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明“炮轰”房地产
蔡继明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
蔡继明妙语:
“投机比重占了这么高(40%)还不危险吗?”——谈投资行为 “我就不信我们十三亿人就被几个开发商给绑架了”——谈抑制房价 “我建议年轻人去看《当幸福来敲门》”——谈40岁前买不买房 “如果实在觉得北京住房太贵,为啥一定要‘赖’在北京呢”——谈年轻人买房心态
大众网北京3月3日讯(特派记者 冯炜程 赵新婷)“我就不信十三亿人会被几个开发商‘绑架’!”3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炮轰”“极不正常”的房地产市场,他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浑身是病,而且房地产泡沫“即将到非破灭不可的时候”,尽管如此,这位曾在12平米小房“蜗居”5年,2003年才拥有三间房的清华教授依然相信政府应该能够遏制房价,他还为房地产市场开出了“把住宅用地按照用途分为四类”的方子。
谈统计数字:房价上涨1.5%?这是没人相信的!
两会前,国家统计局“2009年全国70个城市房价整体上涨1.5%”的权威统计遭到各界质疑,对此,蔡继明也笑言“这是没人相信的”,他认为,即便如统计部门所言这个数字是按照公式算出来的,也不能单看这一个数字,(统计局)还应该补充大量数据。 他认为首先要补充的数字是在去年GDP增长的8.7%当中,房地产交易占了多少,蔡继明告诉记者,大概是70%!基于这个数据他认为,房地产成了经济支柱。他摊开双手说:“这说明老百姓的钱都花到房地产上去了,你想想衣、食、行、教育、医疗还有多少钱可花”;第二个要补充的数据是有多少房子是投机的,“有多少房子夜间灯是黑的就可以知道空置率,据测算空置率是40%左右,也就是投机比率是40%,而国际上正常的投机比率是25%”,他感慨地说,“投机比重占了这么高还不危险吗?”;第三个数据是房价和收入比,他说,“国际上通常是6倍,超过6倍就可以认为是泡沫,我们现在据说平均是8倍,一些一线城市高达10倍、20倍!”;第四个数据是地方财政收入有多少是来自房地产,他举例说,杭州去年卖地收入高达1200亿。此外,蔡继明还提醒大家关注中国富豪排行榜有多少是开发商,他告诉记者,国外富豪排行榜没几个开发商。“房地产是竞争性行业,不应该赚这么多钱,这说明中国房地产市场极不正常,房地产泡沫已经到了非破灭不可的时候了!” 蔡继明认为,房地产在这样的现状下,统计部门单单发布上涨1.5%的统计数字“是很不合时宜的”,会给政府主管部门产生错觉,给百姓会产生误导,让大家觉得房价才涨了这么点还不贵,将来还会涨!
说信心:不信13亿人被几个开发商“绑架”
蔡继明认为,房地产市场满身是病,与理想状态相去甚远,并且已经到了必须采取措施的地步了。 蔡继明坦承中国的发展绝对需要房地产市场,但他认为,需要的是健康发展的房地产。所谓的健康发展就是,“高收入的人买别墅,低收入的人住廉租房,中等收入的人买不上房能租上房,买不起新房能买旧房,买不起大房可以买小房”,他激动地说,“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房地产,而这样的房地产一样可以拉动我们的国民经济。” 蔡继明解释说,目前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年约有1000万人进入城市,这部分人一定有住房需求,再加上改善性住房需求等,每年房地产市场需求量非常非常大,“有这么大的市场,我们还怕房地产市场不发展吗?”他认为,“只要把价格降到合理的价位,购买的人群就会增加”,而且,如果价格下降会带来一定的损失,但量的上涨不仅会弥补这些损失还有余,蔡继明表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政府需要意识到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后果的极其严重性,“再这样下去会毁掉这个行业,也会拖垮我们的国民经济”,蔡继明感慨地说。 “我就不信我们十三亿人就被几个开发商给绑架了”蔡继明话锋一转开始为房地产市场开起了方子:一套组合拳,“政府首先要提供大量的廉租房,让买不起房的人不再做房奴,第二要有效地遏制投机行为,从贷款政策上不能鼓励投机,另外,从土地上供应上也不能把大量土地批出去建豪华住宅”。
治“地王”:应实行住宅用地分类管理
各地“地王”频出被认为是房价被推高的重要原因,为根治“地王”乱象,蔡继明创新性地提出将纳入规划的住宅用地按照用途分为四类,分别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 他介绍说,根据他的构想,第一类用地类型是保障房用地,用于建设廉租房等;第二类是不能转让或一定时限内不能转让、只有首次购房者才能购买的基本住房用地;第三类是改善性自住房用地,其产品仅限于第二套房,在并且同样限定可以转让的年限;第四类才是奢侈性住房用地,也就是豪华房和别墅用地,此类房的购买和转让都不受任何限制,允许炒房者进行投机,“挣钱赔钱炒房者都应自己承担”。 蔡继明说,这种分类管理的方式好处是保障大部分人的住房需求,只有大部分人居住权被保障,社会才能更稳定,房地产市场才能健康发展。他还表示,以往政策对别墅的禁令是不合理的,高收入阶层的异地购房和投机性购房应该是允许的。反倒是这种兼顾多层次的需求,使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开发商对土地资源的抢夺和囤积,“地王”现象将才可能由此而终结。
聊买房:“我也曾‘蜗居’5年”
40岁前应该买房还是应该租房?面对这样一个时下经常探讨的问题,蔡继明语重心长地说,“我建议年轻人去看看《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取材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成功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该片获得2006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编者注)”。他还自曝自己的“蜗居”史:“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曾‘蜗居’长达五年,在南开大学集体宿舍住12平米的房子”,他说当时他们一家三口人住在12平米的房子,对面就是公共厕所,一开门臭气扑面而来,做饭只能在楼道,公共水房上下漏水,“‘蜗居’的滋味我是知道的”,不仅如此,蔡继明还透露说,自己到2003年才住上120平米的3居室,而即便有了120平米的房子,属于他的书房还是只有12平米,经常在书房里工作到很晚,睡在书房里,他笑称,自己到现在还在“蜗居”! “所以我希望年轻人要调整心态,人一辈子不能只为了一间房子”,他说,所谓“居者有其所”这里的“所”是有多重含义的,可以是好房子,也可以是小房子,可以是自己的房子也可以是租来的房子,“我曾经也跟一些大学生讲,如果实在北京住房太贵,为啥一定要‘赖’在北京呢?为什么不到周边呢?” “作为需求方一定要考虑到收入的支出住房要占合理的比例,调整不了房价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蔡继明最后说。
|