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青春体验印象山东>优秀调查报告

山东大学:灾后四川人文自然遗产的重建和开发

 

一、前言

 

2008512在四川发生了一场令中国乃至世界震惊的地震,地震重灾地区四川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集中地区, 也是藏、羌、回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地区。汶川大地震不仅危及震区人民的生命和生活, 还造成四川省境内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失, 也严重威胁着包括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山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在内的世界遗产地。在这场大地震中, 川蜀大地上诸多沉淀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而生活在此地的羌族和藏族人民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四川省是我国世界遗产项目最多的省份之一, 也是我国唯一同时具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的省份。2000年底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青城山与都江堰,地处此次“5·12”大地震发生的中心地带。历经2000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历强震,虽没有明显受损的迹象,但位于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的青城山,山上数座道观出现垮塌,而一些大型道观寺庙,也出现墙体裂缝等多处受损。

此外,藏羌文化也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萝卜寨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严重损害;桃坪羌寨,黑虎羌寨,甘堡藏寨,色尔古藏寨,卓克基土司官寨和松岗直波碉群等文化旅游景观部分受损,茂县羌族文化博物馆楼房已变成危房,损失的文物达3000多件。

如今,这场地震已经过去一年,灾区重建工作也开始有序进行,作为重灾区的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的灾后人文自然遗产的重建和开发越发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悉,国家多次颁布相关法令,并为灾后四川人文自然遗产的重建与修复提供技术与经济上的支持,都江堰古建筑群灾后重建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灾后重建1号工程",国家文物局还提供了总金额为1.26亿元的文物古建筑维修重建及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除此之外,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计划引资37.5亿元,重建修复后建成国际休闲度假区。地震后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羌文化的重建和保护,藏、羌碉楼与村寨已经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还将实行,羌文化抢救工程——中国羌族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而以“羌历年”为代表的羌族文化也在计划申遗。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四川人文自然遗产调研团踏上了让我们获益匪浅的留川之行。虽然因为恶劣的天气改变了一些我们计划中的行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团队实践的进程。作为来自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各位队员,通过两年对文化产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已经对我国文化产业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而人文自然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值得让我们用专业的视角深入审视和调研。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秉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团队理念,留心四川,留意四川,留恋四川,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助于四川的文化产业发展。

以下报告内容均为团队成员亲身所验、亲身所感。“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带给我们的是对震后人文自然遗产受损的深深遗憾和对重建保护工作的满满信心;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8县之行带给我们的是对少数民族群众淳朴与智慧的深切感动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的密切关注。

 
 
 
二、活动概况

 

活动开展时间:200985日——2009821

 

活动进行路线及地点:成都——都江堰——汶川——理县——茂县——马尔康——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其中都、汶、马、壤、阿、若6地为主要实践地)。

 

参与成员:董婉秋、王玮珏、隋海伦、孙楠、熊丽、张蓉、张文豪共7

 

实践项目:

1对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重建进行调研。“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一直是四川人民的骄傲,它体现了古代川蜀大地人民的智慧和精神,是祖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作为后代的我们,应不遗余力的对其进行保护,我们团队也深明此意,愿为此贡献我们的力量。首先,我们前往了都江堰旅游局,了解并收集了震前景区发展的真实资料和景区在地震中所受损害以及景区工作人员震后的急救措施;然后,我们深入景区进行实地考察,用自己所见所闻记录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的实际变化和恢复水平,借此对比震前震后它的不同发展情况。最后,在当地居民游客之间以问卷的形式进行社会调研、拍摄图片资料,写出关于震后都江堰重建与开发的分析报告,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

2前往羌族聚居地汶川,调查羌族这个古老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遗产。“龙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个秋。” 古羌,也是汉族的祖先;羌笛,曾吹响在大漠深处;羌人,曾驰骋在塞外关山。虽然古羌在历史的尘埃中模糊得几乎看不到更多的背影,但它们将本民族的文化智慧教给了子孙后代。而这次地震重灾区囊括了基本上所有的羌族聚居地,对羌族文化的打击相当大。由于暴雨的原因,我们只前往了汶川县的两个羌寨:西羌第一村萝卜寨和羌族土碉的所在地布瓦羌寨。期间我们有幸采访了布瓦羌寨及古羌碉重建保护的相关负责人并聆听了当地的羌族人民的原生态山歌。

3前往以马壤阿若红为代表的藏区,深入藏族村寨,参观古老寺庙,了解当地藏族的特有文化。阿坝藏区深藏在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连绵不绝的邛崃山脉和岷山山脉中间。藏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在地震中,像藏传佛教寺庙、民居一类的藏族文化符号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在阿坝州,藏羌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藏羌文化相互交融,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最风情的民族——嘉绒藏族。调研团首先前往了马尔康,从西索民居和卓克基官寨领略嘉绒藏族的建筑艺术,之后前往壤塘体验藏传佛教中一个特殊教派——觉囊派的文化,接着到阿坝县与安多藏族群众亲密接触,最后调研团踏上了热尔大草原,揭开了天边的若尔盖湿地的面纱。

 

宣传媒介:山东大学学生在线网站、青春山大网站、山大视点网站

 
 
 
三、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82-

4

济南-

成都

火车

乘坐K206次列车,经过35个小时的行程,

4日下午2点到达成都,队长于火车站接站。

84

下午

成都-

都江堰

汽车

下午4点由成都经高速公路前往都江堰,下午5点到达,全员修整吃晚饭。

8点,开会讨论日后安排和行程。要求队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分工,列出第一个分支项目——都江堰的计划。

85

都江堰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四川人文自然遗产调研活动正式开始。

 

实践团队走访了都江堰旅游局,向相关负责人请教有关灾后遗产的重建和开发等相关问题,旅游局遗产办和资源部的有关工作人员接待了调研团。

86

都江堰

 

8点登青城山,参观青城山主要景区,特别是在震中受损最严重的二王庙。

 

14点参观都江堰景区,了解震前震后景区的实际情况,拍摄照片,收集资料。

 

晚上,形成调查问卷完稿,打印100份。

87

都江堰

 

都江堰当地居民以及来景区旅游的游客发放100份问卷调查, 耐心回答被调查人的问题,并回收有效问卷。

88

都江堰

 

 

统计总结问卷数据,分析调查结果。形成初步的报告。

开例会总结都江堰之行的得失并商定下一

分支项目——古羌文化的具体计划。

89

都江堰-汶川

汽车

 

6点从都江堰出发,中午11点半到达汶川,途中观察到彻底关大桥的的修缮情况。

 

14点前往西羌第一寨萝卜寨调研。从中了解到震后政府对羌寨的抢修和翻新,并穿上了羌装体验民族生活。

810

汶川

 

 

上午调研团来到布瓦羌寨,有幸采访了重建施工方负责人王权先生,了解“中国第一黄泥土碉群”的价值。

 

进入淳朴羌民王世先老人的家中,观看她的羌绣,并听她演唱了当地的山歌。

 

811

汶川-马尔康

汽车

13点到达马尔康。

 

下午3点前往接受单位阿坝州文化局、阿坝州旅游局报道,得到许多有用资料。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马成富教授还向我们提供了两位传承人的地址。

812

马尔康

 

9点,前往参观卓克基官寨和西索民居。

 

19点,前往体育广场欣赏锅庄表演。

 

20点半,召开总结例会。

 

813

马尔康

 

前往马尔康中学发放100份《关于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问卷调查》的问卷。用以了解初高中生,新时期的这一代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情况。

814

马尔康

 

来到位于马尔康镇英波洛村山上的昌列寺,在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进行实践活动,调查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至此对藏传佛教有了初步的认识。

815

马尔康-壤塘

汽车

上午,从马尔康出发前往壤塘。

 

下午实践中期修整,队员休息一天。

816

壤塘

 

深入棒托寺,参观了棒托寺的石刻大藏经。

 

走进当地一位从事石刻藏文的老师傅家中,近距离观摩了石刻艺术

817

壤塘

 

参观觉囊教派三大寺:错尔基寺、泽布基寺、藏洼寺,浅识觉囊文化。

818

壤塘-阿坝

汽车

上午从壤塘启程前往阿坝,中午到达。

下午去阿坝县文化局和旅游局了解情况。

819

阿坝

 

拜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藏族说唱《折嘎》曲艺的演唱者甲央?甲木措老人。

820

阿坝

 

开始对藏传佛教另一教派格鲁派重要寺院各莫寺以及安多古藏寨建筑群进行调研。

821

阿坝-若尔盖

汽车

到达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若尔盖湿地。前往湿地管理局了解湿地的危机和保护措施。

 

822

阿坝-都江堰

 

上午,到达都江堰,总结藏羌文化分支项目的成果,整理采访记录、相关文字及图像资料。

下午,总结整个实践活动的成果,做好收尾工作。

 

 

 

 

 

823

 

 

都江堰-成都

 

 

 

汽车

 

队长送其余队员到达成都,队员乘车各自安全返乡。

 

 

 

四、“留川之行”——都江堰印象

 

(一)实践地简介

   

都江堰市地处四川省东南距成都市48km。以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县,早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市区西北部,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获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并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里,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二)都江堰在地震中的受损情况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受了巨大损失,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灾前:2007 年接待游客827.3 万人次,同比增长2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17.48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33 亿元,同比增长22.4%;景区门票收入1.6 亿元,同比增长19.5%;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占全市GDP 的比重高达51.3%;相比之下2008 1-5 月, 全市共接待游客248.6万人次,同比增长0.6,其中境外游客3.38 万人次,同比增长6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亿,同比下降6%;实现门票收入3404.78 万元,同比下降18%。灾后:旅游业经济损失约101.62 亿元。 另外灾后景区景点损失约76 亿元,其中:(1)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秦堰楼跨塌,二王庙山门和青城山新山门严重毁损,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损毁,伏龙观、城隍庙、十殿、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老君阁、游客中心、都江堰博物馆、陈列馆等多处古建筑严重受损,景区游步道和标识标牌多数损毁。(2)龙池景区和虹口景区部分山体滑坡、坍塌,龙池景区山门被毁,景区内生态环境和原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虹口景区漂流项目(正在创建国家4A级景区)基础设施被毁。(3)青城外山、王婆岩、赵公山、灵岩山等景区建筑物、基础设施和生态植被同样遭到严重损坏。地震对青城山-都江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不仅在于遗产资源本身,旅游基础设施方面也遭受重创。都江堰城区至青城后山、虹口、龙池景区的公路被阻断;都江堰景区离堆古园内配套供水、供电、通讯设施已受破坏;青城后山、虹口、龙池景区内大部分游步道遭毁,新加坡悦蓉庄五星级酒店、宜必思酒店和“道解都江堰”大型实景演出都受到相应的破坏无法正常对游客开放。

(三)重建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旅游业是都江堰市的龙头产业,而青城山-都江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又是都江堰市旅游地核心。因此对青城山-都江堰的重建与开发就显得格外急切和重要。但是重建与开发工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震后景区重建与开发工作同时面临困难与机遇。一方面,灾后重建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地震对都江堰市景点、房屋、基础设施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恢复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有来自中共中央、四川省、上海市的资金支持,但是这些支持毕竟是有限的,恢复和重建还有很多一部分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地震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处于各方面的考虑,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游客量势必在一定时间内有所减少。再者,地震对景区尤其是青城山的破坏巨大,生态破坏严重,这就给重建和开发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虽然青城山-都江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建工作面临许多困难,但是拨开云雾我们可以看到,重建工作还是有很多机遇可以利用。一方面,都江堰有来自中共中央、四川省、成都市等各级政策支持,未来3年还有来自上海市的80亿的资金支持并将在产业发展、人才培训、旅游营销等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为我们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国家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了良好机遇。更重要的是,全市人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激发的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加之全市人民重建家园、重振经济的愿望十分迫切,这些都成为灾后重建的坚实思想基础。另外,地震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都江堰被世界所关注的程度,从侧面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对都江堰的长远发展起到一定得好处。

(四)调研团调研情况及重建建议

 

85,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四川人文自然遗产调研实践团队走访了都江堰市旅游局,向相关负责人咨询有关灾后遗产的重建和开发等问题,旅游局遗产办和资源部的有关工作人员接待了调研团。都江堰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世界遗产,队员们仔细询问了都江堰的震后重建工作的进展状况。从工作人员的介绍中,队员们了解到,地震给都江堰市带来了极大程度的毁坏,给景区的恢复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景区的受损景点正在积极建设和修护,并重点针对地震造成的潜在危险项目进行了专修加固工作,修复工程进展得比较顺利。同时,工作人员也指出,灾后遗址保护与开发面临着资金不足这一难题,希望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灾区景点重建工作提供支持。而87日,调研团在景区和景区外的南桥向游客与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发放了100份关于震后都江堰景区的修复与保护的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都江堰在这次地震中的损害情况。从相关部门专业人士的沟通和问卷反馈信息知道,都江堰在这次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灾后重建遇到种种困难。基于对困难和机遇的考虑,都江堰在重建开发过程中要注意避重就轻,扬长避短。具体建议如下:

一、注重恢复重塑遗产地良好生态环境。都江堰市的自然遗产都处于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世界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区都属于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受地震影响破坏大,山体滑坡、植被破坏严重,已经对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全性和完整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另外地震留下的可吸入粉尘对都江堰市的城市环境损害严重,影响了都江堰旅游城市的形象,进一步对开发世界遗产旅游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恢复重塑都江堰市的良好生态环境是重建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合理利用资金,坚持维护世界遗产原真性原则。都江堰市在此次地震中遭受重创,整个重建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虽然有来自中共中央、四川省、上海市的资金支持,但是这些支持毕竟是有限的,恢复和重建还有很多一部分资金缺口。越是在面临资金压力的情况下,我们越是要合理安排资金的去处,做到不浪费一分钱,资金利用有缓急,有轻重。无论是重建工作还是开发工作都要维护好世界遗产的原真性,世界遗产以它的独特普世价值闪耀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如果原真性遭到破坏,世界遗产就没有存在的价值,青城山-都江堰的重建开发工作一定牢记这一点,将其作为统筹重建工作地首要原则。

三、加强旅游交通道路的建设。交通对于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至关重要,它是联系遗产地和旅游消费者群体的纽带。此次地震给都江堰市交通道路网络也带来了巨大损失,特别是通向虹口、龙池、青城后山等旅游地的山区公路。为此,建议将通达景区的地震毁损公路的修复工作摆在灾后重建的优先位置,加快实施蒲阳至虹口山区公路、青城山(前山、后山)道路重建工作,以及高原大桥、白沙河大桥、岷江4 号桥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做好成灌客运快速铁路的前期协调工作,尽快启动拆迁安置工作;继续推进聚青路、彭青路、成灌快速通道(沙西线)、成郫灌干道(IT 大道)都江堰段、国道317 线、省道106 线改建等重大项目;优化城区及通往景区、乡镇的区间公交系统路线,增设中英文标牌标识; 编写多国语言的自助旅游手册,方便“自由人”出行

四、加大宣传,重塑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品牌。2006 年起,都江堰市就大规模地向游客推出了“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城市旅游形象品牌,而随着其推广和传播,这一城市品牌早已逐渐深入人心,广为认同。但是,汶川地震却给这一品牌的建立重创,给旅游者在心理上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形成一定的担心和顾虑。因此都江堰的首要任务是重新定位青城山——都江堰这一旅游品牌,在原品牌已有的认知度的基础上,消除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继续强化积极有益的方面而加以宣传推荐。为此,应继续加大“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城市旅游形象品牌在全国性媒体的推荐力度。整合都江堰市其他旅游资源,增强都江堰旅游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五、转变观念,“变废为宝”。此次地震虽然给都江堰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震是全世界人民都更加关注四川,关注都江堰,提升了青城山—都江堰这一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对这点加以把握利用,对发展都江堰市的旅游长远的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另外,地震给都江堰留下大量“黑色旅游资源”,可以再地震遗址、地震留下的废墟上,整合资源、“变废为宝”,修建地震博物馆,合理利用黑色资源,可以为都江堰旅游天上一笔浓墨重彩,形成新的特色旅游,重建开发工作要特别重视这一点,和可能会对都江堰未来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关于都江堰震后重建和开发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当前都江堰重建与开发面临的最大问题

 

 

都江堰重建与开发主要应借助的社会力量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在都江堰景区人流较大的南桥地带发放调查问卷总计一百份,有效问卷83份(部分问卷受损、部分问卷字迹不清晰或回答不完整),其中17份问卷调查人群中游客与居民的比例约为32。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的人群对于都江堰这一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是比较了解的,仅有约18%的人表明并不是很熟悉都江堰。而对于都江堰景区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的受损情况,有近66%的的人不同程度的表示了自己的关心,更有58%的人愿意积极投身于都江堰震后重建开发事业,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但在调查中,我们同时也发现,仅有一个人表示自己很熟悉都江堰政府重建开发都江堰的各项具体措施,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很清楚,这也与调查人群多为外地游客有关,但他们同时也有68%的人表示了对政府一系列重建开发都江堰措施的有效性,并针对都江堰震后重建开发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详情可以见上表。经过这次调查,我们认为,要想真正搞好都江堰的震后重建与开发,除了政府的努力,更要广泛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排除万难,重建都江堰。

 

五、“留川之行”——心系汶川,牵手古羌

 

(一)实践地及羌族简介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幅员8.42万平方公里,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县。2003年底总人口84.7万,其中羌族占17.7%,是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了解我国羌族文化的首选地。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自己民族个性特征的文化,如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等等。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因此民间有 “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 的说法。羌族还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民族,因此有了世界闻名的羌绣,而羌族更引人注目的则是他精湛的建筑技艺,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羌碉更是羌族文化的现实见证,记载着羌族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说羌碉文化就是羌族历史文化的一个写照。

(二)实践内容及思考

 

1、羌族的物质文化(以建筑为例)

怀着对羌族的好奇,及对灾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调查研究的热情,队员们走访了西羌第一寨萝卜寨进行了调研,据研究,萝卜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古羌王的遗都,萝卜寨早在4500年前就已有人类居住,“萝卜寨”并不是她最早的称谓。更早之前,因为其依凤凰山而建,故得名凤凰寨。后又依次易名富顺寨,老虎寨。直至后来“王羌总”的出现,萝卜寨始得名。因其处于地势较高的大山中,被称为“云朵上的街市”。这是一座没有碉楼的羌寨,他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用黄泥建造而成的民族村落,然而这个古老的羌族村落却没能挺过汶川8级地震。在5.12汶川地震中,这里的房屋无一幸免,整个羌寨几乎被夷为平地。但经过队员们的实地调研,展现在队员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寨子,据了解,震后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村寨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着,新的村寨也已基本完工。

 

相关部门介绍,对萝卜寨的保护他们坚持老寨近期以保护为主,先划定保护范围。待原址上复建萝卜寨时,还将适当保留一些损毁遗址,修建地震遗址纪念景观。而旧寨恢复重建,应充分尊重萝卜寨的历史文脉,保护传统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住宅建造风格,力求循序渐进、修旧如旧,文物和古建筑保护专家与当地能工巧匠将共同参与。地震后新的萝卜寨是在保持老寨民居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了防火和抗震的性能建造而成。在房屋建筑上新寨在整体布局上利用凰山坡地,由中部低处向东展开,建筑依山而建,与山势密切结合,依据台地分6层叠院式修建,将新寨住宅与山地景观自然融合。这样的重建模式不仅能让人们更多的了解羌族建筑更能让人们永远的记住5.12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

 

此外,队员还来到了有“中国第一黄泥土碉群”的布瓦羌寨,威州布瓦寨位于岷江与杂谷脑河汇合之处的高半山坡台地上,“布瓦”即黄泥土峰之意,布瓦寨建筑就地取材,房屋均为黄土筑成。碉——是川西北羌族人民智慧和汗水的凝结,是羌民族之魂。碉房,早期为防风防盗、关畜贮物住人的民居,其后不断演变为官寨碉、界碉、风水碉和战碉。官寨碉是其权力的象征,战时成为避难藏物之处;界碉为界地的地理标志;风水碉造型奇特美观,形体较小,建于村寨附近而用于驱魔镇邪,保境安民;战碉雄伟高大,有单个或数个相连,互为犄角,首尾呼应,构成了极其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多建于交通要道,山梁隘口,间沟交叉处或视线开阔地带,以燃狼烟、鸣枪炮、吹号等形式报警,快速传递信息。寨内东西200米,南北120米,寨中有五座黄土碉楼,为四方形,顶部木质结构拱石式建筑,底部有门。这五座碉楼挺拔壮观,数公里外可见。布瓦黄土群碉填补了中国民族战争史、建筑史的空白,是四川省仅存一处且分布集中的土碉。20065月,布瓦黄土群碉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布瓦寨有105户人家,黄土房围绕在土碉周围,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型黄土建筑群体,是全国两处仅存的黄泥碉建筑之一,然而,这些羌碉在“5.12”地震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事过一年,当我们来到布瓦羌寨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则是已经穿上了安全的“衣裳”的羌碉。

 

为更好的了解灾后羌碉的修复重建工作,调研团采访了负责布瓦羌寨恢复重建的总工程师王权先生,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保护重建布瓦羌碉的工程建设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极大关心,此外汶川县的对口支援省广东省也对这一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支持,王先生介绍到对布瓦羌碉的保护重建工作他们坚持保护其原有风格,不改变原有面貌,使其保有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是一个有着精湛的建筑工艺的民族,他具有特殊风格的羌族住宅,具有多种功能的羌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一比瑰宝,然而在这次地震中,这些建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但让调研团成员欣慰的是震后这些宝贵财富的保护都得到了足够的认识,重建修复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看到重建工作的有序进行,成员们都对羌族物质文化的保护充满希望。

 

2、羌族的非物质文化(以语言,羌绣为例)

羌族是我国少数拥有自己语言的民族,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羌语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地区。他主要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茂县北部,黑水县的大部分地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南部方言则主要分布在理县的一些地区。

 

羌文字是羌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羌族的一个重要象征,但经过调研团走访羌寨居民发现,随着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羌族人民也越来越开放,他们更多的走出羌寨,与汉族人交流,通婚,这样虽有利于民族团结与融合,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融合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据当地居民王世先老人介绍,现在会羌族文字的人已经很少,只有一些老年人还仍对羌族文字有所了解。了解到这些调研团成员都对羌文字的明天产生了担忧。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文字,那这个民族也就是不完整的,因此,要想真正的保护羌族文化就要重视对羌文字的保护,使他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羌族另一个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羌绣,在羌寨,随处可见的是穿着羌族服装的羌族人,他们的衣服上都有着手工刺绣的漂亮图案,这就是羌绣。羌绣与一般的刺绣不同,他有自己独有的审美价值,审美造型,纹饰图案及色彩规范,他蕴含着深厚的羌族历史文化内涵。因其美丽的图案,深刻的内涵,羌绣早在明清时就普遍流行,此后羌绣逐渐吸收挑花技艺并发展成挑花刺绣。与羌族文字不同,羌绣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在羌寨很多羌族农民都把自己的羌绣当成商品让他在商品交换中得到流通与交换,这样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向外传播羌绣的精湛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他的保护具有很大的难度,但如果保护到位他将对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保护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势在必行。

 
六、“留川之行”——探秘阿坝藏区

(一)马尔康:高原明珠,风情民族

 

“嘉绒”因嘉莫墨尔多神山而得名,意为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嘉绒藏族主要聚居在阿坝州内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区,马尔康县境内的嘉绒藏族,是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吐蕃与古代羌族诸部长长期交错杂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结果,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嘉绒文化,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嘉绒藏族独特的民居和建筑文化

 

嘉绒藏族的住宅与草原牧区的帐房、松潘一带的木板房相比,独具特色,石木结构,片石砌就的平顶式碉房事嘉绒藏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建筑多在背风向阳、土质坚实且方便生产和生活的地方,依地势择险而居。建筑方正高耸,平面呈长方形和近方形,立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一般三到四层,顶层半封闭式向阳敞开,设有经堂与客房,造型美观,冬暖夏凉,门窗装饰艳丽美观。位于卓克基乡的西索民居具有独特的垒石为屋建筑传统和"邛笼"式建筑风格,是嘉绒藏族最具特色的村寨。为了调研嘉绒藏族文化,对嘉绒藏民的生活有更具体深刻的了解,山东大学四川人文自然遗产调研团来到位于马尔康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和西索民居进行调研活动。

 

西索在藏语中译为“岗哨亭”,寨内居住着专门为卓克基土司送信的“柯巴”,如今居住在此地的多为原土司差人、商人、民间和工艺者的后代。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特色,是保持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最为典型的藏寨之一,于200412月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索民居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为64300平方米,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建筑古朴凝重,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鲜艳的图腾,飘动的经幡,耸立的白塔,栩栩如生的唐卡,幽深的青石小道,都为寨子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气息。嘉绒石碉建筑艺术,是嘉绒民族意识,信仰,智慧,性格,自然条件和历史变迁的集中体现。

这里的藏寨一般为三层,极个别的有四层,但不管是三层还是四层,都是自上而下按“神”、“人”、“畜”的关系而设置的。其中底层以前是饲养牲畜,二层是厨房、客厅以及卧室,三楼为经堂和客房。房项转角处作尖角耸立,法角上置白石代表自然界诸伸.后墙顶中部建一个梯形台状空心石塔,塔腹放置个陶罐.罐内盛装青裸、小麦等粮食作为敬献天神、祖先神的供品。罐口盖以石板,上置大白石一颗和小白石若干代表最高天神及天界其他神灵。各层窗户窗檐上方及门稠上方亦置放小白石若干代表自然界诸神。每层楼的窗户都外小内大,窗框很讲究,用上了雕刻、绘画、上彩等技巧,民族特色很浓。这种建筑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建筑艺术独特,审美价值高,就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西索民居除去建筑风格具有嘉绒建筑的典型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寨子的布局极为奇特,而这样的特点只有在卓克基官寨楼顶鸟瞰时方可发现,整个藏寨的布局极像藏族吉祥八宝图案中的“花依”,这样的图案是由那些在寨子中弯来拐去的青石板小道在石碉中穿梭往来是构成的。蜿蜒阡陌的青石板路有点像迷宫,路的两旁及尽头都是一色的石质房屋,而站在高处,蓝天白云下色彩浓重绚丽、鲜明清新的建筑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透过那带着历史痕迹的木窗,西索民居的石板屋面透着隐隐的光芒,一色的石墙建筑体现出嘉绒民居的建筑特点,跫然在这座经幡轻荡的古老寨子,只有一种曲径通幽的安谧和遐想。西索民居的原住民是为卓克基土司服务的人,而作为四土之上权力象征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鹧鸪山下,梭磨河畔,卓克基土司官寨虎踞龙盘。现存建筑是末代土司索观瀛于1918年亲自设计并组织修建的,整个官寨规模庞大,构造精细,几乎囊括了嘉绒藏族建筑艺术之精华。如今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分为四个展区,分别是嘉绒文化、红色文化、土司文化和宗教文化展示区,共有展厅45个。土司制度我国元代以来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一种“以本土之人,司本土之事”的政治形式,清朝中叶,土司权势达到鼎盛,随着民族地区初被开发,民族趋向融合,至解放前夕,瓦寺土司本族之土民数量锐减,临近解放时,瓦寺土司已日趋衰落。但是作为末代土司的遗世杰作,卓克基土司官寨是藏汉民族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70年前,毛泽东下榻卓克基时,曾惊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而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也曾盛赞它为“世上少有的建筑奇观”,是集藏汉建筑精粹之大成者的“东方的建筑明珠”。

 

嘉绒藏族的建筑集科学性与观赏性于一体,融实用性与史料性于一身,如今再来欣赏这些精美绝伦的建筑,让我们不仅折服于这个民族在艰苦的环境中所展现出的民族智慧与高超工艺。而通过我们的调研可以看出,这些建筑的的布局看似漫不经心,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无论是建筑的布局,方位,还是住宅的尺度,朝向,甚至是建筑的装饰,陈设,都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因为卓克基土司官寨与西索民居的显著代表性,使其具有独特的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具有很高的文化遗产品质。在手工时代,嘉绒藏民用泥土与石块建造起外形美观,起居舒适的建筑,历经数百年不倒,经受强风和地震的考验而不衰,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卓克基土司官寨和西索民居无一不体现出嘉绒藏民天才的创造力,具有罕见的、无可替代的价值。而作为具有生命力的传统藏民居住地,西索民居保存完好,官寨也以宏大的规模、巧妙的结构和古朴的风格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藏族文化及土司文化的研究者。

 

(二)壤塘:“觉囊”寻踪,追溯“石刻”

816,我们一路曲折颠簸,来到了风光秀丽的壤塘县。壤塘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族自治州西部,东及东北与马尔康,阿坝县接壤,南与金川县毗连,西部和南与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相望,北邻青海省班玛县。县境内河流密布,远远望去,无数条银带蜿蜒在宽广的草原之中,异常美丽。
初闻“壤塘”,可能会觉得这个县名很是奇怪,其实它源自境内的一个自然村壤塘寨。这一村寨坐落于山上,其山形似手托宝幢的“藏跋拉菩萨”。据我们的领路人介绍,《藏汉大辞典》记:“瞻巴拉、义译持聩。梵音译作阎波罗。旧译布禄金刚,一财神名”。《藏汉大辞典》再记:“幢,宝幢,胜利幢,宫殿屋脊上象征胜利的一种装饰品或供神物品。”“壤”系藏语言译,源自上意。山前有一平坝,“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财神的坝子”。这也就是“壤塘”一名的来源。我们在壤塘县停留了两天,重点对壤塘县的石刻大藏经和经典藏传佛教文化——觉囊文化及其重要载体壤塘三大寺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和考察。
壤塘县的石刻大藏经主要位于棒托寺内。棒托寺坐落在茸木达乡则曲河畔,距县城有32公里。“棒托寺”,藏语意思为“草坝上的寺庙”,顾名思义,寺庙周围有着宽阔的草坪,背靠瞻巴拉山,面对象山和大渡河支流则曲河,鸟语花香,风景优美。它以规模宏大的石刻藏文大藏经堆和巍峨壮观的大佛塔群而著称。
石刻藏文大藏经,顾名思义,就是用铁器等金属工具将卷轶浩繁的藏文大藏经整套逐字逐句镌刻在一块块石板上的一种特殊的经书形式。藏文《大藏经》是一部最为丰富、最为完备的佛教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入研究藏传佛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棒托寺的石刻藏文大藏经,就是用不规则石板正反两面精心镌刻后,再按经文类别和顺序页码垒叠成的长方形石经高墙。据寺里的工作人员介绍,棒托寺的石刻大藏经仅露出地表的经墙左长46米,右长39米,左宽16米,右宽13米,左高9.7米,右高9.2米。它共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由大小不一的50多万张石片共同堆积而成。其中,《甘珠尔》是佛祖释迦牟尼语录的译本,刻于明朝时期,而《丹珠尔》则是后世佛教大德高僧对《甘珠尔》的解释与论述,于清末时期由60多名工匠用了长达9年的时间雕刻完成。棒托寺的石刻大藏经是国内外稀有的石刻佛堂和藏学经典,也是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的石刻藏文大藏经,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研究价值。
我们一行人乘车沿山路而上,远远就望见高耸的白色塔尖。走近棒托寺,就看见一堵堵用石板砌成的城墙,墙面有着设计精美的众多窗口,每个窗口中都可以显示出十分醒目的石经目录以及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等咒语。近看石经墙,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每块石板阴阳两面都镌刻着藏文印刷体经文,即使是在石板这样坚硬的材料上,经文依然疏密有致,运笔严谨,并且图文并茂,浑然一体,真无愧于其天下无双的称号。据寺中高僧介绍,镌刻石经是宗教在施主和工匠心里泛起的神奇意念的结果,被视为对佛的虔诚使然,一部好的石经往往是技艺和心理意念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又不禁不让人对这些巧手而虔诚的工匠充满了敬意,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为我们研究藏族历史、藏传佛教等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如果说棒托寺的石刻大藏经带给我们的主要是对藏传佛教教民的巧夺天工的技艺的钦佩,那么相距不远的觉囊派三大寺给我们的震撼则是藏传佛教觉囊派的博大精深。据介绍,觉囊派是藏传佛教中一个历史悠久的独特派别,起源于域摩弥觉多吉,他大约生活在北宋时期,其五传弟子突结尊追在今西藏日喀则地区西拉孜县创立觉摩囊寺,该派即以此寺得名。之所以称其为一个很独特的派别,是因为该派的教义与藏传佛教其他派别如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的一些主张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它的理念更是与藏传佛教另一大派别格鲁派的主张完全对立,因此被视为异端而受到排挤。觉囊派将人们的认识分作性质不同的高低两种,即世俗谛和胜义谛。谛指道理和认识对象,世俗谛就是权且的认识活动,胜义谛谓为真实的认识对象和道理。觉囊派认为世俗谛陈述的现象世界亦即物质世界是虚幻的,颠倒的,仅有功用,无实体,无自性,因此是自空;胜义谛反映的是本原实相即精神本体是绝对真实存在的,它不可捉摸,空一切世俗的戏论,就是说不能用我们所感知的任何特性来加以描述,故为他空。在这里,“他空”是对“自空”而言,空意味着不可描述。所以,他空见仅仅否认我们感知的现象世界,并不否认在这个现象世界的背后有一个实在,只不过此实在是理智本身无法揭示的。觉囊派认为把世俗谛和胜义谛统一起来,就在认识上不堕承认客观事物的真实性之常边,又远离否认精神本体的断边,从而真正把握了关于现象和本体的中道观。“他空见”也就是觉囊派的核心教义,渊源可以追溯到域摩?弥觉多杰(约12世纪初),不可谓历史不悠久,但是因为其独特的阐释,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曾经引起很多风波。最严重的莫过于1649年,第一世哲布尊丹巴进藏求学佛法,当学业完成即将返回外蒙古时,五世达赖凭借手中握有的西藏宗教大权,勒令哲布尊丹巴改信格鲁派,从而使外蒙古地区普遍信仰格鲁派,而且五世达赖将西藏地区的包括著名的达丹彭措林寺在内的觉囊派寺院全部改宗为格鲁派寺院,除了保留多罗那他的名著《印度佛教史》以及零星著述外,其它主要宣扬觉囊派教义的所有经籍都被烧毁或封存起来。所以,至十七世纪末,觉囊派在今西藏自治区境内已不复存在,只在在四川阿坝和青海果洛等藏区还具有一定势力。我们前往探访的壤塘县境内的壤塘寺,就是以上两大地区觉囊派寺院的母寺或祖寺,在信奉觉囊派的僧俗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乘车沿山路一路前行,就可以来到这三座著名的藏传佛教觉囊派寺院——曲尔基寺、藏洼寺和泽布基寺。这三座寺院原本一家,创建于1435年,名叫东壤塘桑珠罗布林寺,后来逐渐发展成三座并列的寺院,寺院的建筑连成一体,俨然一座小城镇,距县城大概有43公里,作为藏传佛教觉囊派现有的最大寺院,享誉藏区。我们跟随寺内高僧沿石阶向上,逐渐进入觉囊派的圣境。这三座寺院虽然各有所长,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拥有许多密不视人的珍贵文物。我们先到达了曲尔基寺内,见到了足有两层半楼高的弥勒佛像和竹庆器寺第一大成就者亲自加持过的珍贵唐卡画《莲花生威仪像》和19幅巨型唐卡画,25尊古代鎏金佛像,更见识到了文成公主亲手绣制的《药王佛》唐卡和东壤塘寺创建者仲氏头盖骨,上面甚至可以看到酷似藏文字母和佛像的裂纹。而在泽布基寺有一尊1.5米高的度母金像,它也是该寺镇寺之宝。正殿香案上供有两块留有很深足板印和“六字真言”的石板,据说它们都是高僧阿盖尼玛俄热孩提时顽皮所为。本来以为在前两个寺内已经见识到足够的藏传佛教珍品,没想到在藏洼寺内,我们又再一次被异常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氛深深震撼,这里不仅藏有1万余卷佛经,而且收集了大量的藏传佛教各个教派高僧大德的主要著述,更藏有面积达400平方米的弥勒佛唐卡面,一件印度僧人若拉巴骨饰,以及觉囊派著名高僧多罗那它所用马鞍一副、“像俄”金像一尊、靴一双和法螺一只,大成就者更嘎旺姆铁杵一根。在这里的藏宝之地——时轮佛殿,我们又近距离观赏了寺内供奉的时轮金刚、普明和不动佛三座坛城。其中时轮金刚坛城用纯金制成,上面饰有各种珍宝,美仑美奂,足可与布达拉宫中的同类相媲美。当这些被信徒们视为稀世之宝的生物一件件展示在我们眼前,我们除了震撼与钦佩,实在找不出其他合适的反应。觉囊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虽遭反复打压依然顽强发展于世这种生生不息的教派精神实在让人感动不已。
 

(三)阿坝:安多之最,曲艺瑰宝

 

阿坝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末稍,川、甘、青三省交汇处,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藏民族聚集地,属藏语系“安多”地区,古老的阿坝孕育了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在整个藏区享有盛誉。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历史上这些艺术品种,从没有得到过系统地划分而只知有歌舞,不知还有戏剧、曲艺等艺术表演种类,因而对于藏族曲艺来说更是不为人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十大文集成?志》中的《曲艺音乐集成》和《曲艺志》的搜集、挖掘、整理、编辑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科学的论证,我们才揭开了四川安多藏族曲艺的面纱,目前所存的曲种,历史最长,影响最深的除《格萨尔》外,当数《折嘎》曲种堪称安多藏族文化瑰宝。

  

《折嘎》,是一种具有单口相声的曲艺形式,(“折”是鬼的意思,“嘎”意为隔开),在四川省阿坝县流传历史悠久,过去主要是由乞讨人说唱,内容多为历史典故,英雄神明,鬼怪奸臣,民间传说等。解放后,民间艺人赋予“折嘎”新的艺术生命,深受藏族人民的欢迎。而如今会唱《折嘎》的曲艺人已经越来越少,我们有幸采访了一位传承人——甲央?甲木措老人。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队员们发现远在藏族本土宗教“苯波教”时期,便有了“折嘎”表演的雏形。“苯波教”具体形成时间众说不一,从《土观宗派源流》、《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中可以看,“苯波教”于公元一百多年前即已流行其中据《西藏王臣记》载:聂赤赞普(即肩座王)在修建容布纳岗宫的时候,用口译说出苯波教的《辛氏之牟嘉法门》,这就是最早的“折嘎”的最原始的表现形式和最早的唱词。《折嘎》曲种形成于“苯波教”初期,经历了六百年历史,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大约在赤松德赞时期)苯佛双方吸纳于已有用的东西,因而藏传佛教也将“苯波教”的“折嘎”表演形式吸纳过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折嘎》不再是赞普和宗教创始人的专用工具,而是逐渐被民间所用。

甲央?甲木措老人还给队员们讲述了关于《折嘎》的传说。传说在扩建布达拉宫时,人们白天建筑宫殿,鬼神们晚上出来拆宫殿,想占领布达拉,于是招集“折嘎”艺人前来表演,艺人头带毡帽,装扮奇特又说又唱,语言诙谐,动作滑稽。鬼神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装扮奇特,说唱奇妙的人。都观赏“折嘎”表演,被深深吸引,他们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人们正在抓紧时间建造布达拉宫。当听完艺人的说唱后一看,布达拉宫已建造完毕,他们想起身夺回宝地,但他们所听的说唱是神定身咒语,从此被定在原地不能动弹。

古老的祭祀性“折嘎”表演形式已被民间接受,并用于春播秋收,修房造桥,迎送达官显贵或盛大聚会,喜庆团圆等场合,并且作为第一个节目或单独表演。其意义在于“开道”、“净场”。《折嘎》曲本结构属散韵相间,散文较少,韵文较多,散文用于说唱情节转换时用,韵文则演唱歌词格律严谨,多以八字句为主。

《折嘎》曲种在四川藏区有三种称谓,一种称之为“白嘎”,意为白木棍,它是依据艺人表演,时使用的道具白木棍而得名,第二种称谓是“折嘎”意为白色的魔鬼,它是依据艺人表演时将羊皮袄反着穿以及羊皮面具而得名,这种称谓主要是康巴地区,第三种称之为“者刮尔”,“者”即鬼怪“刮尔”即阻档、栏截,驱赶之意,完整的解释就是“驱魔祛鬼”。加之民族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善于接受外族文化的优点,在民族艺术中独树一旗,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性色彩。

 古老的旧曲本在1958年民改后就停演,因为旧曲本开头是纯宗教性的唱词有封建迷信之嫌,因而许多艺人只保留了“折嘎”结尾部分吉祥的唱词,致使今天的“折嘎”大多只单独祝吉祥,不再具备驱魔祛鬼的功能了。但《折嘎》曲种的社会影响,以及“折嘎”本身名称的含意却无法改变,总将它作为第一个节目来表演,人们在观看它时心中始终怀着虔诚的心意,许多观众还和着“折嘎”唱词,口中念诵着六字真言,因为在人们心目中的“折嘎”永远都是驱除邪魔,给人们带来吉祥和美好的祝愿。

《折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至传入四川藏区,现今大多地方都已失传,唯有在阿坝县得以承传发展至今,这依赖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十八世纪中叶,阿坝县便成了四川、甘肃、青海三省民族民间贸易交流中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往来增多,藏族歌庄、民间艺人说唱、藏戏、绘画、民族手工艺、民间文化等也随之兴盛起来,安多地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政教合一,至今已是宗教文化为主“折嘎”是最受欢迎的一个曲种。改革开放后,《折嘎》曲种再一次在安多藏区兴盛起来, “折嘎”表演形式已被民间接受,并用于春播秋收,修房造桥,迎送达官显贵或盛大聚会,喜庆团圆等场合,并且作为第一个节目或单独表演,其意义在于“开道”、“净场”。古老的祭祀性“折嘎”表演形式已被民间接受,在《折嘎》曲种的唱词中分三部份,第一部分为娱神部分,第二部分为娱人部分,第三部分为预祝吉祥部分。如今,已行成了服饰与表演予一体,表演艺人头带格萨尔王王帽,身着王服,腰佩宝剑,《折嘎》内容也有了彻底的改变,除了恢复了娱神部分和预祝吉祥外主要部分(娱人)均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主要用于婚礼、节庆甚至在各种集会上都可表演,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计划生育、普初扫盲等等。现在已成为了阿坝县重要节庆、大型庆曲活动中不可少的节目,已成为安多藏区独特的艺术表演曲艺。

 

我们现在欣赏到的安多藏族曲艺《折嘎》还能这样完美,这是与阿坝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搜集、挖掘、整理、编辑和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工作分不开的。

近年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大量涌入(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古老的《折嘎》曲种也面临着消亡的危险。许多地方的“折嘎”已名存实亡,在一些大型活动中,《折嘎》只被用作开坛仪式的祝词,表演者均为年高体迈的老者,而且祝词只有几句。目前在整个安多藏区能完整表演《折嘎》曲艺的只有著名艺人甲央?甲木措(阿坝县贾洛乡牧民)。甲央?甲木措老人说他从8岁开始学《折嘎》,20岁从事《折嘎》曲艺的表演),但是老人现已有60多岁了,年轻人几乎无人能表演,《折嘎》曲种的消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亟待抢救。甲央?甲木措老人也谈到自己十分希望能找到传承人,可以将自己毕生所学的《折嘎》曲艺传给后人。

甲央?甲木措老人还热情地现场表演了一段《折嘎》,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表演艺术形式,并被这一曲艺所深深吸引。

 

阿坝县也是全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对外国人开放的县城,据说阿坝有各种寺庙几十座,其各种教派也是繁多,最大是格尔登寺。号称是国内最大的黄教寺院,附近还有世界最大的黑教喇嘛寺-郎依寺。阿坝县居然有四十多座佛教寺庙,包括了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和藏族苯教,分别是宁玛派(红教)、格鲁派(黄教)、葛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觉囊派和藏族本土的苯教。我们去参观的各莫寺又名慧圆寺,全称吉祥讲修兴隆院,它位于四川省阿坝县各莫乡境内,距县城13公里,寺庙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由第二世嘉木样贡却久美旺波于公元1790年提议应在此创建一座弘扬宗喀巴大师清净无垢教法的格鲁派寺院,并亲临此地,播撒吉祥之花,加持寺址,创建了最初的吉祥上密院。1791年,贡却丹白仲美遵照上师的授记来到此地,建立、完善了密宗院的修学规则与制度,并出任该寺的首任法台。1910年第三世嘉木样格桑图丹旺秋来到寺院,开创了系统听闻讲修五部大论的修学制度,使慧圆寺成为显密并重相结合修学的一座寺院,造就出了许多精通显密教法的格西。公元1952年,至尊益西嘉措创立时轮学院,同时修建了时轮大经殿。经过历代祖师大德不懈的努力,至上个世纪50年代,慧圆寺吉祥讲修兴隆院已发展成为拥有显宗院、密宗院、时轮学院,僧侣近千人的寺庙。1988年,各莫寺主持活佛哈尔哇.嘉木样洛周(联波活佛)由班禅大师提名任命、国务院宗教局正式批准,担任中国高级佛学院藏语系藏传佛教研究室主任,成为了一位有成就的上师,联波活佛还多次接受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地佛教团体的邀请,前往参加佛教学术交流活动,并为当地信众讲经传法。近年来在联波活佛精心主持下,护法殿、僧舍、大经堂、大宝塔、讲修院等相继建成,各莫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阿坝县安多藏式建筑古朴典雅,内装豪华,在绿草、鲜花、麦浪的簇拥下,就是一卷酷似人间仙境的民居村落图。厚墙宽院,外朴内秀,“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的堡垒式夯土平顶建筑为阿坝县独有。古朴典雅的外观与豪华典雅的内装让许多游客为此亲睐,也成为许多游客所向往的地方。其实安多藏族民居房屋是十分讲究的,他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大型的藏寨里,每一座房屋的土墙上都能看见放射状的条纹,这既是纪念本教派创始人的标记,也是总结一年丰欠康泰祈祷来年的福祉,每到农历11月百姓所信仰的本教派创始人圆寂的纪念日,人们请喇嘛到家里颂经祈祷,对一年做一个总结,驱除过去的不愈,祈求来年人畜安康五谷丰登;如果一年这户人家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没有大的灾难就可以喷洒这种用矿物质或石灰调制的涂料,如果一年中这户人家发生过大的不幸就不能喷洒。喷洒的颜色是有自己的规矩的,一般人家只能喷洒成白色的放射状的条文,如果他家里面有人当了和尚就可以喷洒朱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条文是一种高尚的象征,假设哪户人家里出过一位活佛,他才有资格喷洒黄色与白色相间的的条纹。

 

(四)若尔盖:“地球之肾”——湿地的危机

 

“在海拔3400米到3600米的青藏高原东缘,保存着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原始、没有受到人为破坏的最好的高原湿地——若尔盖,这是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 《中国国家地理》曾给予了若尔盖湿地这样的评价。

因为长征的英雄故事,若尔盖草原湿地被更多的人了解,而因为九曲黄河第一湾的胜景,黑颈鹤的盎然生机更让人对若尔盖湿地充满向往。821日,我们调研团到达若尔盖的时候,正遇上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趁此良机,我们先去游览了唐克黄河第一湾和花湖的美景。站在高处,你能看见弯如月牙的河流,接近河岸,又能感受水天一色的极致靓丽。当时的我们以为,这就是若尔盖的全部,只有自然和谐的美丽。但,当我们放眼望去,见到的不是碧草连天,而是小块出现的水中绿洲,且由于荒漠化的缘故,还不时可见裸露的地表。这不禁让我们想问——怎么拯救这日渐消失的美丽。

下午,我们一行带着疑问来到了若尔盖国家湿地管理局,里面的工作人员热情的招待了我们,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仔细的回答了我们所有的问题。从中,我们得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身为辖曼自然保护区,于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八日成立(若府函[1994]6号)。19988月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函[1998]68)。区内沼泽草甸和沼泽植被发育较好,高寒草甸主要分布在高原丘陵坡地、排水较好的阶地及谷地边缘,灌木稀少,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沼泽植被集中分布区,其中还生活着黑颈鹤等珍稀动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同时它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地。若尔盖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地,也是重要的大气碳汇地,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并于20082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但,就是这么美丽和重要的湿地却面临着相当大的威胁,正一步步萎缩殆尽。

 

调查团了解到造成湿地危机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减少等自然因素以及过度放牧、开沟排水等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在不断萎缩减少。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1985年湖泊总面积为32475亩,15年后仅剩19845.5亩,萎缩12629.5亩,减幅达38.9%,导致了湿地特有物种群落的变化。特别是湿地排水沟的影响。60年代在保护区内,为增加草地面积,对沼泽地开挖和排水,建造了大面积人工排水沟渠。至今一些排水沟渠仍在正常运行,从而使保护区内沼泽、自然湖泊水位下降。

二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为活动加剧,造成沼泽干枯,草场沙化、退化加剧。据沙化土地监测,保护区及周边沙漠化土地面积达92.87万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7.6%,草原沙漠化平均每年以11.65%的速度递增,保护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县的1/3,扩展速度十分惊人,形势相当严峻。全县受到沙化威胁和严重威胁的草原面积达203.65万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20.8%;危及村庄30个,年经济损失高达870.8万元,严重制约着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现有退化草原430万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3.96%。致使草原植被盖度急剧下降,局部地区仅有45%左右;草原生产力明显下降,每亩可食牧草产量由八十年代初的362.06公斤下降为现在的320公斤左右;杂草和有毒有害草比例急剧上升,由八十年代的4050%上升到6070%,局部地区高达80%,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平衡及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保护湿地与牧民放牧的冲突,造成了湿地保护一度陷入困境。

三是草原鼠虫害面积大、危害重。我县草原鼠害以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为主,虫害以草原毛虫和草原蝗虫为主。根据鼠虫测报资料,全县鼠虫害分布面积高达800.5万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1.9%;危害面积450万亩,年因鼠虫危害损失牧草约1200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2400万元。

 

湿地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仍没有发现特别有效的措施现行的填沟堵坝、固沙种草的措施这种需要长期坚持的措施还是主要策略,但这与湿地的恶化速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加之牧民的破坏和资金的缺乏,保护工作更难开展起来。这些成效还远远不够拯救整个湿地的危机,若尔盖湿地还企盼全国、全世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经过调查团成员的思考,又总结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加强对现有保护区的管理,建立更多的国家级保护区。在国家级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的大背景下,应针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建立不同的保护区。

二是合理放牧,规划泥炭开采。湿地草场放牧均存在着牲畜多草场少的矛盾。因此,应根据湿地草场的载畜量,科学合理地确定放牧强度,严禁超强度放牧,以防止草地质量降低和退化,遏制逆向演替的发生。同时应大力建设人工草场,特别是留作备荒饲草地,以缓解草畜矛盾。开采泥炭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保护好沼泽地表草皮层,待采完泥炭后放回地表,以恢复湿地景观。开展泥炭开采规划,把湿地泥炭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起来,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出发,采用合理的开发方式。

三是整合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建立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若尔盖湿地地区,人文自然景观交相映衬,组合状况好。景观完整,无破坏景观的人为建设,很适合发展区域生态旅游。依据若尔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若尔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定位为保护性的资源开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提高与恢复湿地自然环境质量,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湿地的生态系统是相对脆弱的,缺乏科学论证和不合理的利用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发展湿地旅游应强化“保护性开发”主题,通过湿地旅游使人们欣赏到自然风光,体验生态平衡的自然环境,达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目的。

若尔盖高原湿地行政范围涉及到四川省的若尔盖县、红原县及甘肃省的碌曲县和玛曲县等地,如果将该湿地旅游区域分离成若干行政旅游区,各自为政,必将造成重复建设、投资浪费。因此,发展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旅游应当进行区域整合,进行优势集合,加强联合,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协同发展。若尔盖湿地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热尔大坝、红原大草原、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九曲黄河第一湾、降扎温泉、花湖、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玛尔莫塘草坝、阿尔甲乔干草坝、苟象寺、格尔底寺、达扎寺、索格藏寺等。可将其分类整理为“黄河大草原风光”、“高原湿地生态”、“藏羌民族风情”、“长征红色文化”等旅游品牌项目。

四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呼吁社会各界的支援。

五是进行生态移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若尔盖县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不能承载太多的人口压力,生态移民是缓解湿地压力的最有效途径。“若尔盖湿地生态重建的经济补偿应走‘用湿地养湿地,以生态创效益’的道路,采取内部补偿、外部补偿和代际补偿相结合的模式。”

 

若尔盖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资源,它被《湿地公约》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还被收录在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单,对它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调查团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这里,挽救这日渐消失的美丽。保护湿地,保护地球的肾,保护濒危的自然遗产,是需要我们共同研究的课题。

 

(五)《关于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注:

 

类别1:如果有机会,您会愿意学习一项或多项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类别2:如果有机会,您会选择以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的旅游路线吗?

类别3:如果有机会,您会愿意为修复、保护和传承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吗?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份(部分调查问卷破损,遗失,没有得到很好的填写)。

由 “关于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问卷”看来,被调查人,也就是本地中学生,他们对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的,其中76.39%的人认为藏羌非物质文化最吸引他们的是其独特性。人们也会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有关于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其中电视(65.39%)是他们信息的主要来源。但是具体到藏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人们的了解程度让人担忧,特别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更是知之甚少。地震对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在群众中的反应比较强烈,绝大多数人(62.5%)对此十分关心。此外,人们对政府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也不是十分了解,各种法律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人们还提出,当前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们的认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资金缺乏,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传承人老龄化等。

 

七、结束语

   

天府之国的神秘,雪域高原的圣洁,质朴民族的好客,一块神奇的土地,一副美丽的画卷。此次留川之行,让人文与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赏日落牧归,听草原放歌。我们不会忘记都江堰几千年来的坚强、坚持、坚韧,至今仍造福巴蜀儿女;我们不会忘记昔日骏马之上悠扬的羌笛声转化而来的不灭羌族魂;我们不会忘记绵绵藏语诵经祈福,用虔诚的心淳朴待客的藏民。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没有资格肆意的破坏或摈弃。

天灾无情,但人间有爱。虽然历史文化学院四川人文自然遗产调研团的实践活动已经完满的结束了,但所有成员对四川震后重建的关心和对四川人文自然遗产的探索和研究却始终不会结束。


陶云江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