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校青春坐标 积累人生财富

2010-11-25 10:0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 本报记者 李占江  董卿

  脚步丈量梦想,汗水孕育希望。历时半年时间,由大众日报、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第二届“调研山东”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于 11月 24日落下帷幕。回顾整个调研过程,大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积累了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段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暑期我们去了 4个城市,行程1000多公里,赶上过滂沱大雨,也碰到过40 度的酷暑高温,有调研顺利的开怀,也有相互争吵的纠结,但我们互相鼓励,坚持前行。”在第二届“调研山东”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颁奖典礼暨调研成果报告会上,来自聊城大学的王虹回顾了整个调研过程,“通过调研山东,我们懂得了成长、责任与担当,这段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我去年就参加了调研山东活动,收获很大,所以看到今年的活动启动后,我毫不犹豫地又报了名。”济南大学政管学院司南带领的团队在这届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他们在暑假深入农户家中,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有针对性地对农村社区负责人及各阶层人员进行了调查。如今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记者惊喜地发现,与报名时的印象相比,他们少了当初的稚嫩与青涩,更多了一份稳健与成熟。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此次活动,我对学到的理论知识有了重新认识,对社会有了更深了解。”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歌传承调研团队的张文文说。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刘小满更是对调研过程感慨万千:“暑假时期四处奔波、骄阳烈日的炙烤,被调查对象拒绝的酸楚,在我们厚厚的调查报告出来时,一切都得以释怀,这个过程,是对意志的磨练,对人情百态的洞察,对我们今后迈向社会也有莫大的帮助,这种感觉就是雨后彩虹吧。”

  “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事”

  更多的大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践行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活动宗旨。青岛科技大学的刘月告诉记者,“我们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事,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调研的魅力。”他们在莱西孙家疃村调查时,发现当地村民虽然有电脑,却不会上网发布供求信息,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建起了专门的网站,还以学校为后盾,面向村民展开免费的网络普及教育。聊城大学管理学院的同学在东昌府区广平乡调查老人生存状态时,结识了 3位生活极为贫困的孤寡老人,他们把贫困老人生活照传到大众博客上,并积极向一些企业反映老人的情况,没几天,就有好几家企业联系他们,要为老人献爱心。8月 28日,由聊城的哥组成的爱心车队载着社会各界捐助的钱和生活用品送到了老人手中。“今后,我们还会呼吁全社会都参与到‘关注我们身边的孤寡老人’活动中来。这次调查活动,还只是个开始。”队员杜兆幸说。

  调研活动让大学生们对省情民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引发他们思考作为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 面对一份份收回的问卷,看到每份问卷上被调查者所反映的问题,突然觉得有一份责任在自己身上。”山东交通学院的张开元说,他们暑期调查的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确实存在不规范、侵犯农民权益的情况,我们已经把基层的情况整理转交给了相关部门,并且得到了对方的重视,而这正是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所在。”

  “我们成长有了新平台”

  头戴印有大众日报社社徽的太阳帽,身着印有‘大众日报·调研山东’字样的T 恤,在“调研山东”过程中,大众日报始终陪伴着每位参加活动的大学生。“接受调研的单位和个人把我们视为大众日报的‘小记者’,对我们格外热情,让我们陡然增加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使我们感受到了党报的威信和影响。同时,这一活动使我们有了成长的新平台。”山东经济学院的张裕告诉记者。

  调研活动启动后,大众日报就在网上为每支团队开设了博客和微博,让他们可以随时播报团队的调研情况,还能学习其他团队的调研经验。通过博客、微博,大学生们上传调研日志和图片、视频,畅谈调研见闻,抒发调研感受,让全省网友共同分享调研过程中的新事、趣事,一些热心的网友还给大学生们提建议、热情邀请他们:“来我们这里把,我们这里的情况正好适合你们的题目。”

  “没想到党报还能鼓励我们发微博和博客,让我们对党报有了新认识。”济南大学学生张坤说。

  在本届调研活动中,大众日报还派出多路记者全程跟踪报道调研情况,并组织了多次座谈会,聆听大学生们的调研经历,共同探讨调研中的问题难题,“从那时起,我才真正体会到,党报和大学生们如此亲近。”山东大学基本药物制度调研团队的队长董艺宁说。

  调研过程中,随处可见鲜艳的团旗随风飘扬。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联对活动进行了周密组织,各高校团组织迅速行动,很多指导教师放弃暑期休息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冒酷暑、顶风雨,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德州学院团委的陈玉栋老师,整个暑假仅休息了 10 天,其他时间都和大学生们泡在一起,为他们的调研活动出谋划策。

  “青春奉献社会,实践促进成长”,大学生们在调查研究之路上渐行渐远,大众日报也为未来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调研山东”活动作为党报与大学生沟通的新平台,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魏鹏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