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总根源

2010-09-13 14:13:00    作者:   来源:洛阳网  



    作为中国的诸经之源,《易经》广大精微、深奥难懂,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学大师曾仕强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用拉家常式的语言、简单易懂的事例讲述了《易经》的奥秘,拥有众多粉丝。

    9月11日、12日,来洛参加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中心支公司和新绩效训练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太平洋保险’文化论坛暨蓝海中国经营管理论坛”的曾仕强在授课之余参观了关林、上清宫、下清宫和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在信息化的时代,在数字时代,我们究竟如何做人和做事?就这些读者朋友关心的问题,他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关键词:外婆菜的味道

    《洛阳晚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您对洛阳的感觉如何?

    曾仕强:我此前来过几次,对洛阳很有兴趣,牡丹花很美。

    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洛阳我能吃到“外婆做的饭菜的味道”。我最喜欢吃外婆做的饭菜,但外婆去世后就没这口福了。台湾的闽南人吃流水席,汤汤水水,味道很美,它就是从洛阳水席传承过去的。

    现在,每次来洛阳吃饭,我都感觉很幸福。

    我上次来时还没有洛阳新区,这次来就住在环境优雅的洛阳新区。洛阳是帝王之都、龙脉之地,洛阳的明天会更美好。

    关键词:河洛文化是总根源

    记者:你如何看待河洛文化?

    曾仕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我们说中华民族,更多地说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什么是文化?就是花样。

    中华民族的花样从《易经》来,《易经》从黄河来,从洛河来,即从《河图洛书》来,中国文化最早的渊源是河的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总根源,内涵丰沛,影响深远。河洛话是相当古老的语言,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国有一个省叫福建,是一个不以山川、河流命名的省份,为什么?就是因为元朝时期,不让说河洛话了,河洛郎南迁,在闽南一带形成了独特的“闽南话”,闽南话就是河洛话,大部分台湾人都讲闽南话。事实上,虽然南迁但河洛人还想恢复新昔日的辉煌,就有了“复建”这个省,以后改“复”为“福”,就是现在的福建省。

    洛阳人吃的“炸油条”,台湾叫“油炸棍”,条棍相通,说法相近。

    关键词:文化传承

    记者:您说过“地球村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冲突”,那么,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

    中国的文化是一脉传承的,不论周秦,不论汉唐,不论明清,它从没有中断过;只要大同不灭,中华民族就永远存在。

    中华文化无所不包,有很好的包容性。拿宗教来说,佛教、道教、儒家三教并存,互不侵犯,各自发展,友好相处。

    所以,只要我们发扬好中华文明,我们就会继承好中华文明。

    关键词:家教

    记者:如何教育孩子?

    曾仕强:中国的道有三个层次:一是可以说的,二是很难说的,三是根本不可说的。

    比如第一个层次,就可以给孩子好好说说,让孩子明白;但像“如何生孩子的问题”,对于六七岁的小孩子来说这是很难说清的道理,那就不用说,孩子长到一定年龄自然会知道,真要说也应到那时候说才好。

    现在的家长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就给他定下上北大、上清华的远大目标,让他学英语,学电脑,学绘画等,这是孩子最大的悲哀。孩子连母语还不会说,就让他去学外语,结果肯定是什么都学不好。

    怎么办,只有到了能确定孩子发展方向时再给孩子说学习的内容是最好不过的。

    关键词:经营家庭

    记者:如何经营好家庭?

    曾仕强: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女人所能做的,就是抓住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家是什么?家是人海茫茫中一艘最温暖的航船。在家里,夫妻吵架是必然的,不吵架就不是夫妻。和谁不吵架呢?和客人。如果夫妻双方的关系走到客人的地步,那就该离婚了。

    关键是该如何善后“吵架”的事。最好的办法是:不吭不哈地给对方倒杯水,给她准备好外出要带的东西,很快问题就化解了。

    关键词:处事圆通

    记者:如何理解人生应该讲究圆通,但又不是圆滑?

    曾仕强:内圆且外圆者小人,内方且外方者粗直。怎么办?就是要讲妥当的话。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然,中国人很讲究“推、拖、拉”的技巧,“推、拖、拉”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要寻找最合适的人、最合适的方法,其实就是圆通。明明直来直去只有死路一条,那么,就要学会迂回,转个圈子就绕过去了。 (记者 陈小伟 见习记者 高亚恒 实习生 陶军 文/图)
余梁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相关阅读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