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2010专题汇总>纪念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评论综述

解读深圳六个“90%”背后的发展动力

“TTF”总裁吴峰华告诉记者:“放弃原来的优越待遇到深圳创业,就因为这里创新无处不在,一切皆有可能。与传统创新模式不同,深圳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是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将需求由市场终端向上游递进。

  在深圳,像“TTF”这样的企业比比皆是,这里处处涌动着创业、创新的激情,并催生出一批颇具规模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据统计,200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8507.8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每万人专利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

  深圳特区30年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44家,国内专利申请量2009年达42279件,成长出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等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涌现出大量富有成长性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其中在软件开发领域有金蝶、金证;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领域有朗科;在医药领域的海普瑞、天若;在新材料领域有惠程、长园;还有医疗器械领域的安科、迈瑞等,都在各自领域占据技术和市场的领先优势。

  创新跟着市场走 政府放手不放责

  企业成为创新主导力量的背后是市场的“无形手”在起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深圳企业的每一项技术创新都是市场主导下的产物,其产生源于市场需求,其发展决定于市场竞争。

  与传统创新模式不同,深圳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是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将需求由市场终端向上游递进。


余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