增就业总数的比重将达到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