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大众网
首页
要闻
山东
政务
经济
民生
滚动
全运
官网
全运
频道
论坛
博客
评论
读图
视频
游戏
体育
娱乐
健康
女性
幽默
房产
家居
汽车
美食
旅游
购物
书画
交通
农业
传媒
教育
手机报
数字报
分站
烟台
枣庄
聊城
潍坊
滨州
菏泽
临沂
郭静:不仅仅是一个奖
2010-01-22 16:31:58 作者: 来源:

齐鲁晚报政教新闻中心 郭静

    平时最喜欢并擅长写“记者手记”之类表情文字的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却经常断了思路,文笔生涩,没了表达的流畅感所带来的快乐。

    应该说,我想借助这篇文字对自己两年半的工作做一个精神上的梳理,但思考得却有些艰难,这种艰难可能源于我还不够自信。

    一个例证是,得知荣获齐鲁新闻奖十佳记者后,胡总向我道贺时开玩笑道,起初你可有大牌的嫌疑,报名都不积极。我抱歉说,实在没想到,感觉这些获奖的事儿跟我还离得很远。

    这是实话。坦白讲,我并非清高到对奖项和荣誉不屑一顾,对于评奖的事情一开始不太热心,最重要的原因是感觉自己还差得远,不够格。

    因此收获这分意外之喜后,我心里反倒增添了几分压力。最明显的改变时,当想偷懒不愿出门采访时,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诫自己,不能辜负报社的信任,于是会打起精神,努力寻找选题搜索线索。

    这种努力中的焦灼和不安让我似乎回到了初入报社的时光。倏忽之间,已经进入报社两年半,现在还清晰记得刚进入报社时的焦虑和困惑,突然就成了十佳记者,这种转变,让我觉得既有成就感,又有一些不安。

    几天来,我想得最多的是,我靠什么获得了认可,又靠什么能继续提升自己?

    与报社同仁们相比,我努力,但不是最努力,我肯动脑,但不是最肯动脑。两年半了,我积累了什么?具备了哪些特质?

    远赴西藏采访援藏干部时,雪域高原上的我,给大家留下了开朗乐观坚强的印象,甚至有次我自爆生性内向不善言辞时,惹来同行者一阵大笑。在这善意的嘲笑中,我发现了自己的转变。

    曾经的我,的确内向、自卑、孤僻、疏于交际,经常陷于自我世界不能自拔,心态缺乏阳光。现在的我,在任何场合可以谈笑自若,开朗坚强了很多,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

    我相信,这是一种自我认可的开始,当一个人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时,只能活在迷惘和失落的低谷,但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或许带给他的将是不可言说的快乐和充实。

    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奖,更多是对自我价值的发掘,当你努力追索你的价值时,肯定会得到同样的回报。也正由于此,我还会继续努力地走下去。

  • 记者:杨传忠 编辑:韩适南
  • 记者:温涛、彭东、郭静、杨珂、杨凡、韩适南、杨凡、仲爱梅、彭东、常新喜、石念军、张子森 编辑:吕冰
  • 记者:胡永庆、吉祥等 生活日报编辑:济南新闻编辑室、要闻编辑室
  • 记者:王媛、李新生 编辑:宋国庆、蔡宇丹
  • 记者:国庆60年新闻报道团队 编辑:晚报要闻部
  • 记者:“送别大师”报道团队 编辑:文娱新闻中心、副刊编辑中心、要闻中心
  • 编辑:张金岭 编辑:张金岭 李皓冰
  • 记者:胡永庆、朱頔、王帅军、李杰、徐佳、丁捷、韩宇明、吉祥、赵文竹 编辑:于海霞、乔永华等
  • 编辑:王建廷、吕冰、高峰、吕华远、杨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